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银行:金钱的新居所

CN
4 小時前

作者:Joel John, Sumanth Neppalli

编译:Block unicorn

如今,除了和平,一切都可以通过 API 实现。只要有足够的资源和咖啡的开发者,你可以构建一键预订出租车、酒店甚至心理治疗的应用程序。如果这些 API 被用来重塑古老的机构,会怎么样?

今天的文章探讨了立法变化如何拆分我们长期以来所知的银行。我们认为,如果区块链是货币的轨道,万物皆为市场,那么用户最终会将闲置存款留在他们喜欢的应用程序上。反过来,这将累积并积累大量分布在应用程序中的余额。

未来,万物都可能成为银行。但这是如何实现的呢?

《GENIUS 法案》允许应用程序代表用户持有美元(以稳定币形式)。它为平台提供了激励,鼓励用户存钱并直接通过应用程序消费。但银行不仅仅是存储美元的保险库。它们是复杂的数据库,层层叠加了逻辑与合规。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探讨了支持这种转变的技术栈是如何演变的。

在运营这个媒体号的早期,我们不得不多次更换银行合作伙伴。在多次更换后,我意识到一个本应是常识的简单道理。我们之前使用的大多数金融科技平台本质上都是同一家底层银行的包装。因此,我们开始直接与银行建立关系,而不是追逐下一个耀眼的支付产品。

你不能在另一个初创企业之上建立一家初创企业。你需要与实际执行工作的实体建立直接关系,这样当事情出错时,你就不会被困在中间人的层层电话中。作为创始人,选择一个稳定但稍显传统的供应商,可以为你节省数百小时的时间和无数来回的电子邮件。

但这为什么重要呢?我是要写一本创始人管理运营的指南吗?不。整个过程让我学到了两个相互矛盾的准则。

  1. 在银行业,钱存在哪里,哪里就能赚大钱。传统银行持有数十亿用户存款,并可能拥有内部合规团队。相比之下,一个担心许可证的初创企业创始人,银行可能是更安全的选择。
  2. 但与此同时,在资产高频交易的薄层中也可以赚取巨额资金。Robinhood 并不 「持有」 股票证书。加密货币交易终端大多不托管用户资产,但它们每年能产生数十亿的费用。

这是金融世界中两股截然相反的力量。这是在想要托管权和成为交易发生层之间的斗争。你的传统银行可能会觉得要求你用托管的资产交易模因币会有冲突,因为他们通过存款赚钱。但与此同时,交易所也在赚钱,让你相信财富是通过押注下一个动物代币来创造的。

这种摩擦的背后是关于投资组合定义的转变。我在喀拉拉邦科钦的祖母会满足于黄金、土地和一些股票证书的投资组合。相比之下,如今一位精明的 27 岁年轻人可能会认为,除了黄金和股票之外,她的投资组合中还有大量的以太坊、萨布丽娜・卡彭特的音乐版权以及《我的牛津岁月》的流媒体分红。(顺便说一句,这部电影很棒。)虽然目前权利和流媒体分红都还未真正实现,但智能合约和监管的不断发展,很可能使它们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可能。

如果投资组合的定义将发生变化,那么我们存储财富的地方也将改变。很少有地方比今天的银行更能体现这种转变。银行占了银行业收入的 97%,仅留约 3% 给金融科技平台。这是典型的马太效应。银行创造了大部分收入,因为今天的大部分资本都在它们那里。但是,能否通过剥离垄断地位并拥有特定职能来建立企业呢?

我们认为是可能的。这也是我们投资组合中一半是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的原因。

今天的文章探讨了银行业务拆分的合理性。

新的银行并非位于市中心光鲜亮丽的办公室里。它们存在于你的社交媒体信息流中,存在于你的应用程序里,甚至可能存在于你上周五晚上进行可疑搜索时生成的 Cookie 中。加密货币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不再仅仅与早期采用者息息相关。它开始触及金融科技的边界,让世界成为我们构建产品的潜在市场 (TAM)。然而,这对投资者、运营商和创始人意味着什么?

