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链的没落

CN
4小时前

我刚刚还在前天的文章中提到自己现在一看到项目要新建一条一层区块链(L1)就会发自内心地生出一丝疲惫感,今天就在网上看到这则消息:

曾经知名的一层区块链Kadena近期宣布项目停业。当然,这里的停业并不是指这条区块链就整体宕机了,而是指团队将不再负责维护。

我在网上查了查这条公链的历史信息。

2017年,项目进行了一轮初始融资,筹集约 1500 万美元。

2019年,完成又一轮融资,筹集2000 万美元,参投公司包括Multicoin Capital和 1confirmation等。

2020年,最后进行了一次战略融资,筹集了 3000 万美元。

2020年11月,项目成功上线。

一个融资超过6000万美元的公链经过这些年的打磨就这样不经意间陨落了。

看到这些历史数据,我突然好奇:那些与它差不多同时代上线的其它公链现在的状况又如何呢?

于是,我上https://defillama.com/chains查了查所有链(包括一层扩展和二层扩展)的TVL数据。

之所以查TVL,是因为它勉强算是当下用来判断区块链生态是否活跃的一个可行指标。

如果以一亿美元为标准,defillama上只有45条区块链达到或者超过了这个标准。而这45条区块链中,支持智能合约的一层公链只有19个:

Ethereum、Solana、BSC、Tron、Hyperliquid、SUI、AVAX、Aptos、SEI、Berachain、Cardano、Movement、Hydration、Sonic、Provenance、Flare、dYdX、Stellar、TON。

而在这19条一层公链中,我相信大家平时耳熟能详、经常能听到生态新闻的不超过10条。哪怕是在这10条中,我估计至少一半都是项目方或者投资者通过苦苦支撑把TVL撑起来的。如果单纯靠市场力量构建生态,这10条中还会有一些被除名。

所以我估计,最终这19条公链中能在加密生态中立足并且发展出自己强大生态的恐怕不会超过5个。

其实不仅一层区块链是这个状况,二层扩展同样是这个状况。

我上https://l2beat.com/scaling/summary查了查L2们现在的状况。TVL达到或者超过一亿美元的只有14个,而我们平时经常能听到生态新闻的也就3个:Arbitrum、Base和OP。

所以,对现在那些还在建链(包括L1和L2)的项目,我估计它们中的大多数未来都会重蹈KDA的覆辙。

但这似乎丝毫挡不住项目方建链的热情,这里面最大的原因我估计未必是真有需要,而是“区块链”这个大叙事能够吸引风投、能够要求一定体量的资金。

而对于一般的风投来说,既然是个加密项目,如果单纯就做“应用”而没有“区块链”似乎看上去不够“正宗”、不足以宣传?

于是,这两方正好一拍即合,永远对建链保持高度的热情和兴趣。

但实际上,现在的加密生态不是缺“链”,而是缺具体的应用,缺由这些应用支撑起来的生态。

那现在能在加密生态中吸引人气、支撑生态的是什么应用呢?

前段时间,网上一则戏言,说Solana是本轮行情中迷因币的大本营,但最近这个大本营的风头被BSC给抢了,原因是BSC上出了一些人气高涨的迷因币。

我不讨厌迷因币,但如果整个加密生态长期只靠这种单有情绪价值而没有应用价值的应用吸引人气和维持TVL,那这个生态是有问题的。

我仍然乐观地认为这只是加密生态暂时的问题,它肯定不是加密生态的未来。

但我真的期望这个暂时状况不要持续太久,期望加密生态在应用方面再次出现曾经的DeFi或者NFT时刻。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