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重磅解读:四大因素让以太坊跑赢比特币

CN
PANews
关注
8小时前

作者:BitpushNews

过去几周,加密市场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以太坊(ETH)在表现上显著跑赢了比特币(BTC)。

根据摩根大通(JPMorgan)最新发布的研报,华尔街分析师们将这一现象归因于四大核心因素——ETF 结构优化、企业财务部的增持、监管层态度缓和,以及未来质押功能的潜在放开。这些因素不仅解释了以太坊的近期强势,也预示着它未来可能拥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一、市场背景:政策与资金流向的双重推动

在 7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GENIUS Act》稳定币法案,为加密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制度性利好。随后,以太坊现货 ETF 在 7 月单月吸引了创纪录的54 亿美元资金流入,几乎与比特币 ETF 的资金流入持平。

然而进入 8 月,比特币 ETF 出现了小幅资金流出,而以太坊 ETF 却依旧延续了资金净流入的趋势。这种资金流向的分化,成为以太坊对比特币实现超额表现的直接导火索。

与此同时,市场还在等待 9 月即将投票的「加密市场结构法案」。投资者普遍预期,这将成为另一个类似于稳定币立法的重大转折点。而在政策与市场预期的双重作用下,以太坊在资本市场的地位迅速上升。

二、四大因素解析:以太坊为何跑赢比特币?

摩根大通分析师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及其团队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以太坊的强势来自以下四个核心驱动因素:

1. 质押功能的潜在开放

目前,以太坊生态中的一大特色就是 PoS(权益证明)质押机制。用户需要至少 32 ETH 才能自行运行验证节点,但对于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来说,这一门槛相对较高。

如果美国证监会(SEC)最终批准 现货以太坊 ETF 允许质押,那么基金管理人就可以在不要求投资人自行运行节点的情况下,直接为持有人创造额外收益。这意味着现货 ETH ETF 不仅是一个价格跟踪工具,更将升级为 「带收益的被动投资产品」。

这一点相较比特币的现货 ETF 有着本质区别:比特币本身并不具备原生的收益机制,而以太坊 ETF 未来可能自带「利息」,这显然提升了其市场吸引力。

2. 企业财务部的增持与应用

摩根大通指出,当前已有约10 家上市公司把以太坊纳入资产负债表,占流通总量的约2.3%。

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公司不仅仅是「买入并持有」,而是进一步参与生态:

  • 运行验证节点:直接获取质押收益。
  • 采用流动性质押或 DeFi 策略:将 ETH 投入衍生协议,赚取额外收益。

这意味着以太坊逐渐从「投机资产」演变为「企业可持续资产配置工具」。而这一趋势,正是比特币尚未完全实现的。

企业财务部的介入,代表了更长期、稳定的资金池入场,也提升了市场对以太坊的估值锚定。

3. 监管层对流动性质押代币态度缓和

此前,SEC 对 Lido、Rocket Pool 等 流动性质押代币(LSTs) 的合规性始终存在争议,市场担心这些代币会被认定为证券,从而影响大规模机构的参与。

然而最新的情况是,SEC 在 工作人员层面 给出了「可能不会将其视为证券」的澄清性意见。虽然尚未正式立法,但这一表态已经极大缓解了机构的担忧。

在此背景下,原本对合规性持观望态度的机构资金,可能会更快、更大规模地进入以太坊质押与相关衍生市场。

4. ETF 赎回机制的优化:以实物赎回获批

SEC 最近批准了 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坊 ETF 的实物赎回机制。这意味着机构投资者在赎回 ETF 份额时,不必再通过「先卖出 ETF 换成现金」的繁琐流程,而是可以直接提取等量的比特币或以太坊。

这一机制带来了三大好处:

  • 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和成本。
  • 增强流动性:ETF 与现货市场直接联动。
  • 降低抛压:避免大规模赎回时触发市场抛售。

对比特币和以太坊而言,这一制度同样利好,但由于以太坊在企业与机构持有量上的占比相对较低,意味着未来增长空间更大,边际效应更为显著。

三、未来展望:以太坊的潜力是否已超越比特币?

摩根大通在报告中指出,虽然比特币仍是加密市场的「价值存储」龙头,但以太坊的增长空间更为广阔:

  • ETF adoption(ETF 普及度):ETH ETF 的资金规模目前仍低于 BTC,但随着质押功能放开,预期会吸引更多长期资金。
  • Corporate adoption(企业普及度):比特币早已被大量企业与机构持有,而以太坊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增量空间巨大。
  • DeFi 与应用生态:以太坊不仅是数字资产,还承载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NFT、稳定币、AI+ 链上计算等应用,因而具备更丰富的使用场景。

换句话说,比特币更像「数字黄金」,以太坊则正在演化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四、结论

摩根大通的分析揭示了一个关键逻辑:以太坊的强势并非短期投机驱动,而是建立在政策利好、结构优化、机构采用和潜在收益四大因素的叠加效应之上。

随着 ETF 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部的持续增持,以及 SEC 未来可能的政策确认,以太坊有望在未来的市场格局中,逐渐缩小甚至超越比特币的优势。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一趋势不仅是资金流向的信号,更可能意味着整个加密市场从「单一价值储藏」走向「多维度应用生态」的拐点。

在加密史的新篇章中,比特币或许仍是「数字黄金」,但以太坊正快速成长为「数字经济的心脏」。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学习即赚币!注册返10%+$600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