我们尝试在今天的文章中寻找答案。

但首先,让我们看看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的墓地

流动性的天才

沃伦・巴菲特被誉为 「奥马哈巫师」。这并非浪得虚名。他的投资组合表现堪称神奇。但这种神奇的背后,隐藏着一些常常被忽视的金融工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拥有可谓永久资本的资产。1967 年,他收购了一家拥有稳定闲置资本的保险公司。用保险术语来说,他可以利用这笔保险浮存金,即已支付但尚未领取的保费。可以将其视为一笔无息贷款。

相比之下,大多数金融科技借贷平台的情况则不同。LendingClub 是一家专注于点对点借贷的初创企业。在这种模式下,流动性来自平台上的其他用户。如果我在 LendingClub 上给 Saurabh 和 Sumanth 贷款,而他们都没有偿还,我可能就不太愿意再给 Siddharth 贷款了。原因在于,到那时,我对平台筛选、验证和引入优质借款人的能力的信任就会减弱。

如果你每次乘坐出租车都会发生事故,你还会继续使用吗?

将这个逻辑应用到借贷上。LendingClub 最终不得不以 1.85 亿美元收购 Radius Bank,以获得稳定的存款来源,用于发放贷款。

同样,SoFi 在七年时间里花费了近 10 亿美元,以非银行贷款机构的身份扩展规模。没有银行牌照,你不能接受存款并将其提供给潜在借款人。因此,它不得不通过合作银行来资助贷款,这吞噬了大部分产生的利息。想象一下,我以 5% 的利率从 Saurabh 那借钱,然后以 6% 的利率借给 Sumanth。这 1% 的利差就是我发行贷款的收益。但如果我拥有稳定的存款来源(像银行一样),我就能赚得更多。

这正是 SoFi 最终的做法。2022 年,它以 2230 万美元收购了萨克拉门托的 Golden Pacific Bank。此举是为了获得全国性银行牌照,允许其接受存款。这一变化使其净利差(贷款收入与存款支付之间的差距)达到约 6%,远高于美国银行典型的 3-4%。

小型银行包装平台无法创造足够大的利润空间来运营。那么像谷歌这样的大公司呢?谷歌推出了 Plex,试图将钱包直接嵌入 Gmail 应用程序中。它与多家银行合作处理存款,涉及花旗集团和斯坦福联邦信用合作社。但这个项目从未推出。经过两年的监管拉锯战,谷歌在 2021 年终止了该项目。换句话说,你可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邮箱,但仍难以说服监管机构为什么应该允许人们在收发邮件的地方移动资金。这就是现实。

风险投资人理解这种困境。自 2021 年以来,流向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的资金总量减半。历史上,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的护城河大多来自监管。这就是为什么银行占据了银行业收入的最大份额。但当银行错误定价风险时,它就在拿存款人的钱赌博,正如我们在硅谷银行事件中看到的那样。

《GENIUS 法案》削弱了这种护城河。它允许非银行机构以稳定币形式持有用户存款,发行数字美元并实现全天候的支付结算。借贷仍受到限制,但托管、合规和流动性已逐渐转变为代码领域。我们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新的 Stripe 将在这些金融原语之上涌现。

但这会增加风险吗?我们是在允许初创企业用用户存款赌博,还是仅限于传统银行?并非如此。数字美元或稳定币通常比传统货币更加透明。在传统世界中,风险评估是私下进行的。而在链上(on-chain),它是公开可验证的。我们在 ETF 或 DAT 的持有量可在链上验证时,我们会看到类似的情况。你甚至可以验证萨尔瓦多或不丹等国家持有多少比特币。

我们将见证的是一种转变,产品可能看起来像 Web2,但资产运行在 Web3 轨道上。想象一个使用稳定币的 Transferwise。

如果区块链轨道实现更快的资金转移,而像稳定币这样的数字原语允许任何人在适当监管框架下持有用户存款,我们将看到新一代银行的出现,它们拥有截然不同的单位经济效益。

但要理解这种转变,首先需要了解构成银行的组成部分。

稳定的构建模块

银行到底是什么?它的核心功能有四项。


1. 持有关于谁拥有多少资产的信息 —— 一个数据库。

2. 使人们能够通过转账和支付在彼此之间转移资金。

3. 确保用户合规,确认银行持有的资产合法。

4. 利用数据库信息推销贷款、保险和交易产品。

加密货币蚕食这些领域的方式有点颠倒。例如,稳定币如今并非成熟的银行,但它们在交易量方面拥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历史上,Visa 和 Mastercard 对日常交易收取 「过路费」。每次刷卡都会为它们的护城河贡献几个基点,因为商家别无选择。

到 2011 年,美国借记卡费用平均约为 44 个基点,高到足以促使国会通过《Durbin 修正案》,将这些费率减半。2015 年,欧洲将费用上限设得更低,借记卡为 0.20%,信用卡为 0.30%,因为布鲁塞尔认为这两大巨头是 「相互协调而非竞争」。然而,今天未受限制的美国信用卡费用仍在 2.1%-2.4% 之间,几乎与十年前持平。

