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老钱」们 现在入局稳定币晚不晚?

CN
6 小時前

撰文:肖飒法律团队

近年来,稳定币正从一个加密资产细分领域,走向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沿。5月21日,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6月1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天才法案》),一时间,稳定币成为金融圈的大热门。

一批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已开始在「合规数字金融」与「稳定币通用支付」的交叉地带展开探索。京东金融、圆币科技等企业已经开始进行链上支付与稳定币的场景探索,香港的渣打银行、安理国际与香港电讯也联合启动了合规稳定币支付网络,为未来金融业的变革提供了重要范式。飒姐今天将以这三家「先行者」的案例为切入点,带领大家探讨一下内地传统金融机构在稳定币浪潮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应对,如何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赶上这场风潮。

01 目前三组(家)稳定币业务建构的基本情况

京东币链科技聚焦跨境支付和供应链金融,稳定币应用场景明确,与支付业务结合紧密。根据京东币链科技CEO刘鹏的相关发言,京东稳定币是一种基于公链,并与港元(HKD)或美元(USD)等法币1:1挂钩的稳定币。第一阶段暂定发行的是港元和美元锚定的稳定币,具体情况会基于监管及市场需求而调整。目前还没有正式发行,已经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主要面向零售和机构提供移动端及PC端应用产品。测试场景主要包括跨境支付、投资交易、零售支付等。旨在提升企业间资金流转效率,通过稳定币牌照能够实现全球企业之间的汇兑,降低全球的跨境支付成本。

圆币科技主要计划发行港元稳定币HKDR,与港元1:1锚定,选择以太坊作为底层区块链,将采用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发行与赎回机制,确保每一枚稳定币都有足额法币储备支撑。用户可通过合规交易所或支付平台进行HKDR与法币的兑换,从而实现资金的高效流转。HKDR的储备资产由高流动性资产组成,存放于持牌金融机构的独立账户,并通过定期第三方审计确保透明度,完全符合香港《稳定币条例》的监管要求。圆币科技稳定币建设的特点是合规结构设计灵活、支持RWA场景落地。旨在打造可监管、可扩展的稳定币体系,服务跨境结算、资产交易与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需求。

渣打银行、安拟集团(Animoca Brands)与香港电讯(HKT)三家成立合资企业,参与香港金管局「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共同推进一款挂钩港元的合规稳定币。该项目集结三方优势:渣打提供银行级资金托管与风控,充分发挥强大金融实力和丰富运营经验,安拟集团贡献Web3技术(尤其是区块链领域),香港电讯则负责发挥在通信资源上的优势,推动移动钱包与支付场景对接,以提升跨境与本地支付效率、服务机构与个人用户,实现稳定币在大湾区及香港金融生态中的广泛应用为目标。

02 稳定币浪潮对内地传统金融机构的冲击

稳定币的金融模式和传统金融模式具有很大区别,具备传统金融模式所不具备的一系列特点,这势必会给内地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带来很大冲击。

首先,稳定币以其链上实时结算、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正在挑战银行主导的传统支付体系,削弱其在跨境支付、清算和中介服务中的垄断地位。

其次,稳定币所依托的区块链技术具备资产可编程、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等能力,推动金融资产向通证化演进,冲击银行传统的账户体系和托管模式。

最后,稳定币的广泛应用往往伴随去中心化架构和新型金融生态崛起,催生大量「非银机构」金融创新主体,使银行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尤其在港澳及东南亚等人民币离岸市场,稳定币有望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补充工具。

03 内地传统金融机构赶上稳定币风潮的现实难点

即便意识到稳定币的价值与趋势,内地传统金融机构要「赶上风潮」仍面临不少现实阻碍,主要来自相关政府监管以及规范体系的不成熟:

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对稳定币、加密资产一直采取审慎甚至「封闭式监管」态度。虽然DC/EP(数字人民币)取得进展,但对于市场化的锚定稳定币,仍缺乏明确合规路径。这使得银行很难正面参与稳定币的设计、发行和交易。香港、新加坡等地稳定币业务的蓬勃发展主要是因为监管「沙盒」机制为金融科技试验提供了保护与试错环境,而内地金融监管体系尚未建立类似机制,导致创新成本居高不下,并可能进一步引发合规风险。

另一方面,稳定币的最大价值在于「跨境支付」和「链上资产流通」,但中国内地对资本项目下的资金流动仍存在较大限制,对于资金流向监管较为严格,很多稳定币模型难以在本地实现「闭环流转」。

04 中国内地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思路与建议

稳定币的浪潮无法回避,赶上这波风潮的关键在于明确自身定位并积极布局。飒姐团队认为,在目前稳定币的浪潮与冲击中,内地传统机构可以采取以下几条转型策略:

(一)从B端产业支付切入,重构企业清结算网络

如京东金融所示,通过在产业链支付中引入准稳定币工具,可以绕过C端(消费端)的监管高压,在B端(商家端)形成效率优势,并为后续监管放松后稳定币业务在C端落地积累经验。可以以产业金融场景为突破口,将稳定币打造为联盟链架构下的「记账单位」,为供应链金融、仓储采购、企业间账期支付等场景提供支持,等待时机成熟后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链上资产服务。

(二)加强和科技公司间协作,充分利用技术赋能

在21世纪经济报的采访中,圆币科技CEO刘宇直言,圆币科技的核心管理团队融合了各个背景的成员,有来自互联网金融大厂的,也有来自传统银行的,可以为合规风控提供经验。许多核心成员也有着web3的经验,因为稳定币连接了法币世界与数币世界,所以必须要能够说「两个世界的语言」。如实践所示,传统金融机构可通过投资、联盟、SPV合作等方式,与稳定币科技企业协同,以较低风险参与试点,以技术赋能稳定币业务,并逐渐掌握技术主动权。

(三)积极在港澳开展试点,进一步推动跨境合作

参考渣打等国际银行的路径,内地机构可通过在港设立子公司或联合实验室,在港澳「监管沙盒」中推进稳定币支付、结算、资产代币化等业务,然后再以服务外资的名义反哺内地业务。可以充分利用港澳地区的金融开放政策,与渣打、圆币科技等有基础设施的公司对接,推动代币化存款、稳定币支付试点,学习相关企业先进经验,为内地业务的开展做好准备。

总的来说,尽管挑战重重,内地金融机构仍有路径「赶上风潮」,关键在于认清定位、分步推进、积极合作、尽快试点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合规路径下展开,不能违反内地既有监管体系,否则将得不偿失。

05 写在最后

如果说过去的金融系统是「水利系统」,以流动性为主,那么稳定币系统更像「电力系统」:高效、可编程、跨境即达。中国内地的传统金融机构,不能也不应当错过这场金融领域的基础设施革命。京东金融、圆币科技、香港三方合作已经为内地金融机构提供了现实参照。稳定币浪潮已至,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从根本机制层进行再造,而不仅仅是做一个「上链的银行」,除了勇气之外,也要注意保持清醒大脑,一切合法合规为前提。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Gate:上币快、币种全!注册即领$10,000新手礼包
廣告
分享至: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