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里,能笑到最后的人都懂这 5 条生存法则

CN
2小时前

“所有人都在赚钱,只有我在亏钱。” 每当牛市来临,这句叹息总会在无数交易者的心里盘旋。

你看着以太坊从 1300 点飙升到 5000 点,看着 MYX 在 40 天里上演 200 倍的极致行情,推特上满是翻倍梭哈的故事,电报群里有人一天就从 1 万赚到 30 万。可当你低头看向自己的账户,余额却在牛市的狂欢中不断缩水。

你追过热点,刚买入就迎来上涨,本以为能乘风而起,结果转瞬就被套牢;你等过回调,想着低吸入场,却眼睁睁看着行情一路走高,彻底踏空;你试着长期持有,却在震荡行情里被洗盘出局,沦为别人口中的笑话。

牛市本该是人人狂欢的盛宴,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它更像是一场豪华的 “绞刑台”。我经历过三次这样的牛市,见过最离谱的暴涨,也熬过最惨烈的暴跌,直到摔得头破血流才明白:牛市赚钱的关键从不在行情本身,而在于你是否拥有一套能让自己 “活下去” 的交易底层规则。没有这套规则,再火爆的行情也只会成为你的亏损陷阱。

今天我就把自己的经历、从绝境重回巅峰换来的五条交易规则讲透。能听懂的人,这一轮牛市,大概率能成为少数笑到最后的赢家。

规则一:同一个位置,只做两单

牛市里,最常见的 “死法” 不是看错方向,而是在同一个位置死磕 —— 甚至一开始还能赚到钱。因为最毒的毒药从不是直接让你爆仓,而是先给你一点甜头,让你放松警惕,最后再将你彻底吞噬。

就像在强压力位开空:第一次,行情插针下跌,你小赚离场,心里暗自得意;第二次,行情又来到这个压力位,你加大仓位开空,市场再次插针,你又拿到了利润,信心瞬间爆棚;第三次,你带着全部身家梭哈进场,满心以为能大赚一笔,结果市场直接强势突破压力位,将你的仓位吞得一干二净。

市场有个规律:强压力位往往要三次才能突破,强支撑位也常常要三次才能跌穿。可普通人,尤其是懂一点技术分析却没学透的人,往往就死在第三次。前两次的侥幸盈利,会把你推向绝望的高台,第三次就是从高台坠落的时刻。

所以我立下第一个铁规矩:同一个位置只做两单。第一单用较大仓位进场,第二单用小仓位试探吃利润,第三次再回到原价位,坚决不碰 —— 因为此时输的概率已经明显增大。

如果前两次都错了,那不是行情在骗你,而是你根本没搞懂技术分析。这种情况下再做第三次,就不是交易,而是等死。能忍住不做第三单的人,才有资格活到牛市的后半场。

规则二:真空行情,坚决不做

很多人以为,牛市最痛苦的是没钱进场。但这其实是典型的 “韭菜思维”—— 牛市真正的痛苦,是机会太多,多到让你眼花缭乱,最后在频繁操作中耗尽本金。

今天特朗普喊降息,相关概念币应声上涨;明天新币爆拉,有人说它是下一个百倍神话;后天又冒出一个 “炼油” 赛道,朋友圈全是推荐的声音。你刷着 K 线,觉得每一个热点都能翻倍,于是追完这个追那个,结果要么刚进场就被砸盘,要么套在高位动弹不得。

我曾经就栽过这个跟头。前一轮牛市,我几乎天天交易,今天买这个币,明天卖那个币,账户看似热闹,却完美错过一轮主升浪。那段时间,我的账户增长速度不仅慢,甚至低于现货的增长速度 —— 相当于变相亏钱。

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的交易高手,都有 “真空期”。他们敢于在一段时间里彻底停手,只观察不操作,就像狙击手趴在草丛里,即便看见敌人走过也不扣扳机,非要等到最致命的那一刻才出手。

我认识一位美股大佬,资金量极其雄厚,但他一年只交易三四次,每次都精准踩在牛市最极端的点位。剩下的时间,他要么环球旅游摄影,要么打高尔夫。可就是这三四次交易,赚到的钱比别人几年拼尽全力赚的还多。偶尔他觉得无聊,会拿出极小一部分资金玩期权,但最后证明,玩期权的收益远低于低频交易的盈利。

记住:很多时候,不做单也是最重要的一种 “做单”。遇到真空行情,学会停手,才能避免在无效操作中消耗自己。

规则三:集中火力,瞄准极端点

牛市里,真正能赚钱的时刻其实只有极少数,但绝大多数人都把 “子弹” 浪费在了无关紧要的小波动上。

我有个前辈,今年五十多岁。前两个月,他几乎没做过一笔交易,身边有人笑他懒,他一句话也不辩解。直到比特币放量突破关键点位的那天,他直接全仓进场,五十多岁的人熬了 48 小时死死盯盘,那一波行情,他拿下了三倍利润 —— 而且是大资金入场。别人五六个月辛苦追热点的收益,他两天就赚到了。

这就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普通人以为交易靠 “频率” 取胜,看的多、下单多就能赢;但高手知道,市场只会奖励那些能把火力集中到 “极端点” 的人。

