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 IPO:加密企业的终极归宿还是权宜之计?

CN
链捕手
关注
15小时前

整理:ChainCatcher

当前约 13 家加密企业正在 SEC 排队申请赴美上市,涵盖交易所、矿企及 DeFi 协议等各类机构。

为什么那么多加密公司都想去美国上市? 赴美 IPO 的核心吸引力在哪里?对于加密公司而言,赴美 IPO 是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还是隐藏着不可忽视的挑战与风险?

在本期 Space「赴美 IPO,加密公司的终点站?」中,我们邀请 OSL 战略合作主管 Kevin Law、富途加拿大 BDM Midori Ge、HashKey Group 公关经理兼研究员 Jade、EVG 合伙人 Sean Tao、Waterdrip Capital 投资经理 Joy Chen、 Distill AI 贡献者 XinGPT、BM Capital CEO Tim 以及 0G 华语负责人 JT Song围绕“赴美上市是否已成为加密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展开深度对话。

完整版可点击收听回放:https://x.com/i/spaces/1yoJMoaOWBDKQ/peek

问题一:为何众多加密企业选择赴美上市?赴美IPO的核心吸引力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

Kevin:赴美 IPO 及传统金融与 Web3 的结合将是未来发展重点,Web3 正在从技术到资本市场层面逐步实现与 Web2 的融合。

Midori:我在香港 Metisport 负责东南亚展览业务两年,现居多伦多,近期十分关注海外市场。

富途案例显示,赴美上市对加密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纳斯达克等交易所提供市场深度、估值溢价和全球品牌背书,这对提升行业公信力和获取流量至关重要。

Sean:Circle 单日交易量峰值达 260 亿美元,超过除 BTC 和 ETH 外所有代币的流动性总和。

今年加密企业密集赴美上市主要基于:

  • 监管环境优化
  • 美股估值优势(如Circle市值超USDC发行量)
  • 更强的品牌溢价效应

Joy:市场反馈显示一个现象:即便是一些年营收达数千万美元、现金流稳定的优质加密项目,在登陆币圈交易所后,其市值、流通性和成交量都难以真实反映业务基本面。

相比之下,美股和港股等成熟资本市场能更准确地体现项目价值。这正是越来越多 Crypto Native 项目选择在这些市场上市的核心原因。

XinGPT:作为 Lindulabs 华语市场负责人,我专注加密资产及美股港股交易数据分析。基于交易所风投和 AI 领域的研究经验,我对加密企业上市持审慎态度:目前仅交易所、稳定币等少数领域具备稳定现金流,多数项目仍依赖代币经济。

业务清晰的加密企业(如 Circle)更具上市潜力,而原生项目(如 pump.fund)与传统资本市场存在适配难题。行业未来在于建立币股双向通道:

  • 推动优质DeFi项目(如ARV)反向上市
  • 鼓励传统企业发行代币,构建创新金融机制

JT:Circle 作为连接加密与传统金融的桥梁,具备商业模式成熟、政策支持明确、盈利稳定等核心优势,符合机构投资者的 Web3 配置需求。其全球流动性表现突出,仅三天,韩国市场交易量即达 5 亿美元,展现了传统加密市场难以比拟的资本吸引力。

Kevin:我们注意到传统金融机构对加密领域展现出兴趣,近期收到多家头部中介机构咨询,涉及代币化项目和货币市场基金等业务。这些机构面临的核心挑战与美国上市类似——需要向监管机构清晰阐述项目架构、应用场景及合规性。

问题二:加密企业赴美上市的核心合规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监管分类、财务透明度和业务模式合规性这三大关卡?已发行代币的企业有哪些可行的合规路径?

Midory:加密企业赴美上市面临的核心合规挑战在于证券属性认定问题,特别是对已发行代币的公司而言。这涉及两个关键维度:一是如何满足 Howey Test 等证券认定标准,二是如何建立符合要求的财务审计透明度。

以 Ripple 等案例可见,证券属性的判定往往需要经历长期论证。而像 Sortium 这类业务结构相对简单的公司,其上市路径则更为清晰。对多数加密企业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将既有的代币经济模型进行合规化改造,使其既符合监管要求,又能满足资本市场的审计标准。这一合规进程实质上是加密金融与传统金融体系对接的关键桥梁。

Jade: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已发行代币的企业赴美上市确实面临特殊挑战。正如 Midary 老师所言,关键在于构建合规的业务架构。目前港股市场通过注资、增发等方式实现加密资产与传统股票的融合,确实提供了相对便捷的路径。

Sean:从美国上市实践来看,加密企业需满足两个关键条件:业务结构简明且收入清晰。我们投资的拟上市企业均需完善财务披露。对于已发币企业,目前主流做法是通过私募渠道向合格投资者募资,类似孙宇晨收购 SRM 的模式。

但已发币企业直接赴美上市难度显著增加,核心挑战在于代币属性认定。Circle 耗时多年才确立其稳定币的监管地位,目前尚未有发币企业能同时满足 SEC 和 CFTC 的监管框架。

