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香港虚拟资产托管业务监管框架解析:合规路径与策略思考

CN
22小时前

撰文:pony

近期,香港虚拟资产监管的讨论已进入深水区。鉴于很多客户及朋友都非常关心8月底关于香港虚拟资产托管及OTC(VA Dealing)第二轮咨询,Aiying(艾盈)基于与相关部门和知情人士的沟通,可以提前分享一下最新的一些消息:目前所有从业者必须优先把握两个决定未来业务命脉的关键信息:

  1. 明确的时间表:
    虚拟资产托管法案的正式出台与落地,预计还需要约一年半时间。这是一个明确的准备窗口期,企业需要提前规划。
  2. 无统一过渡期安排:
    与以往部分法规不同,本次立法预计将不设立统一的法定过渡期。这意味着,法案生效之日,即是无牌机构必须停止相关业务之时。唯一的「安全通道」是在法案出台前,主动与证监会(SFC)进行有效沟通,争取个案形式的过渡期支持,以确保业务的平稳延续。

在此关键窗口期,Aiying(艾盈)作为连接业界与监管的桥梁之一,致力于协助企业制定前瞻性战略。本文将基于这一背景,为您提供一份兼具深度与实操性的战略地图,指引您如何在新的监管格局中规划路径,提前做好法案落地前的规划。

第一部分:监管框架深度解析:香港虚拟资产托管的「新规矩」

要参与香港虚拟资产托管业务,首先必须透彻理解其监管框架。这份以为核心的监管蓝图,为市场划定了清晰的边界和准入门槛。

厘清现状:TCSP牌照、信托牌照与监管真空

1. 牌照范围:谁需要申请托管牌照?

根据《立法建议》第2.13段,任何以业务形式「代客户保管虚拟资产」或「保管能转移客户虚拟资产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私钥)」的实体,都将被纳入监管范围。这一定义具有显著的「穿透式」特征,核心在于是否掌握客户资产的实际控制权。

  • 直接持牌对象:
    独立第三方托管商、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的托管子公司、自行保管客户私钥的基金经理,以及提供此类服务的银行及其附属机构。
  • 豁免可能:
    主要针对「附带豁免」(Incidental Exemption)。若持牌机构(如券商)在提供主营业务过程中,仅短暂持有客户虚拟资产且不接触私钥,则可能获得豁免。此外,仅托管自身发行稳定币的持牌发行人也在此列。

2. 牌照门槛:申请所需跨越的关键标准

SFC为托管牌照设置了严格的准入标准,旨在筛选出具备雄厚实力和高度合规意识的「正规军」。

  • 财务实力:
    申请者需满足高额资本要求,包括1,000万港元的最低缴足股本和300万港元的最低速动资金。这不仅是财务稳健性的证明,更是对申请者长期经营决心的考验。
  • 核心人事:
    必须任命至少两名获SFC核准的负责人员(Responsible Officers, RO),且所有执行董事均需担任RO。RO需对公司的合规状况承担个人责任。
  • 适当人选原则:
    SFC将对公司及其主要股东、高管进行全面的背景审查,涵盖财务状况、专业经验、声誉品行等。

Aiying(艾盈)深度观察:破解RO人员的「经验迷雾」

监管指引中对RO的经验要求是原则性的,并未量化,这给企业带来了招聘和任命上的困惑。根据Aiying与监管机构的长期沟通和对过往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SFC在评估时,会穿透性地考察候选人是否具备驾驭特定业务风险的综合能力,而非单一维度的经验。关键考量点包括:

  • 传统金融的合规基因:
    在传统银行或金融机构中拥有托管、风险管理或合规经验,被视为重要的加分项。
  • 虚拟资产的实战经验:
    在持牌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担任管理职位,或有丰富的虚拟资产交易、运营经验。
  • 技术的理解深度:
    对核心技术(如MPC、冷热钱包架构、区块链协议)有扎实的理解,能评估技术风险。
  • 风险管理的综合能力:
    能够清晰阐述并有效管理虚拟资产所带来的独特风险,包括技术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

Aiying团队能够协助企业评估潜在RO人选,并为其量身定制履历和面试策略,有效展示其综合能力,以满足SFC的隐性标准。

3. 违规代价:严格的罚则与监管权力

新规赋予了监管机构强大的执法权力,违规行为将面临严厉处罚。例如,无牌经营最高可处罚款500万港元及监禁七年;涉及欺诈的交易最高可处罚款1,000万港元及监禁十年。这清晰地表明,合规是所有市场参与者不可逾越的底线。