就像我之前在以太坊 1800 点附近,在公开群里喊 “全仓猛干” 时,大多数人还在犹豫、怀疑,而我已经打进去了大部分仓位。因为我清楚,这样的行情可能一年只有一次,错过就再也没有机会。也正是那一次,我的交易生涯再上一个台阶。

所以别再被市场的杂音干扰,别把子弹浪费在小波动上。把所有的钱和能量,留给那几次能真正改变账户命运的机会 —— 抓住一次,就可能抵得上别人无数次的零散操作。

规则四:摆脱 “计算器心态”

我以前有个坏习惯,至少让我少赚了几百万:总喜欢抱着计算器 “算收益”。

比如看着以太坊从 1000 点涨到 4100 点,我就会算:如果 1000 点满仓满杠杆买入,4100 点满仓卖出,再反手做空,至少能赚 40 万;如果拿 100 万进场,出来就是 4000 万,存到 USDC 的理财里,8% 的利息一年就是 320 万……

听起来很爽,但现实是:没人能真正 “拿住” 这样的完美行情。在彻底觉醒之前,大多数人都是市场稍微回调就手抖平仓;就算真的等到目标点位,手里也只剩一点点仓位 —— 这点仓位根本不足以让你财富自由,反而会让你陷入极端的懊悔和痛苦中。

这就是牛市里必须遵守的第四条规则:摆脱 “计算器心态”。这种心态最毒的地方,是让你相信 “完美操作” 存在。可你不是机器人,你有恐惧、有贪婪、有犹豫,而市场和主力恰恰在利用这些情绪,制造假突破、假筑底,让你白白交出筹码。

真正的高手从不算 “满仓从头到尾” 的收益,他们只在乎能不能稳定拿住趋势中 30%-50% 的利润。只有当你敢承认自己做不到完美,才真正有机会活下来。

判断自己是否摆脱了这种心态,有个简单的标准:回顾历史行情时,你能坦然承认 “这个位置再来一次,我还是不敢入场”,或者 “就算入场了,我也拿不住”—— 这时,你才算真正远离了 “计算器心态” 的毒害。

市场不考你会不会算账,只考你能不能在波动里守住一段真实的盈利。

规则五:学会空仓,空仓才是最狠的仓位

牛市里,散户最大的幻觉是:“我必须时时刻刻在场”。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感受:手里没仓位的时候,心里慌得要命,眼睛死死盯着 K 线,一根绿柱就觉得错过暴富机会,一根红柱又觉得自己逃过一劫。还没开单,人已经被行情折磨到崩溃。

这种心态,是市场最喜欢的 —— 主力知道,只要你不敢空仓,就一定会在焦虑中乱操作,最后把筹码交出来。

我自己就死过这种 “死法”。那年 ETS 一路涨到 4800 点,我本来应该空仓冷静,可朋友圈、推特、电报群全是 “历史大牛市来了” 的声音:有人晒出 500% 的盈利截图,有人喊 “梭哈才能改变命运”。我忍不住了,心想 “再不进场,就错过一生的机会”,于是用一个大账户在 4700 点满仓冲了进去。

结果当天晚上,行情直接暴跌到 4100 点,账户爆仓。我愣愣地看着清算邮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如果昨天什么都不做,我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散户的通病,是把空仓当成 “懦弱”,觉得只有拿着单子才算 “在战斗”。可实际上,空仓才是最狠的仓位 —— 它意味着你不被情绪绑架,不用担心半夜手机提示音吵醒你,而且随时有子弹。别人满仓站岗的时候,你手里还有余力;更重要的是,空仓能证明你在牛市的疯狂中保持着清醒。

当你保持清醒,能识别的机会就比别人多 100 倍。

再告诉你一个主力的 “黑幕”:他们最喜欢利用牛市情绪,制造无数 “快车热点”—— 今天是 MEME 币,明天是炼油,后天是某个新叙事。你以为自己聪明,跟着热点跑,却没发现每一次追进去,都是在用你的仓位替别人买单。

而真正的大佬,一边看着散户追涨杀跌,一边在场外空仓冷眼旁观。他们在等,等到所有散户被消耗殆尽,等到全市场只剩下麻木和绝望的时候,才会真正进场。那一刻,所有的子弹都在他们手里,而你早已被耗尽。

所以你要明白:空仓不是无能,而是克制;不是退缩,而是蓄力。空仓的背后,是对人性的彻底掌控。能忍住空仓的人,才有资格拿住真正的大行情。

市场里有句话:“空仓能救你无数次,满仓只需要一次就能埋了你。” 这句话,我爆了三次仓才彻底听懂。

牛市里,散户 “死掉” 的方式有千千万万,但归根结底,都逃不过这五个陷阱。反过来,绕过它们,就是能让你在牛市实现财富跃迁的交易法则。

我自己走过这五条冤枉路,爆过三次大仓才明白:交易不是拼技术,也不是拼运气,而是拼谁能活下来。活下来才有机会,忍得住才能拿得住,停得下才能走得远。

下一次你盯着盘面手痒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些话。市场不会因为你 “努力交易” 而奖励你,它只会因为你的冷静和克制,放你一马。

牛市从来不是人人狂欢的盛宴,而是一场筛选强者的 “绞刑台”。大多数人冲进去时带着笑,最后却带着哭离开。而能真正笑到最后的,永远是那些愿意克制、敢于空仓、守得住人性的少数人。

希望这一轮牛市,你能成为那个笑到最后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