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坐牢、养老钱亏光:加密货币 ATM 机成诈骗洗钱重灾区

CN
2小时前

撰文:BlockSec

今天,澳大利亚内政部长Tony Burke正式宣布针对加密货币 ATM 的新规,明确将这类设备列为与洗钱、诈骗及儿童剥削相关的 「高风险产品」 。Burke 表示,澳大利亚的加密货币 ATM 数量在六年内从 23 台激增至超过 2000 台。澳大利亚交易报告和分析中心(AUSTRAC)调查发现,在大额用户交易中,85%的资金涉及诈骗或洗钱活动。拟议立法将授权 AUSTRAC 限制或禁止「高风险产品」,特别针对加密货币 ATM。Burke 表示相关法案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提交议会。

而早在今年的8月4日,美国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就发布了编号为FIN-2025-NTC1的通知,核心是要求金融机构警惕可兑换虚拟货币自助服务终端(CVC Kiosk,即加密货币ATM)相关的非法活动,规范可疑活动报告(SAR)提交,并明确相关合规要求与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ATM机为何引起美国和澳洲的强烈关注,又在不法分子的犯罪过程中都担当了什么角色?Fincen一向是全球 Web3 监管的重要风向标,今天,BlockSec就用3500字为你深度解读 Fincen 发布的报告。

一、何为CVC Kiosk?

CVC Kiosk 是类似ATM的设备,支持用户用法定货币兑换虚拟货币或反之,常分布在便利店、加油站等人员密集场所,通过收取手续费盈利,多数支持比特币交易,也可处理莱特币、以太币等其他虚拟货币。

(BitNational ATM的钱包地址及相关交易)

从数据来看,这类终端的风险已相当突出。2024年FBI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IC3)收到了超1.09起涉及CVC Kiosk的诈骗投诉,受害者损失约2.467亿美元,较2023年投诉量激增99%、损失增长31%;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也发现,通过该终端的诈骗损失呈「爆发式增长」。

诈骗者之所以盯上CVC Kiosk,关键在于虚拟货币的交易特性——一旦转账成功,几乎无法逆转,且资金能瞬间到账,比传统银行转账(通常1-2天结算)快得多,这让受害者几乎没机会追回钱款。更值得警惕的是,老年群体成了主要目标:60岁及以上人群因CVC Kiosk诈骗的损失概率,是年轻人的3倍多,每3美元的CVC Kiosk诈骗损失中,就有2美元来自老年人。

除了诈骗,CVC Kiosk还成了贩毒集团的「洗钱工具」。FinCEN通过分析《银行保密法》(BSA)相关数据发现,这类终端频繁被用于清洗贩毒所得;美国缉毒局(DEA)报告进一步指出,「哈利斯科新一代卡特尔」等跨国犯罪组织(TCO)正越来越依赖CVC——因为它能实现快速跨国转账,避开现金走私的监管风险。以美国伊利诺伊州为例,该州目前有1626台CVC Kiosk,仅芝加哥就有1167台,密集的终端网络让这里成了贩毒资金清洗的「重灾区」。DEA调查显示,甚至有其他州的犯罪人员专门跑到芝加哥,用CVC Kiosk将贩毒赚来的现金换成虚拟货币,再转移到海外账户。

二、CVC Kiosk运营商的现状

(CVC Kiosk全球分布图)

随着全球 CVC Kiosk 数量激增(美国 6 年间从 4128 台增至 37342 台,中国香港已部署约 224 台、集中在旺角等商业密集区),运营商的合规管理成为防控风险的关键防线。但 FinCEN 明确指出,当前美国 CVC Kiosk 运营商的合规率 「令人担忧」,大量违规行为进一步放大了非法活动风险。

1. 合规运营商该做什么?

根据《银行保密法》(BSA),CVC Kiosk运营商通常属于「货币服务企业(MSB)」——简单来说,若不完成MSB注册,就相当于开银行却没有金融牌照,属于「无资质运营」,一旦被查将面临刑事处罚。这类运营商必须履行三大核心义务:

  • 注册义务:在开展业务后的180天内,必须向FinCEN完成MSB注册,未注册就运营属于违法行为;

  • 报告义务:要实时监控交易,一旦发现单笔或累计超1万美元的货币交易,需提交《货币交易报告》(CTR);若怀疑交易涉非法活动,哪怕金额仅2000美元,也要提交《可疑活动报告》(SAR);

  • 记录义务:保存客户身份信息、交易凭证等资料,且至少留存5年,以备监管部门核查。

此外,部分美国州政府还出台了更严格的地方规定。比如加州的《数字金融资产法》明确要求,CVC Kiosk单日向同一客户收取或发放的资金,不得超过1000美元;爱荷华州则直接通过法律诉讼,打击那些纵容诈骗的运营商——2025年2月,该州总检察长就起诉了两家CVC Kiosk运营商,因其违规操作导致爱荷华州居民被诈骗超2000万美元。

2. 违规运营商有多「乱」?

