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RWA掀起淘金热:酷派、德林、华检医疗争相入局

CN
2小时前

2025年以来,香港资本市场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RWA淘金热”。在加密行业与RWA(现实世界资产)合规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大批具有传统金融牌照、实体资产或现有业务基础的港股上市公司,正在将RWA代币化嵌入其核心战略,计划开启一场从“链下”到“链上”的价值重塑之旅。这些公司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资产运营模式,而是试图借助区块链技术,将沉睡的资产“唤醒”,赋予其新的流动性和市场价值。从物业巨头到金融服务商,再到医疗科技公司,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如过江之鲫,跃入RWA这个新资金池,共同谱写着新金融的故事。


一、RWA产品发行方:从“沉睡资产”到“流动代币”


RWA产品发行方以自身拥有的核心资产为锚,通过代币化实践激活存量资产,提升其流动性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酷派集团:物业巨头的“资产盘活”实验 作为一家主营智能手机业务的公司,酷派集团近年来持续面临业绩挑战,但其手下持有大量物业资产(截至2024年底,投资性房地产价值高达31.51亿港元)。为解决市值长期低于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困境,酷派集团成立了“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事业部”,计划将旗下两项核心物业资产——位于深圳南山的酷派大厦与位于东莞松山湖的酷派科技生态园的权益进行代币化。酷派的尝试是港股市场中最典型的“资产盘活”案例,通过代币化为资产提供更客观的公允定价来促进价值释放,表明RWA被其用作一种重塑估值、激活沉睡资产的对策。


中国新城市:聚焦商业地产代币化 中国新城市主要从事商业地产开发、租赁及酒店管理,其在RWA领域的布局同样是为了盘活庞大的存量资产(截至2024年底,投资性房地产价值高达约43.37亿人民币)。该公司采取两步走:参与创立“香港RWA全球产业联盟”,并与香港持牌交易平台EXIO签订服务协议,后者将为其提供端到端的商业地产代币化服务。


德林控股:传统金融的“链上”迁徙缩影 德林控股坐拥香港证监会第1、4、6、9号牌照,其入局RWA并非另起炉灶,而是将其作为传统金融业务的“升级包”。通过认购RWA金融科技公司Asseto的股权,德林控股计划将原有的资产管理、证券交易以及家族办公室业务“上链”,并计划代币化其持有的德林大厦部分权益以及在管的基金资产,甚至探索“股东身份与数字权益合规绑定”的新模式。


国富量子:跨界转型的“资产证券化”捕手 国富量子主营金融服务,并积极布局量子科技产业,制定了“量子+数字资产”的双轨战略。其通过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认购了RWA技术服务商Rtree的股份,以代币化旗下资产,包括高价值艺术品、贸易应收账款和供应链运营资产等。国富量子的布局不仅是为了拓展收入,更是为了补全其“数字资产全价值链”。


二、RWA业务服务方:生态中的“赋能者”


业务服务方通常横跨不同行业,将代币化作为一种工具,其并不止于代币化资产,更是配合自身在金融科技、产业资源或合规牌照方面的优势,为RWA生态提供关键的技术与服务支持,扮演着“赋能者”的角色。


华检医疗:打造垂直领域的RWA生态 华检医疗的RWA战略独树一帜,其不仅止于代币化资产,更致力于构筑一个垂直的“IVDNewCo Exchange”生态,将“医疗创新药高科技资产(NewCo)”与“医疗创新药知识产权”作为核心资产,并配套发行稳定币“IVDDollar”(IVDD)。华检医疗与华大基因、HashKey Group、仁和药业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联手筹建全球首个非处方药领域的垂直RWA交易平台。


云锋金融:建设机构级的“新金融基础设施” 云锋金融主营业务是保险与金融科技,其入局象征着顶级传统金融机构对RWA的认可。云锋金融的战略路线不是代币化某种资产类别,而是直接投资于底层公链(如Pharos),并与技术巨头(如蚂蚁数科)合作“共筑RWA金融新基建”,探索ESG零碳资产等前沿领域的RWA代币化。


捷利交易宝:RWA基础设施的“铺路人” 捷利交易宝提供金融交易平台服务,拥有香港证监会第1类及第7类牌照。其RWA战略是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或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切入RWA生态的服务环节,发挥“基础设施提供商”的作用。捷利交易宝拟与弗诺斯特沙利文和金洲控股成立合资公司,成为“Web3及国际稳定币法案体系下的权威RWA评级机构”,并与港股新能源上市企业博雷顿和持牌虚拟资产公司GCH达成战略合作,负责RWA基金的承销与分销。


三、港股上市公司涌入RWA的深层逻辑


港股上市公司入局RWA的动机多种多样且相互交织,一同构成了RWA“淘金热”的底层逻辑。


资产盘活,破局估值与流动性困境: 大量港股上市公司的市值长期低于其净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上存在大量账面价值可观但流动性差的实物资产。RWA代币化将为原本缺乏流动性的实物资产建立一套市场化的实时定价机制,另其价值能更客观、及时地反映在二级市场上,有助于公司重估市值,缩小与净资产的差额。同时,RWA可将高价值、不可分割的资产拆分成更小的代币单位,大幅降低投资门槛,吸引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进而增强资产流动性。从本质上讲,RWA是市值管理的“新抓手”。


战略转型,编织业绩下滑与产业下行的“救生圈”: 当上市公司的传统业务增长停滞时,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是其普遍需求。RWA作为加密经济与传统金融交叉的前沿领域,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上市公司将RWA纳入转型战略,能帮助公司摆脱原产业下行的消极形象,重新向资本市场描绘一个关于“创新、高增长”的新蓝图。此外,RWA不仅可以激活存量资产,还能够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比如发行承销费、资产管理费、交易手续费等,进一步丰富公司的收入来源。


数字时代的“借壳上市”新叙事: 在港股,借壳上市是一种常见的资本运作模式。而RWA正在为该模式赋予全新的叙事。部分市值较低的小型上市公司(即“壳公司”)正在积极入场RWA,其目的并非发展RWA业务,而是利用RWA“重塑身份”。通过拥抱RWA,此类公司可从一个普通甚至业绩不佳的“壳”,一跃成为“虚拟资产先锋”或“数字金融创新者”。新身份也将吸引对加密领域感兴趣的新资本和新股东,为公司的资本运作与业务重组奠定基础。如今,RWA代币化被视作一种特殊的资本运作模式,为新一代数字资产项目提供了进入资本市场的跳板。


结语:


RWA充当着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市场的“桥梁”,除了上述几家港股上市公司之外,另外还有十多家企业,例如新城发展、佳兆业及中手游等也正在跑步入场。港股上市公司对资产代币化的集体押注,为香港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从“意向”到“落地”的道路上仍布满荆棘。大多数港股上市公司都是“自愿性公告”,且明确指出“不具法律约束力”或“仍在探索阶段”,说明RWA业务的落地尚存诸多不确定性,这条新金融道路仍道阻且长。


相关推荐阅读:马云强势回归阿里巴巴!高喊MAGA计划,数字资产宏大布局曝光


原文: 《 港股RWA掀起淘金热:酷派、德林、华检医疗争相入局 》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