在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突破2500亿美元,并日益成为数字金融领域焦点的背景下,科技巨头蚂蚁集团在稳定币领域的每一步动向都备受关注。近期,有外媒报道称蚂蚁国际计划与Circle合作,将USDC稳定币整合到其全球平台中。然而,7月10日傍晚,蚂蚁国际对此传闻进行了官方回应,明确表示“媒体报道不准确,目前没有这样的计划”。尽管否认了特定合作,但蚂蚁国际在稳定币和区块链领域的雄心并未改变,其全球化布局和技术创新仍在加速推进。
一、蚂蚁国际澄清传闻:与Circle合作消息不实
7月10日,针对市场传闻的蚂蚁国际与Circle合作,计划将Circle的稳定币(USDC)整合到其全球平台中的消息,蚂蚁国际官方迅速作出回应。蚂蚁国际表示:“媒体报道不准确,目前没有这样的计划。”
这一澄清表明,尽管USDC是全球第二大稳定币,但蚂蚁国际在选择合作伙伴和推进业务方面,有着自身的战略考量和节奏。这也提醒市场,在快速发展的数字资产领域,信息甄别的重要性。
二、蚂蚁国际的稳定币雄心:全球化布局与牌照备战
尽管否认了与Circle的合作传闻,但蚂蚁国际在稳定币领域的布局和雄心却是不争的事实。
多地牌照申请: 2025年6月12日,蚂蚁国际宣布将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卢森堡三地布局稳定币业务。同日,蚂蚁数科区块链业务总裁边卓群透露,该公司已启动香港牌照申请程序,目前已跟监管进行过多轮沟通。蚂蚁国际已确认,将在8月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后,立即申请稳定币发行商牌照。
提升全球竞争力: 蚂蚁集团去年处理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全球交易,其中三分之一通过其区块链平台处理。此次布局稳定币业务,预计将进一步提升蚂蚁国际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得益于为阿里巴巴集团电商平台及外部客户处理的大量交易,蚂蚁国际业务部门的资金管理业务增长潜力日益显现。
战略合作与技术创新: 蚂蚁国际正在全球主要市场多元化布局,发展区块链、跨境支付技术。
2024年,与新加坡最大的银行星展银行合作启动了“DBS 司库代币”的试点项目,在即时退税服务和中小企业的跨境支付等领域看到了应用案例。
6月8日,蚂蚁国际与德意志银行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结合双方优势,并借助蚂蚁国际独家的代币化技术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外汇技术,为欧洲和亚洲各类规模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支付解决方案。
7月4日,蚂蚁国际与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Project Guardian”支持下,联合发布《代币化存款在交易银行业务中的应用》白皮书,推动代币化存款与共享分类账在跨境支付及外汇结算领域的发展。
这些举措凸显了传统金融科技巨头对稳定币业务的重视,特别是在美国参议院6月通过设立美元锚定加密货币规则的立法后,稳定币正获得更多认可。
三、稳定币市场:巨头入局与监管挑战并存
稳定币市场规模庞大,截至6月约有2500亿美元在流通。全球监管机构正在加强对该领域的监管。
巨头纷纷入局: 随着加密货币采用率提高,许多公司逐步进入该领域,包括金融和科技巨头。PayPal在2023年推出的稳定币标志着大型金融公司的首次尝试。沃尔玛和亚马逊等公司也在讨论发行自有稳定币。BlackRock和富兰克林邓普顿等资产管理公司近年来也创建了可作为稳定币使用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产品。
监管与合规: 尽管巨头纷纷入局,但稳定币领域仍面临严格的监管挑战。Meta在2019年推出稳定币的高调尝试最终因遭受抵制而破产,也印证了监管的重要性。
蚂蚁国际透露,公司正在全球财资管理方面加速投资,拓展合作,将AI、区块链和稳定币创新投入真实可靠的大规模应用。蚂蚁的区块链平台目前支持来自全球银行和机构的多种代币化资产,并已与全球超过10家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包括汇丰控股、法国巴黎银行、摩根大通和渣打银行。
结语:
蚂蚁国际澄清与Circle合作的传闻,表明其在稳定币业务上保持独立战略。然而,这并未削弱其在稳定币和区块链领域的巨大雄心。通过在全球主要市场积极申请牌照、深化战略合作以及推动技术创新,蚂蚁国际正致力于将AI、区块链和稳定币创新投入真实可靠的大规模应用,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在稳定币市场快速发展和监管日益完善的背景下,蚂蚁国际的每一步都将对全球数字金融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关推荐:报道称,蚂蚁国际瞄准新加坡、香港地区的稳定币牌照
原文: 《 蚂蚁国际官方回应:与Circle合作消息不实,但稳定币布局雄心不减 》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