Joy:美股上市标准明确(如净利润 75 万美元或市值 5000 万美元),收入并非硬性要求,生物科技公司无收入上市的先例表明市场预期同样重要。

加密项目具备类似特质,但已发币企业面临更高门槛,需明确区分发币与上市业务。行业共识是简化融资结构,审慎规划上市与发币顺序。

现有案例证明,复杂业务结构通过合规论证亦可上市。

Tim:加密企业赴美上市需突破两大合规关卡:首先是证券法合规,需依据 Howey Test 判定代币属性,项目白皮书将成为关键证据;其次是财务披露标准,代币经济白皮书不能替代招股说明书,企业需完善财务透明度、治理结构及反洗钱体系。

对已发币企业而言,实现上市需进行双重重构:

  • 重新定义代币功能,剥离其与平台财务的关联;
  • 通过SPV或双层架构,将业务包装为技术服务公司。

这两项重构是获取合理估值的必要前提。

JT:加密行业面临双重透明度问题,即 VC 投资不透明与链上数据过度透明。监管呈现双向趋势——稳定币政策放宽,交易所监管趋严。

若项目达到上市公司透明度标准,上市门槛将降低。未来可能形成"股票+代币"并行模式,TGE 与 IPO 界限模糊化,推动更国际化的融资创新。

问题三:加密企业集中 IPO 究竟会加速 Web3 与传统金融的融合,还是会背离加密行业的去中心化精神?

Tim:这确实是个兼具理想主义与现实意义的问题。去中心化的本质并非反对资本主义,而是抵制垄断与暗箱操作。从积极角度看,IPO 通过引入监管透明度,有助于推动 Web3 突破小众圈层,实现行业进化。

但潜在风险同样值得警惕:VC、银行家和审计机构可能成为 Web3 的新“守门人”,导致原生用户权益稀释和治理话语权的机构化倾向。加密企业 IPO 本质上是一把双刃剑,需要在行业发展和去中心化初心之间寻求平衡。

Jade:加密市场当前面临流动性紧缩,头部项目挤压生态的现象本质是周期性调整。随着美联储可能降息,新流动性注入将为创新项目带来机会。加密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已成趋势,比特币“美股化”表明 IPO 或成普及新路径。

长期看,合规化与去中心化将并行发展,当前调整是行业成熟的必经阶段。

JT:加密企业 IPO 本质上促进了 Web3 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当前加密行业的核心发展路径——无论是账户抽象还是交易解决方案——都在推动金融普惠化。当投资者开始关注加密概念股时,自然会深入研究其商业逻辑,这实际上完成了以下市场教育过程:

  • 认知加密项目的网络效应
  • 发现未被开发的创新领域
  • 逐步建立行业认知框架

Joy:Circle 市值远超预期,从预估的 300 亿美元跃升至 400-500 亿美元,直接推动了加密企业赴美 IPO 热潮。

企业加密资产配置策略呈现两极分化:博亚互动等采用保守策略(比特币作为资产储备),2023-2024 年市值稳健增长(如博亚互动 2.2 亿→23 亿美元);微策略等激进策略(发债增持比特币)则导致股价剧烈波动。

目前美股市场的加密概念股主要分为三类:比特币配置股、矿企股和交易服务股。这些上市企业的共同特征是现金流明确、业务稳定且合规性强。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原生加密项目并不具备这些特征,其发展可能更适合保持在币圈生态内

问题四:在当前加密企业上市热潮中,原生用户可把握哪些投资机会?同时需要规避哪些潜在风险?

Tim:这种“买币谋增长”策略本质上是一种周期性豪赌,与特斯拉效应类似,MicroStrategy 已成为比特币 ETF 的另类替代品。该策略高度依赖市场行情:牛市时市值膨胀,管理层被誉为股神;熊市则面临资产减值和投资者反噬,导致基本面恶化。

这更像是一种品牌金融操作,而非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当前上市公司采用这种策略,实质上是披着合规外衣的高风险投机——成功则被誉为金融创新,失败则沦为财务黑洞。

Kevin:从市场热度与基本面分析来看,Circle 上市案例颇具代表性。其股价从发行价 30 余美元起步,一度飙升至近 300 美元,但需注意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公司需将半数利息分配给特定机构,二是其市值已显著高于 USDC 实际规模。这种估值偏离现象反映出市场非理性的一面。

近期与业内资深人士的交流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即便成功上市,股价的长期走势仍需回归基本面。这提醒我们,在参与 IPO 热潮时,必须审慎评估资产的实际价值,而非仅追逐短期市场热度。

推荐阅读:

动荡时局下,以太坊“换骨求变”能否再创新高?

Circle 上市强势破局,监管加速,稳定币战局走向分水岭?

5 位加密 KOL 讲述成长与挑战:影响力、定位与突围之道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ad
Bitget: 注册返10%, 赢6200USDT大礼包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