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X致敬ETH 10周年:我们持续建设的七个理由

CN
18 小時前

2025 年 7 月 30 日,全球迎来以太坊成立 10 周年的重要时刻。以太坊,这一由社区驱动、开源治理的区块链平台,持续引领技术演进与应用扩展,从智能合约的首创者发展为整个 Web3 生态的核心底座,不仅在金融创新、资产可编程性和数据主权方面引发系统性变革,更在可扩展性、隐私计算和跨链互操作等领域不断突破,成为主导性的基础设施。

目前,以太坊承载着全球超过 50% 的非比特币数字资产,包括约 60% 的稳定币发行总量、超过 60% 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锁仓资本,以及高达 80% 的现实世界资产(RWA)链上映射,如股票、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这一成就巩固了以太坊在全球数字经济及 Web3 生态中的中坚地位。

过去十年,我们坚定不移地建设以太坊生态。这背后,有七个我们始终坚持的理由。

一、领先的开发者生态

1.1 丰富的开发者生态与增长趋势

·2015 年以太坊主网启动,活跃开发者约 1,085 人。截至 2024 年,全球区块链月活跃开发者约 23,613 人,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39%;其中以太坊始终保持最大开发者社群地位。

·2024 年,约有 16,700 名新开发者为以太坊生态贡献代码,是 Polygon 的三倍,Solana 的近四倍。尽管近年熊市影响,整个 Web3 月活跃开发者数量自高峰期略有下降(同比降约 7%),但 2 年以上经验的「老开发者」数量上涨 27%,稳定支撑生态创新。

·资深开发者(代码贡献超过两年)占整体 70% 以上,成为以太坊生态持续创新的基石。

1.2 EVM 生态持续扩展与网络效应

·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的加密开发者为多链开发者,34% 每月同时活跃于两条以上公链,较 2015 年(10%)显著提升。

·以太坊虚拟机(EVM)生态聚合效应明显:74% 多链开发者在 EVM 链上有活跃贡献,EVM 跨链部署者自 2021 年增长了 4 倍。

·Base、Polygon、Starknet 等 EVM 兼容链吸引大量开发者,共享工具链与代码基础,大大降低创新门槛,增强生态黏性。

·EVM 生态的「代码创新」正向 Layer 2 和新链迁移:2024 年,主网和 L2s 共同承载了 65% 的创新代码,Base 一度占 EVM 创新逻辑的 25%。

·2023 年全球共有 17 个加密生态,每月吸引千名以上活跃开发者,其中 EVM 链占据多数席位。

1.3 以太坊(Solidity/EVM)始终是开发者最多、生态最丰富的公链

·Solana(Rust)开发者增速迅猛,2024 年新开发者数首次超过以太坊居第一,但总开发者规模尚不及以太坊。

·以 Aptos、Sui 为代表的 Move 生态,开发者基数仍远低于 EVM 和 Rust 链,但增速明显,专注资产安全与资源导向、专才集聚。

·以太坊为区块链行业树立了开放标准与开发工具标杆,从代码框架(如 Hardhat、Foundry、OpenZeppelin)到基础设施(如 L2 Rollup、NFT 协议),有效降低全球开发者入门门槛和学习成本。

二、持续增长和创新的扩容生态

2.1 生态演变与创新引领

·2015 年以太坊主网上线,开启了智能合约与去中心化应用(dApps)新时代。过去十年,以太坊驱动了 DeFi、NFT、RWA(现实世界资产)等多轮创新,成为全球区块链应用基础设施及创新高地。

·以太坊 Rollup 扩容(如 Optimism、Arbitrum、zkSync)、分片、状态定价机制创新(Pectra 等升级)显著提升了网络吞吐量与用户体验。

·应用场景从 DeFi、NFT 等拓展至 RWA、AI on-chain、社交、GameFi 等,极大丰富了链上生态和跨界创新。

2.2 生态创新数据与链上指标全览

总锁仓量(TVL)变化:

·2025 年 DeFi TVL 达约 629.5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占全球 DeFi 生态超 53% 份额,头部协议包括 Lido、Aave、EigenLayer、Etherfi、Sky。市场预期 2025 年底以太坊 TVL 有望突破 1000 亿美元。

