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高校教授激辩:以太坊是否已为RWA做好准备?

CN
PANews
关注
9小时前

原文:Bankless

编译&整理:Yuliya,PANews

以太坊,作为领先的智能合约平台,是否已经准备好承载数万亿级别的RWA?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关乎其核心价值——去中心化——的未来。在本期节目中,Bankless邀请了两位重量级嘉宾,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Austin Campbell教授和哥伦比亚大学的Omid Malekan教授,就此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辩论。

有趣的是,两位嘉宾都是加密货币的倡导者,也是老朋友,但他们的观点却截然相反:

  • Austin认为,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特性,如不可篡改性和“代码即法律”,对于需要与现实世界法律体系互动的RWA来说,非但不是优势,反而是“缺陷”。他认为以太坊在架构上并不适合 RWA。

  • 而Omid则坚信,正是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和中立性,才将吸引全球最大的金融力量、机构乃至主权国家,将他们的资产和流动性托付于此。因为没有了去中心化,我们得到的只不过是另一个TradFi系统。

这场辩论的核心在于:我们应该为了适应现实世界的规则而改造区块链,还是应该坚持区块链的中立性原则,让现实世界来适应它?PANews对本期播客进行了文字编译。

当黑客来敲门,中立性是特性还是缺陷?

Bankless:今天我们辩论的主题是“以太坊为RWA(RWA)做好准备了吗?”Austin,辩论的起因是您在社交媒体上的一段发言,您说:“我不认为以太坊已经为黄金时段的RWA发行做好了准备”,并提到了Bybit黑客事件的例子。您能详细解释一下您的意思吗?

Austin:当我们谈论现实世界资产(RWA)时,会遇到一个核心矛盾:你到底在向谁负责?

以Bitcoin为例,它是无国界、无主权、纯粹程序化的货币,没有现实中的物理表现形式去服从某个国家的规则,这是它的价值所在。

但RWA不同,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房屋所有权代币化了,您祖母的房产证变成了一个NFT。然后这个NFT被黑客(比如朝鲜黑客)盗走了,现实中美国政府绝不会允许他们真的搬进去。

这说明现实世界的资产始终要受到法律与主权约束,而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与现实规则之间存在张力。如果账本无法最终对现实发生响应,长期来看账本必然会崩坏。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Ethereum的结构特征并不适合RWA。

Bankless:这和您提到的 Bybit 黑客事件有什么关系呢?

Austin:Bybit 事件之所以重要,有两个原因:

  • 第一,目前Ethereum社区并没有成熟的机制去处理这种接近国家级的攻击行为。如果这次被攻击的不是Bybit,而是Tether这样的稳定币发行方呢?我们该如何应对?

  • 第二,这次攻击的关键不在于被盗的具体代币,而在于攻击的复杂性——黑客直接渗透进Bybit的内部系统。这让我提出一个思考:如果某天Tether的智能合约被攻破,后果会远比Bybit事件严重,因为它会牵连整个DeFi生态系统。

我的核心担忧是,信息安全从来都不是完美的。在足够长的时间线上,被黑只是时间问题。问题在于它会造成多大的损害,以及你如何从中恢复。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足够老练的攻击者,能够攻破公司的内部安全系统,那么我真的很想知道,如果 Tether 或 USDC 的智能合约被盗,应对方案是什么?你如何能在不破坏以太坊上 95% 已部署应用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

Omid:我认为Bybit被黑反而是Ethereum的最佳广告。因为尽管这是一场规模巨大、来源复杂的攻击,Ethereum社区的反应却是“保持中立”,没有人为干预。区块链唯一能做好的事情就是中立与可预测,论简洁性、性能、成本、带宽,它们都比不上Web2和传统金融。但它们能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提供一个永远按照预设规则运行的网络,无论外界想施加何种法律、道德或政治命令。

至于Austin提出的“Tether智能合约被黑客攻破”的假设,这确实是个更严重的风险,但我想问的是:既然风险存在,你认为该如何解决?

