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DeSci

CN
2小时前

近期有读者留言又问到了DeSci相关的问题。

记得上一次分享DeSci好像是去年了。自那以后,我虽然没有再在文章里分享对这个赛道的看法,但仍然保持着对它的关注。

最早分享DeSci这个赛道的看法时,我写过一个观点(大意是):

这个领域通过募资发起的项目和其它赛道不同,它们要见效,要看到实际成果恐怕会很慢,一般来说能够在两年内看到显著的效果恐怕都不是容易的事。这样的项目恐怕不太容易形成热度,也不太容易让赛道火起来。

这段时间以来,效果如何,我们也都看到了,去年火爆的那些DeSci项目现在基本都是不温不火的状态。

纵观现在DeSci生态中发售的项目,基本上有两个特点:

一是以生物/医学科技为主;

二是这些项目多偏向科学领域。

这两个特点都对整个生态的发展有不小的影响。

先说第一个。

我们知道生物/医学科技最终要进入实用阶段并产生经济价值要经过冗长的阶段,比如经过多期的临床实验以及美国FDA的审批。就算DeSci中的这些项目不用经过那么复杂的流程,但无论如何也要经过监管机构的审查,这是相当耗时、耗资源的。

所以当下DeSci生态中的这些生物/医学相关类项目何时能见效以及见效成果有多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再说第二个。

我一般把项目分为三类:科学领域、工程领域和应用领域。

科学领域和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现在主要是在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大型企业中做。它们需要海量资金长期的投入。它们要解决的是困扰科学以及工程领域的难题,尤其是理论方面的难题。这类研究即使产生了一些结果,很多也未必能在短期内转化为产品和服务。

而应用项目则不同,它要解决的不是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难题,而是直接利用科学和工程领域已有的结果和答案,创造出产品或服务。它要解决的难题远远小于科学和工程领域。

在这三个类别中,只有应用领域的项目才是可以较快见效并且看到成果的。

从2015年以太坊上线到现在,我们在加密生态中经历的各种项目融资方式,ICO也好、IEO也好、IDO也好,它们资助的项目其实都是应用领域中的项目。

这些项目之所以能成功、这些融资方式之所以能产生财富效应,根本原因就是这其中有些项目确实在短期内成功上线并运行了。

如果没有这些成功项目的出现,再怎么吹牛、再怎么吹泡泡,都是不可能吹起来的。

而DeSci生态中目前融资的项目中相当多一部分恰恰在上面一点或者两点上都是死穴:要么是可能面临周期相当长的生物/医学类项目;要么就是偏向科学、工程领域的项目,短期内非常难看到可以应用并产生价值的成果。

最近,这个赛道中的一些头部项目比如Bio在努力创造条件发展生态。Bio仿照了Virtual的做法想打造一个融资平台让项目在上面融资。

这个举措能有多大效果很难说,原因依旧是上面那个。它可以在短期内把项目代币的价格拉上去,并带动赛道的投机热度,但时间稍微长一点,项目没有后续的进展赛道的热度又会降下去。

不过,我会一直对这个赛道保持关注,对自己喜欢的项目随性参与一下。至少在现阶段它更像是个公益赛道,有点类似Gitcoin的社区捐助。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好手气即赢小米 Yu7 Max、LV 限量手提箱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