稳定币彻底颠覆了这种经济模式。在 Solana 或 Base 上,USDC 转账的结算费用不到 0.20 美元,无论交易规模如何。接受 USDC 的 Shopify 商家通过自托管钱包可以保留原本被信用卡网络收取的 2% 费用。Stripe 已洞悉这一趋势,现报出 USDC 结账费率为 1.5%,低于其 2.9%+$0.30 的费率。

这些渠道以更低的成本吸引新玩家加入。YC 支持的 Slash 让任何出口商都能在五分钟内开始接受美国客户的付款 —— 无需特拉华 C 公司、无需收单合同、无需文书工作、无需律师预付费用,只需一个钱包。这对传统支付处理商的警告很明确:升级到稳定币,否则将失去刷卡收入。

对用户来说,经济逻辑很简单:

  1. 在新兴市场接受稳定币意味着省去外汇交易的麻烦和高昂费用。
  2. 它还是跨境汇款的最快方式,尤其是对需要向下游支付进口款的商家。
  3. 你能节省原本支付给 Visa 和 Mastercard 的约 2% 的费用。是的,存在兑现成本,但在大多数新兴市场,稳定币对美元的交易溢价更高。例如,印度的 USDT 目前交易价格为 88.43,而 Transferwise 提供的美元汇率为 87.51。

稳定币在新兴市场被接受的原因是其经济逻辑非常直接:更便宜、更快、更安全。在玻利维亚等通胀率达 25% 的地区,稳定币为政府发行的货币提供了可行的替代方案。实质上,稳定币让世界体验了区块链作为金融轨道的潜力。自然演变将是探索这些轨道还能启用哪些其他金融原语。

将现金转为稳定币的商家很快会发现,难点不在于接收资金,而是在链上运营业务。资金仍需保险库,昨日的流水需对账,供应商期待付款,工资需流式支付,审计师要求证明。

银行通过核心银行系统(Core Banking System,CBS)封装了所有这些管道。这是一个用 Cobol 语言编写的主机时代巨兽,维护账本、执行截止时间并推送批量文件。

核心银行系统(CBS)有两个基本功能:


1. 维护一个防篡改的真实账本:谁拥有什么,账户与客户映射。

2. 安全地向外界暴露该账本:实现支付、贷款、银行卡、报告和风险管理。

银行将这项 软件提供商。这些提供商是擅长软件的技术公司,而银行则擅长金融方面。这种架构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计算机化,当时银行分支机构从纸质账簿过渡到互联数据中心,随后在繁重的监管下逐渐僵化。

FFIEC 是一个为所有美国银行制定规则的机构。它规定了核心银行软件应遵循的规则:主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需位于不同地理位置,保持冗余电信路线和电源,持续记录交易,并持续监控任何安全事件。

更换核心银行系统堪称 DEFCON 级事件,因为数据 —— 每个客户余额和交易 —— 都被困在供应商的数据库中。迁移意味着周末切换、双轨账本、监管演练,以及次日早上某事出错的高概率。这种内置的粘性使核心银行系统成为近乎永久的租赁。三大供应商 ——Fidelity Information Services(FIS)、Fiserv 和 Jack Henry—— 起源于 70 年代,至今仍将银行锁定在长达约 17 年的合同中,服务超过 70% 的银行和近一半的信用合作社。

定价基于使用习惯:零售支票账户的费用在每月 3 至 8 美元之间,具体取决于交易量,增加移动银行等额外功能会使费用上升。启用欺诈检测工具、FedNow 支付轨道或分析仪表板,费用会进一步攀升。

仅 Fiserv 一家在 2024 年从银行获得的收入就达到 200 亿美元,大约是以太坊同期链上费用的 10 倍。

将资产本身置于公共区块链上,数据层就不再是专有的。USDC 余额、代币化的国库券和贷款 NFT 都存储在同一开放账本上,任何系统都可以读取。如果一个消费应用程序认为当前的核心系统太慢或太贵,它无需迁移数 TB 的数据,只需将新的协调引擎指向相同的钱包地址,继续运行即可。

尽管如此,切换成本并未降为零,只是发生了变化。工资单提供商、ERP 系统、分析仪表板和审计流程都需要与新的核心系统整合。更换供应商意味着重新配置这些连接,类似于更换云服务提供商。核心系统不仅是账本,还运行业务逻辑:映射用户账户、截止时间、审批流程和异常处理。即使余额可移植,在新堆栈中重新编码这些逻辑仍需付出努力。