Austin:我认为比特币和以太坊这样的加密原生资产和RWA必须有不同的“规则”。

  • ETH本身的设计就是不响应联邦法官的命令。纽约南区的法官可以发布命令要求所有ETH验证者做什么,但验证者们完全可以忽略他。

  • 但如果涉及Tether这样的稳定币,情况就不同了。假设某天Tether的智能合约被攻破,美国法院下令冻结相关资产,Tether的托管银行必然会遵守。

因为这两类资产背后的法律结构截然不同,网络可能需要有能力回滚或处理Tether被黑这类事件,而这种能力对于ETH本身则不是必需的。很多人会说,Tether可以放弃旧合约,部署一个新合约。但我要指出,这会摧毁几乎所有集成了Tether的DeFi协议,比如Uniswap、Aave、Compound。它们的资金池是不可变的,突然之间,池子里的一个核心资产变得一文不值。

为了安全,我们应该引入新的漏洞吗?

Austin:所以我的观点是,Ethereum可能需要在网络层面引入某种机制来应对RWA的风险,这不一定是由验证者直接执行,但验证者需要强制要求:“不要把定时炸弹放在我们的链上”。解决方案可以有多种,例如:

  • 在一个许可制的验证者网络(如Avalanche子网)上部署RWA,一旦出事,验证者集体可以介入。

  • 或者设计智能合约时内置“熔断开关”,当可信预言机触发时,相关合约冻结,用户只能提取资产。

否则,一旦Tether合约遭遇攻击并弃用,几乎所有依赖USDT的DeFi协议都会被连锁毁灭,这是Ethereum难以承受的系统性风险。

Bankless:Omid,您怎么看 Austin 提出的“紧急停止开关”或“许可验证者”这类解决方案?

Omid:DeFi协议中引入“后门”机制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Ronin黑客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由多重签名控制的许可制验证者网络被朝鲜的Lazarus组织攻破,造成了数亿美元的损失。这种社交工程攻击在你知道验证者是谁、他们的员工是谁、电脑在哪里的情况下,要容易得多。

虽然DeFi协议可以考虑故障安全机制应对极端情况,但为应对黑天鹅事件而牺牲绝大多数用户的确定性结果是不值得的。

从长远来看,带有“后门”的协议可能会吸引更少的资本,因为用户会担心后门被黑客利用或被武器化来损害其交易。

Bankless:Omid,您似乎坚决反对让以太坊验证者介入并回滚交易。为什么您认为这是一个坏主意?

Omid:这一机制在理论上可能听起来不错,但实际操作中存在巨大问题。这将引入一个全新的治理机制,其复杂性可能超出想象。

去中心化系统的治理本身已经非常混乱且容易失灵,而新增的机制将掌握整条链甚至可能涉及巨额资金的命运。谁来决定何时采取行动?是通过投票还是链上或链下协调?

Bankless:Austin,或许您的观点更多的是,如果一条链是完全不可篡改、无需许可和去中心化的,那它可能就不是 RWA 的归宿。这更像是比特币的做法,它只处理比特币的转移,其他一切都在链下。以太坊则混合了各种代币。也许您只是在说 RWA 不属于以太坊?

Austin:以太坊生态系统在处理现实世界资产时存在一些思想上的矛盾,而比特币则相对更为直接。对于代币化的RWA,遵循现实世界的法律体系并不是一种妥协,而是产品的核心特性。以稳定币为例,如果其储备金是美国国债,那么运营方必须优先响应美国的立法者、监管者和司法人员的要求。现实世界的法律体系对资产有强制执行力,例如通过制裁法或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没收资产。

想要在区块链上实现代币化的RWA,必须建立多种冗余机制,以确保链能够响应相关法律框架,否则可能面临资产因法律程序失效的风险。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资产最终可能因现实法律的干预而无法使用。

中立的“世界计算机”还是分裂的“数字联合国”?

Bankless:Omid,你提到过 Ethereum 的中立性可能正是它最大的优势。能否具体解释一下,为什么中立会成为RWA上链的「杀手级应用」?