·Rollup 等 Layer 2 TVL 持续增高,EVM 生态主导多链联动。

交易量与活跃度:

·以太坊日均交易量(2025 年 7 月):1,605,000 笔,较去年同期增长 44.6%,网络活跃性再创新高。

·2025 年活跃钱包数已达 1.27 亿,同比上涨 22%,多链互操作加强了用户基数和开发者基础。

2.3 ETH 引领 RWA 生态的发展

·2025 年 7 月,链上 RWA 总规模达 248 亿美元,超过 54.9% 在以太坊主链完成发行。

·资产与持有者: 以太坊上共发行了 341 个 RWA 资产,资产持有者数量为 81,388 人。

·稳定币支撑: 作为 RWA 的关键基础设施,以太坊上的稳定币市值约为 1410.1 亿美元,占稳定币总市值的 54.7%。以太坊网络中的稳定币持有者数量超过 1474 万人。

·以太坊 Layer 2 中,ZKsync Era RWA 规模达 23.34 亿美元,资产 38 种,占 RWA 市场份额 18.33%。

·资产类型涵盖美国国债、黄金、货币市场基金、股票、企业债等,龙头项目有 BlackRock BUIDL、Paxos Gold PAXG、Tether Gold XAUT 等。其中 BUIDL 单资产规模超 24.3 亿美元,PAXG 超 9.4 亿美元。

·全球 RWA 资产持有者 32 万人,机构及服务商 255 家,RWA 新发行速度同比快速增长。

三、持续改善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3.1 技术升级进展回顾

以太坊自 2015 年诞生以来,在性能与扩展性方面经历了多轮重大技术演进,为区块链行业带来深远影响,其中包括:

·2017 年 Byzantium 升级:引入多项 EVM 优化,降低了挖矿奖励,并为后续链上智能合约迭代打下基础。

·2019 年 Istanbul、Constantinople:提升交易费用效率,增强对 Layer2 的支持与网络抗攻击能力。

·2020–2021 年 Beacon Chain & The Merge 准备:以信标链开启向权益证明(PoS)转型,为高效、安全的共识机制奠定了基石。

·2022 年 The Merge(Bellatrix/Paris/Shapella):主网与信标链合并,全面完成 PoS 转换,能耗降低 99% 以上,并为未来可扩展性升级扫清障碍。

·2024–2025 年 Dencun/Pectra 升级:以 EIP-4844(Proto-Danksharding)为代表的技术进步,首次引入分片相关的数据结构,优化数据传输带宽并极大降低 L2 交易成本。

·截至 2025 年,以太坊通过上述升级实现了能耗极大下降、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主网闲置负载向 Layer2 转移的战略目标,为后续大规模可扩展性提供了坚实基础。

3.2 Layer 2 技术进展与数据演变

以太坊生态的扩容成功,离不开 Layer 2 网络的爆发式发展:

·2025 年 7 月,Ethereum Layer2 网络(包括 Arbitrum、Optimism、Base、zkSync Era 等)峰值 TPS 创新高,日均总合并 TPS 突破 50,单日处理数百万笔交易,已超越主网。

·主流 L2 交易费用通常低于0.10 美元/笔,远低于主网平均 0.75美元/笔。

领先 Layer2 生态与协议进展:

·Arbitrum、Optimism、Base、zkSync Era、StarkNet、Polygon zkEVM 等已成为资金和用户主要集聚地。

·2025 年 Layer2 锁仓量(TVL)持续增长,Arbitrum、Optimism 合计锁仓规模超 100 亿美元,Base 异军突起,单独 TPS 一度领先,占全生态 40% 交易处理能力。

3.3 技术展望

基于 L1 的 Rollup 双轨格局:未来以太坊生态将演化为两种并行的 Rollup 模式。一类是与以太坊深度对齐的 Based Rollup,它们利用 L1 进行原生排序与验证,继承其顶级安全性和可信中立性,主要服务于高价值 DeFi、治理和资产托管等场景。另一类是高性能 Rollup,它们为游戏、社交等大规模用户场景优化吞吐与体验,通常采用中心化排序或替代性数据可用性(DA)方案。这种分化将导致市场整合,缺乏明确性能或安全对齐优势的中间层 Rollup 将被边缘化。

