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代理是这轮行情中我很看好的一个赛道。尽管因为种种原因整个赛道现在归于沉寂,但赛道中仍然有很多项目还在持续建设和精进。
Virtual就是其中之一。
这篇文章我尝试从财务的角度来分析一下Virtual的投资价值。
正如我在前面文章中所写的那样,在当下的加密赛道,关于项目财政状况的信息非常缺乏。Virtual也不例外。更何况整个AI代理赛道也才刚出现不久,这方面的信息就更加稀缺了。
在网上我能找到的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信息有两条:
第一条是去年12月31日Virtual团队在其推特上公开发布的财务信息(
https://x.com/virtuals_io/status/1874111116403761316)。
这条信息透露Virtual项目当时的年化revenue是3亿美元。这个“revenue”的定义不清,我估计它是收入(income)。由于找不到更进一步的数据了,所以我们就暂用“收入”进行估算。
第二条是今年2月底tradingview上公布的一则新闻(
https://www.tradingview.com/news/todayq:1af82f429094b:0-virtual-protocol-revenue-drops-97-as-ai-agent-demand-declines/)。
这则新闻显示Virtual的日收入(income)从今年1月2日的100万美元跌至2月27日的3.5万美元。
要估算Virtual的内在价值,我们要看的是未来自由现金流。要估算未来自由现金流,我们当下只能依靠现有的自由现金流来预判和线性外推。然而手头这些信息根本无法算出当下的自由现金流。所以,在这里我们只能勉强用“收入”替代自由现金流进行估算。
去年的12月正是AI代理赛道的狂飙期,所以上面第一条信息显示的当时年化收入3亿美元就是它的巅峰值。
今年2月底算是AI代理的低潮期,日收入3.5万美元,折算后就是年化收入1300万美元。
我还是用12作为“未来PE”的估算值。那么Virtual的“内在价值”大概就是1.6亿美元 ~ 36亿美元。
从这个估算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其内在价值的乐观估值和悲观估值之间有相当大的差距。
导致这个差距最大的原因就是项目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两个方面:
一是“AI代理 + Crypto”这个赛道未来的发展会怎么样。
二是在这个赛道中Virtual未来的定位以及发展会如何。
关于第一点,我对它未来的发展一直都是看好的,但不确定的是这个赛道未来的应用场景及商业模式是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场景和这个模式。
在Web 3生态,这个赛道当下的状况显然是不太好的。
但如果我们跳开加密生态,看一下更广阔的AI赛道就会发现当下无论是Web 2还是Web 3,真正找到了很好商业模式的应用项目都寥寥无几。即便是OpenAI这样的顶级项目目前在商业化方面都乏善可陈,其订阅费收入是根本无法支撑其运营的。
所有的AI企业中,仅仅是作为基础设施供应商的英伟达有良好的商业模式。
所以这恐怕不单单是加密生态的问题,而是整个AI赛道的问题。
关于第二点,在当下众多AI + Crypto项目中,Virtual是我看到的有盈利的不多的项目之一。其它绝大多数项目无论其描述的场景多么酷炫、显示的技术多么先进,至今都看不到明显的盈利,更不要说大胆公开自己的营收状况了。
所以在当下的AI + Crypto赛道,Virtual未来的营收状况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环顾整个赛道,我也看不到有几个项目比它有更好的确定性。
我们非常粗略底估算了Virtual的内在价值,下面就要看它的“价格”。在这里我们也只能看它的代币。
关于项目代币价值的判断,我在前面好几篇文章中都表达过自己的观点:
单纯的治理代币价值是极其有限的,只有变成真正具有权益价值的代币或者变成项目必不可少的“商品”,这样的代币才有价值。
在这方面,Virtual明确表示未来希望将代币发展成AI代理“国家”中日常使用的货币,并且在一直以来的运营实践中就在实施类似的做法。
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只能等时间来证明,但这个向“实用”的方向努力的做法是对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它比很多成立已久的项目都要强很多。
最后再来判断一下当下代币的价格是否高估。
截至写稿时为止,Virtual的全流通市值为5.8亿美元。如果我们以“内在价值”的下限值1.6亿美元来算,那肯定是高估了。所以我不再买入。但对这样一个赛道和这样一个项目,我愿意给它多一点耐心,因此我会保留手中持有的这个代币。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