Omid:区块链的中立性可能成为全球资产共存和互动的关键。如果一个受美国监管的资产、一个由伦敦托管的资产,以及一个由中国控制的资产,能够在一个中立的区块链上共存,这将为全球用户提供了独特的吸引力。

美国用户可能因其不受中国控制而选择该链,而中国用户也会因其不受美国影响而作出同样决定。同时,伦敦的代币化黄金发行商可能会看到一个拥有巨大美元和人民币流动性的链,认为这是理想的托管平台。这种中立性能够吸引更多用户和资产,因为它对所有参与方一视同仁,不受政治干预。

当现实世界法律体系试图干预链上交易时,中立性将成为区块链成功的核心竞争力,而任何带有政治化或审查机制的区块链可能因此失去优势。

Austin:完全无需许可的交易以及民族国家无法干预的假想世界并不存在。

伦敦、和美国分别控制着黄金代币和美国稳定币的运作方式,因为冻结储备金和发行方即可对代币实现控制。政府的干预能力可以摧毁链的价值主张,例如当美国禁止某些交易并没收相关资金时,如果区块链无法反映这一现实,链上的代币将失效。

去中心化在缺乏信任和需要中立性时是一项优势,但当基础资产本身不是去中心化时,这种特性反而成为系统的缺陷。将不与现实互动的“去中心化”概念强行融入系统,就像放入了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手榴弹。

Bankless:Austin,您刚才描述的解决方案——让代币在部署时就声明它对哪个司法管辖区负责——听起来非常像在传统金融中已经拥有的 Swift 系统。

Austin:可以这么说,但我认为区块链相比传统金融有一个巨大优势,且常常被低估。我认为区块链的开放准入和可组合性可能比去中心化更重要。传统金融体系如美联储系统,进入门槛较高,涉及大量腐败、政治争斗等问题,类似于一个私人俱乐部。而区块链则更像一个公园,默认允许所有人参与,仅在必要时才限制行为。这种模式的转变是区块链相较传统金融的显著优势。此外,区块链的可组合性解决了当前金融系统碎片化的问题,使全球用户能够以创新方式进行交易。

DeFi协议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独立性,更在于可以像搭积木一样组合使用,创造新的金融应用。尽管去中心化在法律合规方面存在一些缺陷,但区块链打破了传统金融工具的准入壁垒,为全球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Omid:将资产发行方的许可权整合到区块链的共识层会破坏整个系统的可组合性,并增加开发者的风险。如果验证者能够通过投票决定某个稳定币的发行资格,那么开发者很难围绕这种稳定币建立长期的金融生态系统,因为这种资格可能随时被撤销。

相比之下,目前的中心化机构如DTCC(美国证券存托结算公司)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许可发行的问题,但这些联盟形式的基础设施最终可能会利用自身优势压榨成员。

比特币的经验已经揭示了市场的偏好:当政府试图扼杀它时,最终只会伤害自己的人民。最终,连政府也开始倾向于去中心化。稳定币也是如此,政府最终通过立法(如美国的 Genius Act)承认了半无需许可美元的存在。这些都表明,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理念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市场的偏好已经逐渐转向中立性和去中心化。

最终陈词

Bankless:两位都同意去中心化对于价值存储和开放金融至关重要。但在 RWA 这个用例上,你们的观点出现了分歧。Omid、Austin请做最后的陈述。

Omid:任何链上解决方案的中心化因素都像《星球大战》中的死星排气口,最终反抗力量会找到并利用这些弱点,不是因为它们容易发现,而是因为激励足够强烈。如果半许可或联盟链的未来成为现实,这些体系最终会因自身的缺陷而崩溃。

去中心化虽然可能不是最完美的选择,但却是所有尝试过的方案中相对最优的解决方案,因此最终将成为默认选项。

Austin:区块链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为人类提供了一个“退出选项”,例如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去中心化价值存储系统成为金融行为的底线,要求其他系统必须超越这些底线才能更具吸引力。

区块链的核心贡献有两方面:一是提升全球金融行为的最低标准,这对改善人权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推动合作方式的变革,为许多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中心化的事物设立更高标准。

不同交易场景下的偏好差异显著,例如购买小额商品时对错误容忍度较高,而处理巨额金融交易时则要求更高的速度、控制和错误逆转能力。区块链正在引发一场治理革命,为全球金融体系带来深远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OKX DEX上新 挑战Memecoin额外返20%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