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
我的观点,未来三到五年的主线叙事大概率是「采用」,而能够快速触及「采用」这个层面的加密应用只能是稳定币。像是 Hyperliquid 和 Pump.fun 这种顶级应用,依旧被局限于 Crypto 本身的原生采用中。要真正获得广泛的采用,还要走非常远的一段路。
总而言之,稳定币会是 Crypto 市场未来最核心的 metagame。
拆解一下,稳定币叙事的炒作无非就两点:1)存钱;2)稳定币基础设施的代币价格炒作。
1)存钱
存钱,风险低,收益可观,因此在市场上广受欢迎。最近的 Spark、Plasma、Zerobase 便是其中的代表,TGE 前的存钱活动给到了非常高的 APY。
其底层逻辑就是:1)项目方需要在 TGE 前做 TVL 数据以及配合交易所活动来抬升代币估值,以在 TGE 后退出;2)或者项目方需要通过经济激励(一般是代币)来推动自身稳定币的流通量,最终达到推动稳定币采用的目的。
存钱是我比较推荐去做的一个方向,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后续的稳定币存款大概率会越来越卷,收益越来越低。最好还是去存与大交易所有合作的项目。
2)稳定币基础设施的代币价格炒作
在我看来,参与这类代币价格的炒作风险极高,当前还不属于正 EV 的阶段。主要原因还是我在第一篇中提到的,「炒作的出现是由需求(即使这些需求只是伪需求或不可持续的需求)或者Ponzi(高收益高资本效率,源自贪婪)推动的」&「需求和 Ponzi 互相作用,又受限于周期。」。
目前这个赛道的代币炒作基本还集中于由背景、投资机构、交易所背书的阶段,即存钱是最优解,而非购买代币。等到需求出现,或者 Ponzi 玩法出现,再去考虑代币炒作的事情为好。
超级应用和回购
超级应用涉及到的无非就是上面提及的两个应用,Hyperliquid 和 Pump.fun。炒这些超级应用的核心是「回购」。
超级应用意味着其在市场上已经获得了非常好的 PMF(Product-market fit,产品市场契合度),也就是意味着这些超级应用们能够在中长期捕获持续的手续费现金流收入。
而用产品手续费「回购」则能够在产品上升期提供足够的买盘流动性,推动其代币上涨。而代币上涨则是产品最好的广告。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形的飞轮。
其次是回购能够平衡代币持有者和产品用户所代表的不同立场,将产品用户也绑定在代币的车上,增加代币持有者的粘性,减少投机行为,增加投资行为。
另外值得一提的点是,Pump.fun 正在从 Launchpad 和 DEX 叙事转变为直播,也就是流媒体叙事。我认为 @TimDraper 就是 $PUMP 趋势反转的信号(以及 alon 也开始搞 ICM)。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加密市场迈入恢复期, $PUMP 的价格表现值得我们去期待。
至于 $HYPE ,我觉得走出来还需要等解锁事件过去,长期看好。
ICO&ICM
ICO 和 ICM 在现阶段本质上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ICO 就是简单粗暴的筹集资金,而 ICM(Internet Capital Market),就是讲了一个很大的故事来包装「筹集资金」这件事。
为什么需要搞一个更大的故事呢?是因为又大又好的故事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参与者,造出更大的泡沫。这就是 Solana 当前想要讲的故事。同时这件事情也是在配合 $SOL ETF 上线去做的—— 总要给 Tradefi 一个买入 $SOL 的理由吧?
ICM 这个叙事下,我是不太看好 Launchcoin 的,畜者恒畜。 @MetaDAOProject 会好一些,和 Solana 官方互动足够多,背景足够好,市场也愿意为其出品的项目买单(主要是能赚到钱)。看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 $META 还没有上 CEX。
整体上来看,Solana 生态正处于复苏阶段,基金会该布局的都已布局,快到了发力时间节点。这个时间节点大概会是在 ETF 上线时间前后。
短期预测大概是这样(只要短期内大盘不出大的幺蛾子),中长线发展还要看整体行情走势。
预测市场和机器人叙事(Web2 叙事的传导)
预测市场和机器人都不是加密市场的原生叙事,市场只是在跟着 Web2 世界的叙事发展炒作一下。这里我就不作太多赘述,已经有很多人把预测市场和机器人这俩叙事吹得天花乱坠。我个人看好预测市场,但不看好这个叙事的长期炒作。而机器人叙事我觉得就一般般。
预测市场的炒作依旧是 VC 主导,不太可能出现那种很 ponzi 的玩法,所以我觉得市场可能兴奋一阵儿就过了。像是 Limitless、BSC 预测市场都可以参与,但不适合长时间格局。预测市场的炒作可能就集中在 Q4 了。等到 Polymarket 发币/IPO 又会炒作一波。
本身 Crypto 擅长的就是资产炒作,而非制造机器人。做机器人叙事无非就两个思路,1)为 Web2 机器人公司提供训练辅助(数据、算力)的项目,比如 $SAPIEN @gaib_ai ;2)为机器人提供软件服务的项目,比如 @openmind_agi 。这两类都是可以稍微聊一下,TGE 时看看机会的类型。
Web2 叙事传导过来的炒作时效一般都很短(指整体赛道的爆发),兴奋劲儿过了就过了(一个月?)。加密原生的 Ponzi/资产发行叙事则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
像预测市场、机器人这类叙事能够被 Crypto Twitter 拿出来反复说反复看好,也意味着在 $TRUMP 之后,加密市场还没出现一个有模有样的,可以大炒特炒的新叙事。市场极度渴求新叙事和新资产的炒作。
人造叙事
人造叙事就是类似于 BSC meme 炒作这种,财富效应高,但拥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市场动态非常快,非常适合 P 小将入场发挥。我个人更看好那种与具体人物无关,拥有互联网精神的原生 meme,比如哈基米。率先炒作的一定会是具体人物相关的 memecoin,因为市场注意力足够集中。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注意力会逐步对这些具体人物相关的 memecoin 厌烦,从而转向至拥有更广泛受众群体的 meme 上。
其实我觉得 Perp DEX 也算是半个人造叙事。在我的观察中,对 Lighter 和其他 Perp DEX fomo 的时间节点和 Aster 的起势时间节点相近。自 Hyperliquid 伊始,PerpDEX 逐步开始被重视,Aster 起势,然后百家争鸣,最后的结局大概率会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炒归炒,不要对一些山寨 PerpDEX 有信仰。个人觉得有机会成为最后获胜者的,还会是 Hyperliquid。
人造叙事的发展考验的是「人」,人牛逼,叙事就会牛逼,比如 BSC 这波。 $ZEC 能起势靠的也是 @naval 的这句「Bitcoin is insurance against fiat. ZCash is insurance against Bitcoin」(以及背后的 CX,BTC Maxis 也愿意买)。这种叙事,一你要足够的早,二你要足够的 PVP,才有机会在其中获得足够可观的收益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