Layer 1 的技术跃迁:以太坊 L1 正从「重执行」转向「轻验证」的 zkEVM 范式,通过全面的架构升级提升自身性能与去中心化水平:

·执行层引入 RISC-V 虚拟机,以提升零知识证明效率并拓宽开发者生态。

·结算层通过 EXECUTE 预编译功能,实现对 Rollup 的原生验证,将其变为协议级执行分片。

·共识层升级为 Beam Chain,将最终确定性缩短至约 12 秒,并将验证者门槛降至 1 ETH,大幅增强网络中立性。

·数据可用性层借助 Danksharding,将吞吐能力提升至支撑生态系统实现千万级 TPS 的水平。

经过重构的 L1 将成为无可争议的全球资产结算层。其强化的安全性和中立性为 Based Rollup 提供了坚实基础,从而吸引高价值应用和流动性。这些 Rollup 产生的价值,如 MEV 和交易费用,将回流至以太坊主网,强化 ETH 的经济模型和安全预算。这种可预测、高度安全的底层协议,是赢得机构信任、推动现实世界资产(RWA)和大规模金融应用采纳的关键。

「Trustware」:全球经济的信任引擎。以太坊正演进为一种「Trustware」,即一套将信任生产产业化的基础设施。它通过算法以极低的边际成本生成数字世界必需的有效性和最终性,取代了传统金融中昂贵且低效的法律、审计和中介机构。通过这种方式,以太坊为全球资产、资本和金融交易的数字化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信任根基,致力于成为支撑未来数字经济的全球账本。

四、去中心化和安全性

4.1 节点分布广泛

全球化共识与网络效应:

·10 年间,ETH 已经通过一张遍布世界各地的节点网络,形成了充分的全球化共识。ETH 已经在 86 个国家部署了 8,665 个节点。

·ETH 节点数仍在不断增长,ETH 价格的上涨和市场预期的提升,直接激励了更多用户参与节点运营,过去 7 天内节点数量增长了 8.06%,这反映了持币者对 ETH 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中美双边认可带来高主流共识:

·在 ETH 节点网络中,美国和中国占据主导地位,分别以 3,986 个节点(占比 45.73%)和 2,154 个节点(占比 24.71%)位列前二,两国总占比超过 70.44%,充分表明 ETH 在东西方两大经济体中获得了极高的心智认可。

·美、中两国发达的基础设施、成熟的开发者生态以及较高的加密货币采用率,为 ETH 节点网络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强力支持,ETH 在两国的广泛部署不仅增强了网络安全性,也为其在全球金融和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泛的去中心化与安全性:

·ETH 的节点分布于 6 个大洲:欧洲节点数仅次于北美,包括德国、英国、荷兰等国;亚洲虽然对加密货币监管严格,但中国、日本和韩国仍运营了大量节点;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增长迅速,包括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尼日利亚等国家,显示了 ETH 在新兴市场的强劲潜力。

·虽然美、中占比有绝对优势,但节点数占比超过 1% 的国家仍有超过 10 个,包括德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荷兰等。如果将执行层和共识层分开统计,其节点分布将更离散,这些是 ETH 被公认为最去中心化、最安全的公链牢不可破的基石。

4.2 多样性客户端

规模庞大的多样化客户端:

·ETH 的执行层目前有 6 种主流客户端(不包括占有率过小的),包括 Geth、Nethermind、Besu、Erigon、Reth 和 EthereumJS,共有 15,018 个客户端正在运行。这些客户端各具特色,满足了不同用户和开发者的需求。Geth 作为最广泛使用的客户端,由 ETH 基金会直接维护;Nethermind 和 Besu 则更注重企业级应用,提供了高性能和可扩展性;Erigon 和 Reth 则专注于优化数据存储和同步效率,为开发者提供了更高效的工具。

·在共识层,ETH 同样支持 6 种主流客户端(不包括占有率过小的),包括 Lighthouse、Lodestar、Nimbus、Teku、Prysm 和 Grandie,共有 8,850 个客户端正在运行。它们通过不同的技术实现,确保了 ETH 共识机制的多样性和安全性。例如,Lighthouse 以其高性能和低资源消耗著称,适合个人节点运营者;Prysm 则因其易用性和丰富的功能成为许多机构的首选。

