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公司可能不需要自己的L2

CN
coindesk
关注
19小时前

越来越多的公司被推出自己以太坊第二层网络的想法所吸引。但大多数公司不应该这样做。已经有惊人的数量——超过150个。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集中式的,链接到单一企业,几家公司如Robinhood最近宣布了推出自己第二层网络的计划。

推出以太坊第二层网络的吸引力是显著的,尤其是与推出自己的第一层(基础层)区块链相比。第一层网络必须与以太坊和Solana等网络竞争,而这些网络已经在一个竞争激烈且拥挤的市场中。运行在以太坊之上的第二层网络同样面临激烈的竞争市场,但可以同时利用以太坊生态系统的优势,这得益于与以太坊本身的深度集成。

随着以太坊在七月迎来十周年,它仍然是主导的智能合约区块链,也是数字资产、现实世界资产(RWA)、稳定币和去中心化金融应用的最大单一家园。以太坊在整体去中心化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份额在过去三年中稳定在约50%。当将第二层网络纳入总数时,这一份额似乎在适度上升。

推出自己的以太坊第二层网络的诱惑很容易理解——它们看起来是一个有用的概念,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基于以太坊的第二层网络提供了一种“兼具两全其美”的功能:你可以在自己的第二层中控制自己的生态系统,但仍然保留与整体以太坊生态系统的集成和访问。集中式第二层网络可以设定自己的价格结构,并拥有几乎所有与独立私有区块链相同的控制权,例如决定谁可以访问网络以及哪些数据对其他人可见。

这也带来了成本。第二层网络必须在以太坊主网购买交易处理空间以完成其交易(称为blob空间)——但这些成本可能低于从头开始建立网络并与以太坊正面竞争的相关成本。事实上,根据Token Terminal的数据,开发第二层的成本非常低。对于由Coinbase运营的第二层网络Base,在2025年6月,该网络产生了490万美元的费用收入,仅花费了5万美元用于第一层结算费用。

实际上,以太坊上的第一层结算费用如此之低,以至于在网络生态系统内引发了激烈的辩论,讨论这些费用是否过低,以及第二层网络是否代表了从第一层利益相关者向第二层网络的利益转移。这可能会导致一些费用的重新平衡,但即使费用增加10倍,也不太可能改变与第二层网络扩展相关的基本良好价值主张。

此外,Robinhood最近宣布他们将在以太坊上构建自己的第二层网络,这从根本上验证了以太坊内整体第二层理论:第二层网络不仅是一个良好的扩展选项,还能够启用多种商业模式,吸引广泛的公司加入网络。第二层生态系统可能会有从完全去中心化到完全集中化的一系列参与者。

这就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你的公司需要自己的第二层网络吗?很可能,你并不需要。区块链生态系统的真正价值主张在于能够与他人合作,而不让任何一方控制网络。例如,如果你是一家制造公司,你希望与供应商和客户在与竞争对手平等的基础上合作。区块链允许每个人参与,而不偏袒任何一个参与者。从长远来看,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合作要比试图整合到每一个关键客户或供应商控制的不同系统中便宜得多,也更可取。

虽然一些第二层网络现在看起来非常有利可图,但这只有在你能够产生良好的交易量时才成立。许多正在运营的第二层网络几乎没有业务,因为它们在拥挤的市场中难以区分自己。根据L2Beat的数据,这些网络中大多数从以太坊桥接的总锁仓价值(TVL)不到100万美元,平均每秒的用户操作少于一次。

那么,什么时候公司需要自己的第二层网络呢?我的假设是,这最适合能够将大量交易量聚合到网络中的公司,以及那些客户没有能力或个别交易量无法直接连接到以太坊的公司。目前,这主要意味着拥有数千或数百万零售客户的金融服务公司,从Coinbase到Kraken再到Robinhood。更多公司肯定会跟随。未来,拥有一个第二层网络可能会被视为我们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拥有一个席位的看法。经纪公司会想要它,但汽车制造商可能不会觉得有价值。

在确定一家公司是否应该推出自己的以太坊第二层网络时,有三个问题是有用的:首先,该公司是否能够与其他网络相比聚合大量自己的交易或客户?第二,在链上交易是否是该公司核心商业模式的中心(例如,你是否是一个中介,尤其是一个目前在传统金融体系上交易的金融中介)?最后,你的第二层方法是否提供了与其他许多网络选项相比的差异化价值主张?如果你能对这三个问题都回答“是”,那么这可能是一个前进的路径。

对于大多数其他类型的公司来说,他们可能会发现最佳价值主张是直接连接到以太坊,或其他开放的第二层网络。与通过一个能够提高你的交易成本并查看你的交易流的聚合器相比,这将更便宜且更私密,也比运营自己的网络更便宜。

然而,我怀疑,在我们结束之前,许多不需要运营自己第二层网络的公司仍然会出于许多公司过去推出私有链的相同原因而推出一个。

无论它们失败得多么可靠,私有区块链的吸引力总是难以反驳。“控制自己的命运”和“对生态系统征税”的诱惑是难以抵挡的。公共链以其开放性、互操作性和无许可的特性,对于希望获得更多控制权的商业用户来说,可能看起来很可怕。

对于那些想要私有链的买家来说,集中式第二层网络看起来像是一个中间选择,可能会显得很有吸引力。与私有链不同,我并不认为它们都注定要失败,但我确实怀疑只有少数会成功。历史不断重演——主要是因为我们不太擅长关注它。我们又来了。

免责声明:这些是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EY的观点。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注册送$10,000,零门槛赢20,000GT!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