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J毛毛姐(Ø,G) $M | 🐜|2025年08月13日 10:33
花了两天看明白了HTXDAO @HTX_DAO 白皮书更新:这是平台币的“去中心化成人礼”
过去几年,几乎所有交易所平台币都走过同一条路:由中心化团队控制发行、分配和销毁节奏,用户更多是“被动接受规则”,而不是规则的参与者。即便有社区投票,也常常沦为形式主义。
但这一次,HTXDAO的白皮书更新让我看到了一种更大胆、更彻底的尝试——它不只是换个治理名义,而是把 平台币的逻辑,往“去中心化的金融主权港湾”方向推进。
1. 从“平台附属”到“DAO主权”
HTXDAO直接把自己定位成独立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明确说明 DAO 并非 HTX 交易所的附属部门,而是由社区和早期贡献者发起。
这意味着什么?
HTX 的价值锚点不再完全依赖交易所的中心化运营,而是和 DAO 的治理、提案、预算、生态发展绑定。
在中心化交易所频繁“拍脑袋”改规则的当下,这种架构是一次权力分配的逆转:用户第一次能实质性决定平台型资产的命运。
2. 治理激励闭环:参与≠作秀,参与=收益
这版白皮书对激励模型的设计非常具体——它不是空喊“去中心化”,而是直接用 Tokenomics 绑定行为和收益。
从投票、质押,到流动性挖矿、Launchpool、手续费抵扣,甚至做任务,都能获得积分、空投和红利。
尤其是那条 “平台营收的50%回购销毁”,这是把收入-销毁-稀缺性变成了一个闭环,让持币者有了明确的价值预期。
换句话说,这不是“参与治理的情怀”,而是“参与治理的现金流”。
3. 三步走的治理演化路线
白皮书里提出的治理进化路线很清晰:
平台共建期:上币治理、交易激励切入,让社区先尝到“有票就有用”的甜头;
生态治理期:扩展到预算分配、资产激励,DAO 从“建议者”变成“决策者”;
金融治理期:全面接管去中心化金融生态,包括RWA、LSD、稳定币等方向。
如果路线图能按节奏落地, HTX 的估值逻辑就会从“平台币估值模型”切换到“DAO+DeFi治理代币估值模型”——这背后的倍数差距,懂的都懂。
4. 生态流动性捐助机制:替代销毁的另一种解法
传统平台币的销毁模式虽然直观,但在合规性上容易触发监管红线。
HTX DAO 给出了一个更“DeFi原生”的替代方案:把资金放进链上流动性池,由治理控制分配。
这样既保留了去中心化治理的透明度,也规避了中心化销毁的风险,还能为生态其他产品提供流动性支持。这是一次监管友好型的代币价值捕获尝试。
我总结一下:
这次白皮书更新释放了几个强信号:
1. HTX 的估值锚定会更去中心化、更多元化,不再是单一依赖平台营收。
2. 治理权和收益权绑定,让持币者有实打实的理由参与,而不是把 DAO 当作空壳。
3. 路线图有明确落地步骤,并且和 TRON 生态有天然流量与技术协同。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治理能真正落地,而不是被少数巨鲸垄断。如果 HTX DAO 能保持广泛的参与度和执行力,它可能会成为“平台币转DAO”的一个标杆案例。
在传统平台币叙事逐渐疲软的当下,这可能就是 HTX 给市场的一次“成人礼”——从中心化的摇篮里,走向去中心化的深水区。
我建议大家也来研究下新升级的白皮书,让我们一起了解 HTXDAO
@justinsuntron
@HuobiGlobal @HTX_Global @HTX_DAO @HTX_Molly @qingyang007 @xiaojiucai_andy @Ceee333_ @HTXResearch #HTXNOVA @helium_9 @0x99DaDa(MEJ毛毛姐(Ø,G) $M | 🐜)
分享至:
脉络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