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账本 是一个专注于加密法律新闻的新闻栏目,由 Kelman Law 提供——一家专注于数字资产商业的律师事务所。
以下观点社论由Alex Forehand和Michael Handelsman为Kelman.Law撰写。
随着非同质化代币(NFT)从数字收藏品演变为商业、许可和身份的工具,围绕知识产权(IP)的法律环境仍然不稳定。生成性人工智能(AI)的兴起进一步增加了复杂性,提出了关于与区块链代币相关的创作作品的所有权、许可和执行的问题。
NFT并不会自动转移基础资产的版权所有权。正如美国版权局在关于NFT和版权的最新指导中强调的(Copyright.gov),代币的购买者通常仅获得智能合约或附带许可中明确传达的权利。这意味着在缺乏合同语言的情况下,买家可能无法获得数字艺术作品或资产的复制或商业权利。
诉讼已经突显了这些空白。在Hermès International诉Rothschild案中,纽约南区法院裁定,类似Hermès标志性Birkin包的NFT可能侵犯商标权,强调代币化并不使创作者免于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
能够创建文本、图像和音乐的生成性AI工具引入了新的法律不确定性。美国版权局已明确表示,未“由人类创作”的作品不享有版权保护,这引发了对铸造AI生成资产为NFT的创作者的担忧。
根据版权局局长向国会图书馆员的报告,主要关注点是“该‘作品’是否基本上是人类创作的,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仅是辅助工具,或者作品中的传统创作元素(文学、艺术或音乐表达或选择、排列等元素)是否实际上是由机器而非人类构思和执行的。”
法院也开始审视人类对AI系统的指导是否足以确立著作权。在2023年,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成为首个直接考虑AI生成作品是否有资格获得版权保护的法院。原告试图挑战版权局拒绝注册他在申请中描述为“由计算机算法自主创建”的图像的决定。
法院支持了版权局的决定,强调“版权法仅保护人类创作的作品”,并且“人类创作是版权的基本要求。”法院进一步解释,版权“从未扩展到……保护由新技术生成的、没有任何人类指导的作品。”由于原告自己承认他“在使用AI生成作品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法院认为著作权要求未得到满足。该案件目前正在上诉中。
关于AI生成材料的版权能力,以及转让和许可NFT版权的问题仍然存在严重疑问。发行与AI生成作品相关的NFT的项目应考虑:
- 许可框架:起草明确的许可,定义代币持有者的权利,包括复制、展示和衍生使用。
- 人类创作:在创作材料时加入人类输入,而不仅仅依赖人工智能生成材料。
- 归属机制:确保对AI在创作中参与程度的透明度。
- 合同保障:在智能合约或链外协议中嵌入条款,以减轻关于所有权和侵权的争议。
NFT的初始承诺之一是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的版权费用执行。然而,市场运营商越来越多地允许选择退出或改变执行机制,削弱了可靠性。这对依赖经常性收入模型的创作者具有特别的影响。虽然合同权利在法庭上仍然可执行,但不一致的技术实施突显了在技术解决方案的同时需要谨慎的法律起草。
对于在NFT和AI交汇处工作的开发者、艺术家和平台,有几种做法可以降低法律风险:
明确许可 – 清楚说明代币持有者获得的权利,以及哪些权利仍归创作者所有。
商标意识 – 避免可能生成侵权内容的设计或提示,特别是在时尚、艺术或娱乐领域。
人类创作文档 – 保留人类创作贡献的证据,以支持潜在的版权索赔。
争议解决机制 – 考虑在NFT服务条款中加入仲裁或管辖权条款。
NFT、知识产权法和AI生成内容的融合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风险。代币化并不覆盖现有的知识产权框架,而AI工具则挑战了长期以来对著作权和所有权的定义。通过主动解决这些法律问题,创作者和平台可以通过许可、智能合约设计和合规策略更安全地应对这一不断发展的环境。
Kelman PLLC继续监测各个司法管辖区的加密监管动态,并可为客户提供在这些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中导航的建议。如需更多信息或安排咨询,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最初发表于Kelman.law。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