第二部分: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三股力量的博弈与未来

随着监管框架的明晰,香港虚拟资产托管市场的竞争格局日渐清晰,主要由三股力量驱动,它们各自凭借不同的优势,塑造着市场的未来。

香港虚拟资产托管市场由传统金融、数字原生企业和虚拟银行三股主要力量构成。

  • 传统金融机构(如渣打银行):
    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品牌信誉、雄厚的资本和成熟的合规风控体系。它们主要面向对风险高度敏感的机构投资者,通过提供「银行级」的托管服务建立信任壁垒。其子公司Zodia Custody在香港的布局即是典型例证。
  • 数字原生企业(如Fireblocks、bitgo):
    核心优势是领先的技术实力和深刻的行业理解。它们通常定位为技术基础设施提供商,为交易所、基金甚至银行提供底层的托管技术解决方案。其策略重点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合规优势,以满足香港严格的监管要求。
  • 虚拟银行(如众安银行):
    优势在于兼具银行牌照的合规性与科技公司的灵活性,尤其擅长零售用户体验和便捷的法币通道。它们通过与持牌交易所合作,如众安银行与HashKey的合作,旨在为零售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虚拟资产服务,从而在零售市场实现突破。

未来,市场的终局并非一家独大,而是一个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多元生态。短期内,「抢夺牌照」是主旋律;中长期看,市场将出现分化,机构、技术和零售市场将由不同类型的优势玩家主导,跨界合作将成为常态。

第三部分:企业合规策略指南:从应对到引领

面对明确的时间表和严格的监管要求,企业必须制定周详的合规策略。Aiying(艾盈)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将合规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

1. 战略规划:从被动合规到主动沟通

企业首先应进行全面的差距分析(Gap Analysis),评估现有业务模式、技术架构和内部控制与新规要求的差距。更关键的是,要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沟通。

Aiying(艾盈)核心建议:鉴于法案生效后不设统一过渡期,被动等待无异于将业务置于悬崖边缘。企业必须在未来一年半的窗口期内,化被动为主动,与SFC建立有效沟通,为自身争取个案形式的过渡期支持。

这正是Aiying(艾盈)将协助企业:

  • 精准解读监管意图:
    将复杂的法规条文转化为清晰的商业语言和可执行的行动项。
  • 构建合规叙事:
    帮助企业梳理并清晰地向监管机构阐述其业务模式、技术架构和风控措施,证明其合规能力和长期承诺。
  • 促进有效对话:
    凭借我们与监管机构的长期沟通经验,为企业搭建高效、专业的对话渠道,确保沟通的质量与效果,为争取过渡期支持奠定坚实基础。

2. 体系建设:打造稳固的内部合规与风控

一个健全的内部体系是获得并维持牌照的基石。企业应重点建设以下领域:

3. 执行落地:技术选型与集团管理

在具体执行层面,企业需关注技术伙伴的选择和集团内部的合规管理。选择技术服务商时,应优先考虑其对香港法规的理解深度和技术支持能力。对于集团公司,必须建立统一的集团合规标准,并通过服务等级协议(SLA)明确各法律实体的权责,确保所有关键操作人员均符合SFC的监管要求。

结语:拥抱监管,迎接新机遇

香港为虚拟资产托管业务制定的监管框架,虽然带来了挑战,但更重要的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确定性和机遇。它通过引入「信任」这一核心要素,为机构资金的入场铺平了道路,也为整个虚拟资产生态(包括现货ETF、RWA代币化等)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Aiying(艾盈)将持续与业界同仁并肩,凭借专业的洞察和丰富的经验,共同迎接香港虚拟资产托管业务更加广阔的未来。下期将为大家解读香港OTC法案的最新动态和「情报」,敬请关注!

参考资料

有 关 规 管 虚 拟 资 产 托 管 服 务 的 立 法 建 议报告:https://sc.sfc.hk/TuniS/apps.sfc.hk/edistributionWeb/gateway/TC/consultation/doc?refNo=25CP7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交易+Web3一站式体验!注册OKX返佣20%,福利立享!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