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owTied Bull
编译:白话区块链
纵观历史,这些引人注目的繁荣与萧条并非新鲜事。唯一的区别在于,现在我们有了互联网,这些事件在几秒钟内就会被发现和放大。有些人拥有超过3000万美元的资产,最终却归于零。你知道还有谁栽过跟头吗?艾萨克·牛顿——在著名的南海泡沫事件中。
消耗战的游戏——避免归零
我们可以将这个道理应用于一切。人们到了25岁就开始放弃,沉溺于廉价的酒精和酒吧里的烈酒。创业时最多努力三个月,然后就满足于那份几乎跟不上通货膨胀的年度加薪。这甚至也适用于约会。大多数男人要么放任自流,要么拒绝去国外寻找他们的理想类型(通常是富有魅力的外国人)。
总之,人生不是一场短跑。虽然你会经历巨大的阶梯式跃升,但基础是在那些看似平稳的数月甚至数年里打下的。这是一场漫长而残酷的消耗赛(想想电视节目《幸存者》中那些无聊的游戏,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站在柱子上不动)。这是一场考验,看谁能在其他人精疲力尽、退出或自我毁灭时依然屹立不倒。
这场游戏和那些电视节目有什么不同?你永远不必归零。你可能会经历糟糕的一年、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但这没关系。只要你永不归零,就不会有财务上的重置。
每一场值得玩的游戏(商业、投资、健身、人际关系等)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赢家不是某一年里跑得最快或最强壮的人,而是在十年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存活下来的人。
近期的崩盘事件
这样的故事有很多。你们当中有多少人已经忘记了以下事件:1)Sam Bankman-Fried——一个三十岁的亿万富翁,经营着当时最赚钱的交易平台之一。他因贪婪挪用客户资金,最终导致破产和入狱。2)Do Kwon——曾可笑地宣称“稳住,兄弟们,正在投入更多资金”,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庞氏骗局加倍下注,最终归零。3)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一个由诺贝尔奖得主字面上建立的基金。在错误的时间进行了一次过度杠杆的押注?再见了。
就连艾萨克·牛顿也在南海泡沫事件中失去了理智。他在早期卖出获利后,出于嫉妒(在最高点)又重新入场。他感叹道:“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算不出人性的疯狂。”
这是一个重复了几个世纪的教训。同样的情节,技术在变,但结果完全相同:贪婪、杠杆,以及无法留在游戏中。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们也曾陷入自己复杂的模型中,忘记了决定市场的是充满情感的人类,而不是数字。
消耗战是核心策略:这场游戏奖励那些能够战胜自身心理弱点的人。巴菲特几十年来一直被嘲笑为“无聊”。他在狂热时期表现不佳,总是购买无人问津的东西。然而,他至今仍然屹立不倒。他的帝国能够不断复利,因为他只有一条规则:不要亏钱。虽然我们绝不会向他请教任何技术相关的问题,但从概念上讲,他的策略是稳健的。你要做的就是留在游戏中,并拒绝在亏损时卖出(这需要深入的研究、“钻石手”般的定力以及零杠杆——因为仅利息就可能导致你亏损)。
杰夫·贝佐斯也做了同样的事情。他通过出售公司不到20%的股份筹集了100万美元。他本可以卖得更多,但他想保持控制权——留在游戏中。这被证明是他做出的最明智的决定。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破灭,经历了多年激烈的董事会会议,他始终牢牢掌控着局面。通过用贪婪换取耐力,他最终创造了一个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帝国(亚马逊)。
埃隆·马斯克也经历过这一切。他不是最好的例子,因为他本可能已经破产了。然而,他仍然是生存的一个绝佳范例。在PayPal之后,他几乎将所有财富投入特斯拉和SpaceX,一度濒临破产。他向朋友借钱付房租,但从未放弃。他为了生存而战,而不是为了看起来成功。
苹果公司也是一个(令人惊讶的)例子。在1990年代,它曾面临破产风险。大多数公司都会分崩离析,但苹果没有。他们削减成本,重建业务,耐心等待。几年后,iPod问世,接着是iPhone,复利阶段开始了。这是又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关于韧性的教训。
简而言之,在你决定使用杠杆之前,请好好想想所有这些例子。你能在真正的衰退中幸存下来吗?-50%到-60%的跌幅?同时失去工作?再加上一笔紧急开支?戴着玫瑰色的眼镜做模型预测要容易得多。
永远不要做出让你后悔的投资
任何你经过深入研究并坚信的投资,都应该永远持有。比如20-30年。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持有全部,但你应该永远保留一部分。如果你在100美元时买入比特币,然后在200美元时全部卖掉,你将永远无法再正视自己。我们认识很多这样的人。有人在80美元时买入以太坊,在200美元时全部卖出,结果眼睁睁看着它涨到4000多美元,而他们的标普500指数的表现在此期间落后了超过1000%。
