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读者都在文章末尾的留言中表达了对这一轮行情走势的无奈和感叹。
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难”。对此我是很能感同身受的。
这一轮行情的走势为什么这么难,其实我在前面的文章中零零星星地分享过一些观点,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在这一轮走势中,真正来自链上智能合约的应用原创几乎为零。
对比上一轮牛市中爆发的DeFi、NFT和链游,这个差异就显得非常明显。
在上一轮牛市中,DeFi可以算得上是加密生态中最为纯正的链上原创,那种原创只能在智能合约中发生并且也只能在区块链平台上产生效果。
在诸多DeFi应用中,给我印象尤为深刻的就是Uniswap发扬光大的AMM和AAVE发明的闪电贷。
这两个发明在区块链技术诞生前,在人类社会的任何信息平台和任何信息应用中都是不存在的。它们的出现创造了全新的做市商模式和借贷模式。后者甚至成为黑客攻击DeFi应用的常用工具之一。
我认为这两个发明都是可以载入区块链发展史的里程碑技术。
NFT虽然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多的原创,但它在人类认知模式上所开创的范式转移也是此前的人类社会不曾见过的,此前我们从未想到一个纯虚拟的物品会成为奢侈品、会被请进博物馆。
链游虽然在智能合约上的创新有限,虽然依旧要大量依赖中心化技术,但它在游戏中加入经济激励机制的做法给游戏行业打开了另一扇天窗,让我们至少在游戏领域有了一种不同的探索路径。
上面这三个领域中尤其是DeFi和NFT,它们的发明和创造其核心原创都来自区块链技术、都来自链上,或者说如果没有区块链技术,我们不可能看到DeFi、也不可能想象会有NFT。
正因为有了这种来自链上的原创,我们在上一轮行情中见证了轰轰烈烈的牛市,在那种牛市中加密生态的狂飙突进几乎可以完全无视外部环境的干扰,甚至吸引了广泛的外部关注。
然而在这一轮行情走势中,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见到的可能崛起的赛道要么还在徘徊,要么还在探索中。
在这些可能崛起的赛道中,我曾经认为最有可能再次引发链上原创的到目前为止就是一个:比特币的铭文生态。
如果这个生态真的能够解决技术的障碍和困扰,它的想象空间将是不可限量的。不过很可惜,到目前为止这个赛道还在徘徊中。
或许这个技术上的障碍和困扰永远都无法解决?
除了铭文生态之外,另一个我认为有可能崛起的就只有AI代理赛道了。
但是AI代理赛道和铭文赛道有个很大的区别:它的核心原创并不在链上,而在链下,在中心化的AI赛道。
上个月发生的一个事件可以很明显地说明这一点:
年前,当DeepSeek闪亮登场后,AI16Z很快就宣布他们的框架已经接入了DeepSeek。而其它的AI代理随后也纷纷宣布接入。
这种争先恐后的高调宣示就表明:谁要是不用最新的工具谁的AI代理就可能在技术上落后。
所以在这个赛道真正的军备竞赛、真正的核武器是AI工具而不是区块链技术。
既然这个赛道的核心原创不在链上,为什么我依然对它这么看好,认为它可能是崛起的赛道呢?
因为一旦AI代理成为生态、形成“国家”,我相信最合适这个生态和“国家”的金融设施是无需许可、抗审查的区块链,最合适这个生态和“国家”的价值交换媒介是全球流通无障碍的加密资产。
AI代理生态将会是真正把加密资产和加密技术实现大规模落地和大规模普及的生态。
然而要实现这个场景,前提是AI代理需要繁荣。
而这种繁荣需要AI代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越过某个临界点。
显然这个临界点现在还未到来。在这个临界点到来之前,恐怕我们还要忍耐、还要等待、还要观察。
没有链上原创,又没有大规模落地和普及的应用场景,这个生态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玩家博弈和情绪起伏。稍微一点外界和内部的消息刺激和情绪波动就能吸引生态的注意力、引发行情的波动。
这种剧烈的起伏和不确定性就是我们普遍感受的“难”。
不过,我还是相信生态的未来,相信光明的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在这段忍耐、等待和观察的时间,我们不妨少关注点行情,多阅读多学习。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