全面支持多语言、多系统:

·ETH 客户端在技术兼容性方面表现出色,全面支持主流开发语言,包括 Go、Java、Rust 等。不仅降低了开发者的学习成本,还吸引了来自不同技术背景的开发者参与 ETH 生态建设。Geth 适合熟悉 Go 的开发者;Nethermind 基于.NET 框架,为 C# 开发者提供了便利;Reth 和 Lighthouse 则使用 Rust 语言,吸引了注重性能和安全的开发者。

·ETH 客户端全面兼容 Linux、Windows 和 MacOS 等主流操作系统,满足了不同开技术栈需求。这种跨平台兼容性不仅提升了客户端的易用性,还扩大了 ETH 的用户基础。例如,个人开发者可以在 Windows 环境下快速搭建节点,而企业用户则可以在 Linux 服务器上部署高性能的客户端。

·强大的兼容性为 ETH 赢得了广泛的社区支持。Geth 作为 ETH 基金会的官方客户端,拥有庞大的开发者社区和丰富的文档资源;Nethermind 和 Besu 则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了 ETH 在企业级应用中的落地。客户端的多样性不仅保证了技术的创新和迭代,还加速了 ETH 技术生态的发展。

4.3 Restaking 数据

Restaking 规模稳健增长,协议丰富:

·ETH 作为 Restaking 和 Liquid Restaking 叙事的策源地,其生态规模随着 ETH 价格的持续走高而不断扩大。ETH Restaking TVL 超过 199.6 亿美金,占全部生态 264.1 亿美金的 76%,是排名第二 BTC 生态 54.2 亿美金的 4.9 倍,持续走高的 TVL 不仅提高了资金利用率,还增强了 ETH 网络的安全性。

·ETH LST TVL 超过 140.8 亿美金,占全部生态 147.5 亿美金的 95%,是排名第二 Solana 生态 2.9 亿美金的 48.5 倍,其通过将质押资产转化为流动性代币,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的资金灵活性,吸引了大量 DeFi 协议的参与,ETH 在这一领域保持了绝对优势。

·ETH Restaking 生态不仅规模庞大,还孕育了多个创新协议。EigenLayer 和 Symbiotic 最具代表性,其 TVL 分别高达 181 亿美金和 15.4 亿美金;LST 协议更加丰富,TVL 超过 1 亿美金的协议有 7 个,超过 10 亿美金的协议有 3 个,分别为 98 亿美金的 ether.fi,15.6 亿美金的 Kelp 和 11.4 亿美金的 Renzo,协议数量和多样性远超其他生态。

五、不断自我迭代的官方治理组织

5.1 EF 管理层的持续升维

EF 迎来新的管理团队:

·3 月,EF 宣布近年来最重大的领导层变动:原执行董事 Aya Miyagotchi 转任基金会主席,Hsiao-Wei Wang 与 Tomasz Stańczak 被任命为联席执行董事,研究员 Danny Ryan 加入新组织 Etherealize。

·自 2018 年起 Aya Miyaguchi 即担任 EF 的执行董事,带领 ETH 完成了众多里程碑。本次转任主席后更多负责推动战略合作及维护关系,将减少具体事务的直接参与。7 年后的管理团队调整,向外界释放了 EF 自我迭代的明确信号。

·Hsiao-Wei Wang 与 Tomasz 的双执行董事架构分散了决策责任,降低了单点故障风险,两位执行董事各自的技术和管理背景也形成了极强的互补,本次管理层更新也收到了来自社区和业内机构的祝贺与欢迎。

新管理团队的带来明确的方向和重点:

·Hsiao-Wei Wang 强调,长期他们将以"指导原则"(核心价值观)和"具体目标"(可衡量的影响力与韧性)为双轮驱动,推进基金会各项工作。ETH 的四大基石——抗审查性、开源创新、隐私保护与安全性依然是他们一切决策与行动的底层依据。