总之,对于任何经过充分研究的投资,你可以卖掉一部分。但一定要保留一些,以防你卖得太早。
主动选择归零毫无意义
大多数人甚至不是被杠杆击垮的,而是他们自己击垮了自己。
他们在股票或Token上涨10倍后卖出,为自己“锁定利润”而感到自豪。他们为了换取内心的平静,以几百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了自己的初创公司,然后眼睁睁看着它后来上市,价值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美元(维多利亚的秘密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他们在指数曲线向上弯曲之前,放弃了事业、关系或想法。曲线的拐点处才是所有收益的所在!(提醒:进步是非线性的,这同样适用于股票、Token和任何小企业)。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需要构建你的生活,使其能够吸收损失并保留一些已经上涨的高风险头寸。保持低开销,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便在没有绝望感的情况下进行大的押注。守住你的技能和股权。这两项资产会不断复利,直到曲线的拐点出现。
要忍受突破到来之前的无聊,接受在数年内看起来是错的。成功的人不是那些拥有最佳策略的人……而是那些坚持得足够久,直到策略开始奏效的人。
每一个重大的成功故事都是一个关于痛苦忍耐和信念的案例研究。复利只对少数能够保持偿付能力足够长久以体验到它的人起作用。这是进入前1%的入场券。
大多数人无法忍受被低估或延迟满足。他们需要认可和关注,所以他们套现以满足自尊心。
他们需要舒适,所以他们放弃了未来的可能性。他们将忙碌误认为进步,将他人的认可误认为安全感。他们在游戏变得对他们有利之前,自愿退出了。讽刺的是,专注于生存和适应性本身,反而创造了必然的成功。
如果你在竞技场里待得足够久,胜算最终会向你倾斜。你能够承受痛苦、无聊和默默无闻的时间越长,你接触到有利的“尾部事件”的机会就越多。生活无法阻止一个拒绝离开的人。
如果你正处于那个似乎毫无进展的“磨砺”阶段,请记住,这完全是心理上的。如果你在做正确的选择,动力正在悄无声息地积累。你不应该期望立即得到回报,你应该专注于生存。
你每保持一个月不破产,每坚守一年阵地,你实现突破的概率就在上升。这就是消耗战的数学。
人们讨厌蟑螂,但它们却教给了我们宝贵的一课:想方设法活下去
你越是渴望今天就看到结果,你得到的就越少。这就是幸运女神的运作方式。你真正想要的技能是“持久力”。在牌桌上待得足够久,幸运女神最终会想:“嗯,这家伙看起来真的不在乎,那我就把这罐金子给他吧。”
不要让自己崩盘。不要过早地从具有非对称回报潜力的投资中套现。不要为了舒适而出卖你的未来。保持你的开销低,你的自尊心更小,你的(资金)跑道更长。因为生活奖励的不是最聪明的玩家——而是那个能坚持到决赛桌的玩家。
把它想象成打扑克。你的目标是进入决赛桌,而不是在第一天就成为全场焦点。
活得够久,剩下的就交给统计学吧。
关于生存的最后一点——即使你搞砸了
如果你需要一些现实世界中东山再起的例子,这里有几个你今天会认识的名字:
迪士尼(Disney):1923年,迪士尼的“欢笑动画工作室”(Laugh-O-Gram Films)因发行商未付款而破产。他搬到好莱坞,创造了米老鼠和白雪公主,建立了一个帝国。
福特(Ford):在创立福特汽车公司之前,他曾两次破产。他的第一家公司(底特律汽车公司)因产品过于昂贵和效率低下而倒闭。后来他创造了大规模生产,改变了制造业。
乔布斯(Jobs):1985年被苹果公司解雇,随后全身心投入NeXT和皮克斯(Pixar),一度濒临财务崩溃。苹果最终在1997年收购了NeXT,乔布斯得以回归……并带来了iMac、iPod和iPhone。
乔治·福尔曼(George Foreman):这位著名拳击手在1970年代末破产,但在38岁时重返拳坛。他赚到足够的钱后,创造了福尔曼烤架,为他赚取了数亿美元。
米尔顿·好时(Milton Hershey):在创立好时巧克力之前,他曾有过两次失败的糖果生意。即使是最知名的品牌,它们的创始人也曾多次失败,但他们只是不断尝试。
还有成千上万个我们知道的故事,以及数百万个我们不知道的故事。道理都是一样的。你要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不要归零,不要100%卖掉你坚信的投资,不要使用杠杆。
在极少数情况下,万一你真的搞砸了……嗯,别人也从更糟糕的境地中走了出来。只是考虑到2025年科技、加密货币和利基互联网业务带来的超额回报,把自己置于那种境地毫无意义。
不过,这只是一个卡通形象的观点而已。
本文链接:https://www.hellobtc.com/kp/du/10/6078.html
来源:https://bowtiedbull.io/p/getting-rich-is-a-game-of-attrition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