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摩擦现在是软件问题,而非数据被劫持的问题。编码工作流仍需 「胶水工作」,但这些是冲刺周期问题,而不是长达数年的谈判。开发者甚至可以采用多核心策略,一个引擎用于零售钱包,另一个用于财务操作,因为两者都指向相同的区块链状态。如果供应商出现问题,可以通过重新部署容器进行故障转移,而无需安排午夜数据迁移。

通过这些视角看,银行的未来可能截然不同。这些部分今天已单独存在,等待开发者为零售用户整合它们。

  • Fireblocks 为纽约梅隆银行等银行保障了超过 10 万亿美元的代币流通。其策略引擎可以在 80 多条区块链上铸造、路由、质押和对账稳定币。
  • Safe 管理约 1000 亿美元的智能账户资金;其 SDK 为任何应用提供简单登录、多重签名策略、Gas 抽象、流式工资单和自动重新平衡。
  • Anchorage Digital 是首家获得特许的加密银行,出租了使用 Solidity 语言的受监管资产负债表。富兰克林邓普顿将其 Benji Treasury 基金直接托管于 Anchorage,并以 T+0 而非 T+2 的方式结算股份。
  • Coinbase Cloud 作为单一 API 提供钱包发行、MPC 托管和制裁检查转账。

这些参与者拥有传统供应商所缺乏的要素:对链上资产的理解、协置于协议的合规 AML 钩子,以及事件驱动的 API(而非批量处理文件)。相比之下,预计到 2032 年,区块链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约 170 亿美元跃升至约 650 亿美元,因此,答案很简单:曾经属于富达及其同业的区块链项目现在将面临争夺,而那些使用 Rust 和 Solidity 而非 Cobol 的公司将抢占先机。

但在它们真正为零售用户准备好之前,它们需要对抗困扰所有金融产品的大魔王 —— 合规。在日益链上化的世界中,合规会是什么样子?

合规即代码

银行合规工作主要分为四类:


1. 了解客户(KYC 和尽职调查)。

2. 甄别交易对手(制裁和政治人物检查)。

3. 监控资金(交易监控、警报和调查)。

4. 向监管机构报告(可疑活动报告 SARs / 货币交易报告 CTRs、审计)。

这是一项庞大、昂贵且持续不断的工作。2023 年全球合规支出超过 2740 亿美元,且负担几乎每年都在增加。

文书工作的规模暴露了其模式。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去年统计了约 470 万份可疑活动报告和 2050 万份货币交易报告 —— 这些是事后提交的风险报告。工作以批量为主:收集 PDF 文件和日志,整理叙述,提交报告,然后等待。

在链上交易中,合规不再是一堆文件,而是开始像实时系统一样运行。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 「转移规则」 要求转账附带发起人和受益人信息;加密提供商必须获取、持有和传输这些数据(传统上适用于超过 1000 美元 / 欧元的 「偶尔交易」 阈值)。欧盟更进一步,将规则应用于所有加密交易。在链上,这些数据可以作为加密数据块随转账一起传输,供监管机构查看但对公众不可见。Chainlink 和 TRM 发布制裁列表和欺诈预言机;转账在途中查询列表,若地址被标记则回滚。

隐私也得到保护,一旦像 Polygon ID 或 World ID 这样的零知识钱包可以携带加密徽章,证明例如 「我已满 18 岁且不在任何制裁名单上」。商家看到绿灯,监管机构获得可审计的痕迹,而用户无需泄露护照扫描件或街道地址。

如果资金在后台文书工作中停滞不前,快速流动的市场就毫无意义。Vanta 是一家监管科技初创公司的典范,它将 SOC2 合规性从顾问和截图转移到了 API。向财富 500 强公司销售软件的初创公司需要 SOC2 证书。以证明其遵循合理的安全实践,并避免像 Tea 那样将客户数据存储在不受保护的公共链接中。

初创企业需要聘请审计师,提交一份庞大的电子表格,要求从 AWS 设置到 Jira 工单的各种截图,然后消失六个月,最后回来提交一份签名后立即失效的 PDF 文件。Vanta 将这一痛苦过程简化为一个 API。你无需聘请顾问,只需将 Vanta 接入 AWS、GitHub 和 HR 技术栈,它会自动监控日志、生成截图并提供给审计师。这一招让 Vanta 实现 2 亿美元年经常性收入(ARR)和 40 亿美元的估值。这确实有用,,但仍是一种 「截图税」。

