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sol
看不懂的sol|2025年07月30日 13:08
目前市场,投资者最稀缺的是什么? 其实最稀缺是:本金。 没本金分仓,就要求自己做一只成一只那种神仙才能干出来的事。 本金不够,看不上 15~20% 的年化收益,所以才妄图买到妖币,对优质标的没耐心。 ------------------------- 小资金看什么复合收益率,没本金别说 20%,30% 都低的一批好吧,就算你 100 万本金,25 岁开始投资。 谁上来前面几年就能 20%?学习不需要成本? 一般能走出来的起码的 3-5 年,即意味着你走出来开始不亏都差不多 30 岁了。 更大的概率是你刚入市,手里的本金折腾几年直接腰斩。别说先赚 100 万了,怕不是手里的 50w 都变 25w 了。 哪怕你 30 岁 50w 真变 100w 了,这都算悟还不错的,更多的是退出了市场。如果顺利,30 岁开始你有了 100w 可投资现金,还必须是那种就算丢了也不可惜,不影响自己生活的。你复合收益率哪怕 20% 一年,干 20 年也就是 38 倍,也就是说 100w 变 3800w。 这跟你想过的每天网红嫩模、豪宅跑车的生活依旧相去甚远。何况别说 50 岁,哪怕人到了 40 岁,性子都早磨平了,激情早没了。说的俗一点:dior 都硬不起来了,再大的房子也觉得呆着空旷、再强的法拉利也轰不出你更多的兴趣。 然后这个时候你指望着出现一个姑娘喜欢一条 50 岁的老狗?不给你半夜喂药就不错了。 高复合收益率是建立在你有极其深厚的固守和可投资资金之上的。 个人觉得起码有个 500w 闲钱,再去谈所谓的价值投资,就这你还得控制仓位,不仅要看公司质量,更要看市场 beta。就你 A 的那些个所谓的优质公司,试着把大盘 beta 去掉,再算一下复合收益率多少? 我出来接班家里的生意之后,才发现不止是自己,所有老钱背后其实都有一个固收自留地,源源不断的提供远超市场收益率的现金收入。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看好北上深靠地产打底的家庭:他们离产业资本太远了,对固收的认知仅仅来自于银行理财和房租。这帮子企业家就算投资,也是主打一个熬死市场,我是真见过一个地方高速公路老板,21牛市周期从BTC币价顶部买入被套,一直补仓补到 22 年底的价格,然后在 24 年套现离场(结果发现自己卖飞了)。 就问有几个人有这个实力? 再比如日本,地产泡沫破裂,资产负债表衰退之后,其实很多企业已经陷入了技术性破产。但由于依旧有着良好的现金流收入,所以如果真破产了,那就完犊子了,因此指望着他们继续扩张资产负债表更不可能。只能靠每年的收入去慢慢地还债修复资产负债表,类似于今天一线城市居民集体排队还贷,把之前过度扩张的窟窿补上。这个过程日本花了 30 年。 所以你如果想要享受生活,就要 YOLO,那就主打一个高集中度,只做确定性最高、利润最大的东西。就是索罗斯的那句话:投资不在于你做的对错,而在于你对的时候赚多少,错的时候亏多少。小资金别听什么价值投资,年化复合收益率,都是穷批和失败者给自己找理由。抓住机会就大干快上,本朝建国之初不就走的这条路么?难道走价值路线;一点一点抢占市场?你看别人给你机会么? 所以你要去找可靠的固收,普通人最大的问题不就是刚需支出和复利之间的矛盾么?对于富人而言,却是最简单的数学题:假设你有大量本金,且手里还有一个年化 5% 的固收,然后面对一个必选消费品(消费品的意思就是一定会贬值),怎么才能满足自己的同时,将利益最大化? 普通人的固收无非就是打工,所以要是没工作没收入去谈复合收益率都是纸上谈兵。(看不懂的sol)
分享至:

脈絡

熱門快訊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