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C大于C|2025年08月11日 01:45
最近 @0G_labs 的疯狂暗示,要努力yap,一定要在8月加入,八月是大展身手、坚守阵地并发挥影响力的月份。
@0G_labs 实验室将引领去中心化AI时代,而官方正与我们的布道者一起推动这一进程。这似乎说的TGE不远了啊。小伙伴们觉得呢?
介绍下 @0G_labs 是如何通过去中心化架构来推动 AI 公平化,解决传统中心化 AI 平台在隐私、公平性与价值对齐上的问题。
解决方案
0G 设计了一个 去中心化 AI 操作系统,采用 模块化+分层架构,核心由四个网络组成,并用创新分片机制实现无限水平扩展:
1. 存储网络(Storage Network)
节点通过 P2P 网络连接,将每个数据块的提交与顺序记录在共识网络。按分区(Partition)组织,支持多条并行独立共识网络,保证同等安全性。节点通过提交 数据可访问性证明 来获得奖励(激励贡献,而非惩罚失误)。具备日志层(存档非结构化数据)与键值层(管理结构化数据),方便 AI 数据处理与索引。
2. 数据可用性网络(DA Network)
用于 Layer2 或去中心化 AI 验证场景(如 ORA/OpML 提供 AI 任务欺诈证明)。
将数据可用性分为 数据发布通道 与 数据存储通道:
存储通道:使用纠删码切片,节点横向扩展传输海量数据。
发布通道:通过节点签名聚合确认数据可用性,减少共识广播负担。
DA 节点需同时是共识网络质押者,形成随机选出的安全仲裁组(基于 VRF 保证诚实分布)。提供 GPU 加速的纠删码计算,显著提升吞吐量。
3. 服务网络(Serving Network)
通用框架,支持数据检索、AI 推理甚至训练任务。服务提供方可注册类型、价格与验证方式,用户可发现并预付费用后直接调用服务。请求/响应记录由智能合约结算,并用于评估服务质量与分配奖励。工作负载可完美分片,区块链开销最小化。
4. 共识网络(Consensus Network)
负责记录各网络的提交与顺序,支持多共识并行,消除单一瓶颈。
解决了中心化AI平台虽然强大,但数据和算法掌握在少数机构受理,带来隐私泄露、价值错位等问题,
还有去中心化AI能提高透明度,可实现多元价值的对齐,但性能和基础设施上有挑战。
0G 通过 存储网络 + 数据可用性网络 + 服务网络 + 多共识机制,结合分片与 GPU 加速,实现了可无限扩展的去中心化 AI 基础设施,让 AI 的计算、存储与验证在开放网络中高效运行,从而推动 AI 的真正公平化。
目前八月结束都还有时间,小伙伴们没参与的记得参与起来呢。(DC大于C)
分享至:
脈絡
熱門快訊
APP下載
X
Telegram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