Linear 的创始人曾感叹合规的现状

金融领域将遵循相似的轨迹:减少文件夹管理,增加实时评估事件并留下加密收据的策略引擎。余额和资金流动透明、带时间戳并经加密签名,审计变成了一种观察行为。

像 Chainlink 这样的预言机作为链下规则和链上执行之间的真相传递者。其储备证明(Proof-of-Reserve)数据流使储备充足性对合约可见,发行方和场所可以设置自动反应的断路器。账本不再等待年度检查,而是持续监控。

储备证明逐块流动抵押品水平;如果稳定币的背书跌破 100%,铸币功能将自动锁定并向监管机构发送短信。

未来仍有大量工作要做。身份验证、跨司法管辖区规则、边缘案例调查以及机器可读政策都需要强化。未来几年,合规工作将不再像处理文书,而更像是 API 版本控制:监管机构发布机器可读规则,预言机网络和合规供应商提供参考适配器,审计人员也从抽样转向监督。随着监管机构逐渐了解实时审计的潜力他们将与供应商合作开发新型工具。

信任的新时代

一切都被捆绑,然后逐渐被解绑。人类的历史就是他反复在尝试通过整合事物寻求效率,却在几十年后发现它们最好保持独立。围绕稳定币的立法和底层网络(Arbitrum、Solana、Optimism)的现状意味着我们将看到多次重塑银行的尝试。比如近期,Stripe 宣布尝试推出自己的 L1。

现代社会有两种力量共同发挥作用。


1. 通胀导致的成本上升。

2. 由于世界高度互联,模因欲望(memetic desire)不断上升。

在一个人们消费欲望增加而工资停滞的时代,更多人将掌控自己的财务。GameStop 热潮、模因币的增长,甚至围绕拉布布或 Stanley 马克杯的狂热,都是这种转变的副产品。这这意味着,那些拥有足够分销和信任的应用程序将演变成银行。我们将看到类似 Hyperliquid 的构建器代码系统扩展到整个金融世界。谁拥有分发渠道,谁就将成为银行。

如果你最信任的网红在 Instagram 上推荐投资组合,为什么还要相信摩根大通?如果能在 Twitter 上可以直接交易,为什么还要在 Robinhood 上费劲?对我个人来说?我宁愿在 Goodreads 上存钱买珍版书。我的观点是,随着《GENIUS 法案》的实施,允许产品持有用户存款的立法已经改变。在银行的构成组件变成 API 调用的世界中,更多产品将模仿银行。

拥有信息流的平台将率先进行这种转变。这并非全新现象。社交网络早期通过电商平台活动变现,因为那是资金流动的地方。用户在 Facebook 上看到广告,可能会在 Amazon 上购买商品,从而为 Facebook 带来推荐收入。2008 年,Amazon 推出 Beacon 应用,专门通过平台活动创建愿望清单。网络历史中,注意力与商业之间一直存在微妙的平衡。平台在内部嵌入银行基础设施将是更接近资金流动的又一机制。

传统金融巨头们会顺应数字资产的趋势吗?现有的金融科技公司也不会袖手旁观,不是吗?Fidelity Information Services(FIS)正在与几乎所有银行洽谈,他们深谙其中奥秘。Ben Thompson 在其最新文章中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残酷的观点:当范式转变时,昔日的赢家就会陷入困境,因为他们想继续做当年赢家曾经做过的事情。他们专注于旧有的游戏规则,捍卫旧有的 KPI,并为错误的世界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是 「赢家的诅咒」,它同样适用于货币上链的趋势。

当一切皆银行时,银行将不复存在。如果用户不信任一个平台来托管他们的大部分财富,那么资金的去向就会出现分歧。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在加密货币原生用户身上,他们把大部分财富存放在交易所而不是银行。这意味着银行收入的单位经济效益将发生变化。小型应用程序的运营可能不需要像大型银行那样多的收入,因为它们的大部分操作可能无需人工参与。但这意味着我们所熟知的传统银行将逐渐消亡。

2001 年,一家名为 Borders 的书店将其大部分在线图书销售业务交给了一家由前对冲基金经理经营的、成立七年的小型初创公司。这家初创公司名叫亚马逊。十年后,大部分图书购买都转向了数字化,Borders 在 Kindle 和 iPad 的时代不得不倒闭。当然,像摩根大通这样的大巨头可能会生存并持续发展。Visa 和 Mastercard 的例子表明,大型玩家将引领潮流。但正如大多数技术周期一样,规模较小的企业最终会被吞噬。

或许,就像生命一样,技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造和毁灭、不断捆绑和不断拆分的循环。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七夕有爱 · 注册有礼:幸运“7”席位天天送会员
廣告
分享至: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