·针对未来 1 年,他们将明确聚焦三个关键点:扩展 ETH 主网(L1)扩展性、优化数据 Blob 处理和改善整体用户体验(UX),同时也提到了包括机构级 SDK(集成托管接口、合规审查与 Gas 费优化模块)、基于 Noir 零知识编译器的企业钱包、进军亚太与欧洲市场,与新加坡数字港和瑞士加密谷合作等具体落地事项。

三个新组织:

·EF 今年陆续设立了三个重要组织,分别侧重技术、治理和机构整合。

·最受瞩目的 Etherealize 是 ETH 生态系统的机构级营销和产品部门,旨在推动 ETH 在传统金融市场(例如华尔街)的采用,在向机构推动 ETH 作为价值存储资产和底层技术平台的同时,构建金融产品,将 ETH 生态和机构资金打通,提升主网经济循环。Etherealize 的设立明确了 EF 推动机构采用和建立开放金融的决心。

·EF Silviculture Society 是由 15 位非基金会成员组成的顾问团,主要职能是确保 ETH 生态系统的发展符合开源、隐私、安全、抗审查等核心价值观,宣示了 EF 对资深开发者和行业专家的尊重和进一步优化社区治理结构的信心。

·Ethereum Foundation Research 则定位为 EF 的研究中心,由应用研究小组(ARG)、共识研发、密码学、协议安全和 RIG 五个团队构成,分别覆盖了 ETH 未来发展路径中最重要的五个环节,为技术演进提供基础保障。


5.2 先进的集群社区化治理结构

EF 始终强调自己是一家非盈利组织,并未采用自上而下的公司化架构,而更类似一个社区集群,基金会为众多半自治团队提供支持,这些团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独立运作,同时又在共同的价值观指导下有机协作。

EF 的组织架构可划分为四大职能板块:协议研发(PR&D)、生态发展(EcoDev)、运营保障(Ops)与隐私与扩展探索(PSE),EF 发挥了跨团队合作的桥梁作用,但不对每个项目进行微观管理,鼓励团队「以自我为主,各尽其责」,这样的治理理念和实践一直为全行业树立了极佳的标杆。

5.3 不变的「无限花园」愿景

守护「无限花园」:

·4 月,Aya Miyaguchi 和 Vitalik Buterin 联合发布了题为《ETH 基金会愿景》的文章,将 EF 的使命,角色、高优事项和核心原则再次重申,他们指出,ETH 的力量不仅应在去中心化的技术架构上得以体现,也应该延伸到组织层面的广泛去中心化与自治。

·EF 将自己定位为「无限花园」的守护者,绝不是中心化的权力节点,而会致力于引导生态中的项目、社区和基建,增强生态整体的能量,既要「完成今天只有 EF 能做的事」(例如自主多样化客户端,协调网络升级),也要「帮助他人在未来做到今天只有 EF 能做的事」(例如资助公共物品和本地化社区)。

·EF 的工作重点也十分明确:第一,最大化 ETH 用户数量,并确保用户能够真正受益于 ETH 的抗审查性、开放性与隐私保护;第二,提升 ETH 技术与社会基础设施的韧性,确保生态系统即使在极端情况下也能独立、健康运转。

生态系统发展的未来:

·7 月 10,EF 发布了最新的《生态系统发展未来》愿景声明,首先明确了要最大化直接或间接使用 ETH 并受益于其底层价值观的人数,其次要最大化 ETH 技术和社会基础设施的韧性,具体路径是引入四个战略支柱(加速、放大、支持和长期疏通)、建立新的治理框架以及改革其资金管理策略。

·在生态加速上,EF 新成立了细分方向的支持模块,包括:企业关系、开发者成长、应用程序支持和创始人支持,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负责人和详细计划。

·在资金改革方面,EF 也在 2025 年将未来运营支出占比从 15% 降至 5%,逐步趋近捐赠型机构标准,并进行链上资产部署,确保长期财务缓冲。

六、机构的大规模采用

6.1 ETH ETF 成为机构资金的二级火箭

ETH ETF 从无人问津到爆发式增长:

·2024 年 7 月,SEC 正式批准了 ETH 现货 ETF,在获批初期,美国 ETH ETF 的总成交量一度突破 10 亿美元,展现出市场的强烈关注。然而,由于当时 BTC 仍处于价格洼地,机构资金更倾向于加注 BTC ETF,导致 ETH ETF 的成交量迅速回落至 2 亿美元左右,并持续到 2025 年年中。

·随着监管框架的持续友好,DeFi 融入传统金融叙事,ETH 价值承载能力完成再次筑底。2025 年 5 月至今,ETH ETF 总交易额逐步回升至 10 亿美元以上,最高成交额超过 30 亿美元。

·ETH ETF 的净流入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过去的两个月中,ETH ETF 几乎实现了连续净流入(除个别几日的低额净流出),单日最高净流入金额超过 7 亿美元。ETH 价格、单日净流入和总净资产之间呈现出高度拟合的上升趋势。

·截至目前,美国市场 ETH 现货 ETF 累计净流入为 88.9 亿美元,总资产净值 204.8 亿美元,分别占美国市场 BTC 现货 ETF 累计总净流入 547.3 亿美元的 16.2%、总资产净值 1531.6 亿美元的 13.4%,两者差距正在逐渐收窄。

机构大举增持改善了 ETH 持仓结构:

·与 BTC ETF 类似,ETH ETF 的发行方也囊括了全球各大知名资管机构,包括 iShare, Grayscale, Fidelity, Franklin Templeton, VanEck 和 Invesco 等,目前共有 9 支 ETH ETF,发行方数量已经很接近 BTC ETF 的 12 家。

·各大 ETF 的踊跃流入改善了 ETH 的持仓结构,其 2025 年机构持仓占比为 27%,是 2024 年 12% 的近 2.5 倍,交易所流通量占比为 18%,较 2024 年的 31% 显著下降,不仅反映了机构对 ETH 的长期看好,也为普通持有人提供了更强的信心。

·与此同时,随着 ETH 网络使用率回暖,其交易费正在持续增加,有效抵消了一部分 ETH 的通胀速率,归因于 PoS 机制和 EIP-1559 的销毁机制,ETH 的通胀率已被显著抑制。截至 2025 年 7 月,以太坊的通胀率处于较低水平。

6.2 ETH 成为重要的美股财库资产

ETH 财库战略得到美股市场迅速响应:

·随着 BTC 财库战略在美股市场率先打开局面,ETH 作为优质资产也迅速找到了自己财库战略飞轮。目前 ETH 财库战略储备为 231 万枚,净值为 85.6 亿美元,这一数字已经接近 ETF 持有量和净值的 40%。

·目前正式建立 ETH ETF 财库战略的公司共有 63 家,相比 2025 年 4 月的 5 家,这一战略在短短 4 个月内获得了机构的高度共识。

·最具代表性的两家 SharpLink Gaming 和 Bitmine Immersion Tech 分别储备了 36 万和 56 万枚 ETH,市值分别为 13.4 和 21 亿美元,已经超过了 ETH 基金会的 23.7 万枚;除此之外还有 Bit Digital, BTCs, GameSqaure, Coinbase 等数家机构持有数万枚 ETH。

更多机构持有人将持续抬升 ETH 共识高度:

·建立 ETH 财库战略的机构也呈现了高度多样化,重量级操盘手陆续入局。Catherine Wood 的 ARK Invest 通过收购 1.82 亿美元 BMNR 普通股来推进 ETH 财库,SharpLink Gaming 在 5 月的私募融资中,也获得了 Consensys, ParaFi Capital, Electric Capital, Pantera Capital, Galaxy Digital 的参与,ETH 联合创始人、Consensys 创始人兼 CEO Joseph Lubin 出任 SharpLink 董事会主席,Bitmine 建立 ETH 战略储备的幕后推手则是华尔街知名策略师、Fundstrat 联合创始人 Thomas Lee。

·除了 ETF 机构、美股公司和 Crypto 公司外,其他类型机构也在采用 ETH 作为主要资产类型。特朗普家族的 WLFI 从 2024 年 12 月成立起,最高曾持有过 7 万枚 ETH,并仍在持续购买。

·Joseph Lubin 在 6 月也曾表示公司正与某主权财富基金和银行在 ETH 生态构建基础设施的可能性。随着多样化机构持有人的进入,ETH 的共识将变得更加立体,范围也将更加广泛。

