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的些许随笔
这次特意来佛陀的故乡,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的故土,来探寻其中的奥义,寻求心灵宁静之法,在近一个月长途跋涉的苦修与寺庙的短暂禅修中,仿佛获得了某种开悟,有感而发,奋笔疾书,写下此时此刻的碰撞!
尼泊尔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外表杂乱中充满内在的秩序感,粗犷中透露着一处处感人细节,宁静祥和,内心丰盈!
这里的夏尔巴人能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的走过这个世界,去欣赏他们的生活真的是赏心悦目之事!
我在投资行业摸爬滚打了很多年,股票,衍生品,酒店,加密货币,从0到1,打造过很成功的团队,但时常却力不从心。我可以调动资源,调动团队,却往往无法调动自己的心!
我们总是在寻求各种答案和反馈,但人生不应该是寻找答案,而是活成答案本身。
在这个充斥着“成功学”的时代,我们似乎习惯了向外寻找标准答案。但黑塞的《悉达多》却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生命里长出来的。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逃离自己设定的牢笼
悉达多出身高贵,是婆罗门之子,但他却选择放弃一切,去当苦行僧。为什么? 因为他发现,“身份”不是答案,而是枷锁。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从小被教育要成为“好学生”“好员工”“好父母”,我们努力符合社会的期待,却很少问自己:“这是我真正想要的人生吗?”
悉达多的出走,不是对世俗的否定,而是对“标准答案”的拒绝。他告诉我们:真正的觉醒,不是找到某个终极真理,而是不再依赖任何现成的答案。
允许自己“堕落”,才是真正的修行。悉达多后来沉溺于情欲、财富和权力,甚至成为赌徒。这段经历常被误解为“迷失”,但黑塞的深意恰恰相反——真正的智慧,必须通过体验才能获得。
我们总以为修行就是“清心寡欲”,但悉达多告诉我们:“逃避欲望,不如理解欲望。”而悉达多的选择是:“我要先成为凡人,才能真正超越凡人。”
时间是个谎言,真正的生命只在“此刻”
悉达多最终在河边顿悟:“时间并不存在。”
尼泊尔的商贩,其实无时无刻不演绎着这种哲学,他们比华尔街的交易员更懂时间经济学——他们用十根手指同时数三种货币,却舍得花整个下午盯着铜碗里酸奶的涟漪。有个卖唐卡的老头告诉我:"股票曲线是湿婆的第三只眼,眨得越快,心越容易碎成恒河沙。"
我们总在焦虑未来、懊悔过去,却很少真正活在当下。悉达多的“河流哲学”告诉我们:生命就像一条河,你无法抓住它,但你可以融入它。 那些让你痛苦的“过去”,那些让你焦虑的“未来”,其实都是幻象。真正的自由,是让每一刻的自己,都完整地活着。
所以真正的觉醒顿悟,不是“看破红尘”,而是“爱上红尘”。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你活着的每一刻都是答案。生命的意义,不是找到的,而是活出来的。
所以,大胆去爱,去痛,去犯错,去经历。我们的人生,不在任何人的书里,而在自己的脚下!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