一边是明确的合规要求,另一边却是居高不下的违规率。从数据来看,美国CVC Kiosk的数量在6年间暴涨8倍多,但快速扩张的背后,是大量运营商「踩线」运营:

  • 未注册成重灾区:2021年新泽西州委员会的调查显示,该州超1/3的CVC Kiosk运营商,根本没向FinCEN注册为MSB,属于「无资质运营」;

  • 不落实客户验证:合规终端需要客户提供政府签发的ID(如驾照、护照)验证身份,但很多违规运营商为了「拉生意」,只要求客户提供手机号甚至邮箱,就能完成交易,给诈骗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 伪造信息骗账户:部分违规运营商为了在银行或虚拟货币交易所开户,会伪造营业执照、隐瞒真实业务性质,甚至用个人账号或「假公司账号」处理终端的现金存取,规避监管核查;

  • 拆分交易避报告:为了不触发CTR(1万美元阈值)或SAR(2000美元阈值),有些运营商会协助客户拆分交易——比如让客户分5次存2000美元,或用多台终端分散转账,这种「结构化交易」本身就是联邦法律禁止的行为。

这些违规操作,不仅让CVC Kiosk成了「犯罪温床」,还可能连累其他金融机构。FinCEN在通知中特别提醒,有些违规运营商会谎称自己「已完成FinCEN注册、符合所有BSA要求」,误导银行或交易所为其提供服务,最终导致这些金融机构卷入非法交易风险。

3. 违规的代价

FinCEN 的通知中,用多个真实案例敲响了警钟,证明违规运营的后果远比想象中严重:

  • 橙县「加密ATM网络」案:2021年,前银行员工Kais Mohammad因运营非法CVC Kiosk网络,被判24个月监禁。他在2014-2019年间,通过旗下「Herocoin」公司和多台CVC Kiosk,处理了约2500万美元资金(部分来自犯罪所得),不仅没注册MSB,还故意不落实反洗钱程序——客户无需提供ID就能交易,单日可分多次转3000美元,且从不提交SAR。即便2018年FinCEN提醒他补注册,他仍拒绝合规,最终难逃法律制裁;

  • 新罕布什尔州「虚假业务」案:2022年,三名运营商因用「假公司账号」处理CVC Kiosk资金,被判电信欺诈罪。他们在银行开户时隐瞒「运营加密ATM」的真实业务,用个人账号或虚构的「科技公司」账号存取现金,协助客户拆分交易避税,最终被判处罚款和监禁。

FinCEN强调,这些案例并非个例——近年来,美国已有数十家违规CVC Kiosk运营商被起诉,除了监禁,还需没收非法所得,最高罚款可达数百万美元。

三、CVC Kiosk风险背后的启示

FinCEN与澳大利亚的动作,看似聚焦于「线下加密终端」这一特定场景,实则为整个Web3行业敲响了合规警钟。从诈骗分子利用终端漏洞洗钱,到运营商因合规缺失付出法律代价,这些案例背后折射的,是虚拟货币领域「风险无边界、合规无小事」的核心逻辑,也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链上合规工具的必要性——这正是BlockSec推出Phalcon Compliance的初衷。

1.合规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CVC Kiosk的爆发式增长与高违规率形成鲜明对比,本质是部分从业者抱有「监管滞后于创新」的侥幸心理。但从FinCEN强化SAR报告要求、DEA追踪跨国贩毒资金流可以看出,全球对虚拟资产的监管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无论是线下CVC Kiosk运营商,还是线上交易所、DeFi协议,若想避开「罚款+监禁」的风险,就必须将合规嵌入业务全流程——而Phalcon Compliance正是为这种需求而生,其依托4亿+地址标签库与毫秒级响应API,能精准识别涉诈、涉赌、制裁关联等高风险地址,让「违规操作」无处遁形。

2.风险追溯能力,决定合规底气

FinCEN在通知中反复强调,金融机构需「清晰解释风险来源」——比如CVC Kiosk的资金是否与贩毒集团相关、是否存在跨地址拆分交易的嫌疑。这一点在Web3领域尤为关键:虚拟货币的匿名性和跨链特性,让资金流向常呈「碎片化」,传统人工核查不仅效率低,还容易遗漏关键关联。Phalcon Compliance的可视化资金流图谱与跨链追踪功能,恰好解决了这一痛点:它能直观拆解资金从「源头」到「终点」的完整路径,甚至标注出每笔交易的风险等级,让监管机构清晰理解「为何该地址高风险」,大幅降低可疑交易报告(STR)的生成成本。

3.合规不是大企业专属,轻量化工具才是破局关键

大量小型CVC Kiosk运营商因「合规工具门槛高、成本贵」而放弃合规,最终沦为犯罪组织的「帮凶」。这一困境在Web3行业普遍存在:中小企业或个人用户,既缺乏大型机构的合规预算,又面临同样的监管压力。Phalcon Compliance自助订阅版的推出,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合规垄断」——无需复杂开发,注册后即可按需选择KYT/KYA功能套餐,甚至提供免费额度供初步体验。无论是个人核查地址安全性,还是中小企业应对阶段性监管要求,都能以高性价比搭建专业合规屏障,真正实现「1000元也能配专业链上风控」。

Web3 的创新从不应该以牺牲安全与合规为代价,CVC Kiosk 的风险案例已经证明:唯有将「技术创新」与「合规防控」深度绑定,才能让虚拟资产真正服务于合法场景。而 Phalcon Compliance,正是 BlockSec 为行业提供的「合规基础设施」——让每一位从业者都能在监管框架内安全创新,让链上风险可防、可控、可追溯。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