·Crypto 项目行和交易所也在积极增持 ETH,除了 ETH 基金会外,PulseChain 持有 16.6 万枚,Golem Foundation 持有 10.1 万枚,Gnosis DAO 持有 6.6 万枚,Coinbase 持有 13.7 万枚。

·参考 BTC 的成长路径,我们认为 ETH 新一轮的价值筑底还在进行中。随着机构的大规模采用,ETH 的价值属性将与其他山寨币进一步分化,并向 BTC 靠拢。与此同时,ETH 独一无二的去中心化、安全性和链上经济生态将持续与传统金融耦合,进一步抬升 ETH 的价值捕获能力,因而我们认为 ETH 还将会有较好的上涨持续性。

七、与 OKX 的良好合作关系

7.1 OKX 是以太坊生态坚定的建设者

OKX 钱包在 ETH 生态数据:

·最早一批支持以太坊网络以及其生态的钱包,并快速响应每一次官方升级。

·2024 年,OKX Wallet 提供的以太坊 API 日调用量已突破 900,000 次,涵盖钱包管理、智能合约交互与链上数据查询等核心能力。

·2024 年,以太坊基金会(以下简称「EF」)成员 Justin Drake 与 OKX Web3 产品负责人 Owen 进行了深度对话,就以太坊 2.0 的技术改进、共识机制、可扩展性、安全、DeFi、用户体验、生态系统、环境影响以及未来发展与战略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度交流。

·OKX Wallet 于 2025 年 7 月 共同主办 ETHCC Cannes 2025 Builder』s Club 等三大「Builder Experiences」专属活动,邀请逾 150 支核心项目团队及生态开发者参与,从技术分享、黑客松到闭门研讨,全方位促进 Web3 创新与合作

·OKX 上线,「ETH 五折狂欢」活动,活动期间,用户每交易满 1 个 ETH,即有机会赢取 0.5 个 ETH 奖励,每人最多参与 10 次,每天将会释放 10 个 0.5ETH 大奖;新用户首笔交易满 100 USDT,可获得年化 26.08% 的加息券;发布活动内容并成功邀请 1 名新用户交易,还可领取 100 USDT 合约体验金。

OKX Ventures 投资众多以太坊核心赛道:

·基础设施与扩容,如:Arbitrum、ZKsync、Scroll、Taiko、StarkWare

·去中心化质押与再质押,如:SSV、ether.fi、Renzo

·AI 与链上应用,如:Myshell,Altlayer

·跨链与数据可用性,如 Avail

·未来,OKX Ventures 将继续深耕以太坊生态,捕捉技术迭代与新兴用例带来的机会,助力行业长期发展。

过去十年,以太坊不仅是一条公链,更是一种力量。它让天马行空的想法转化为真实运行的代码,把过去需要层层中介才能完成的金融和合约场景,直接交还给开发者和用户自己。每一次智能合约的部署、每一笔去中心化金融的交易,都在证明——去中心化协作和透明治理,可以撑起一个开放、包容的数字世界。十年里,以太坊承载了人们对自主和公平的渴望,也见证了社区如何为共同理想持续奋斗。

在这条路上,OKX 从不旁观,通过 Wallet 打造链上入口、交易聚合器、探索等等,让用户能轻松体验它的无限可能;用投资与孵化,让那些创新项目有机会落地生长。我们不是匆匆的过客,而是一路同行的建设者:在以太坊的每个关键时刻,都愿意贡献技术、资源和热情,陪它一同成长,迎接更远的未来。

因为,建设者,才是以太坊最虔诚的信徒。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本文无意提供 (i) 投资建议或投资推荐; (ii) 购买、出售或持有数字资产的要约或招揽; (iii) 财务、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我们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有用性。持有的数字资产(包括稳定币和 NFTs)涉及高风险,可能会大幅波动。您应该根据您的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有关您的具体情况,请咨询您的法律/税务/投资专业人士。请您自行负责了解和遵守当地的有关适用法律和法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 BlockBeats 观点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新币快上线,机会抢先知!注册HTX领1500U大礼包!
廣告
分享至: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