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公链军备竞赛:从 Plasma、Arc 到 Tempo ,谁将主导 2 万亿美元的数字支付未来?

CN
链捕手
关注
3小时前

作者:Bernard,ChainCatcher

2025 年的加密市场,稳定币正在成为真正的主角。截至 8 月, USDC 流通量已达 652 亿美元,整个稳定币市场规模已突破 2800 亿美元大关, 年交易量更是达到了 27.6 万亿美元,超过了 Visa 和万事达的总和。

在此背景下,一场围绕稳定币专用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军备竞赛正在全面展开。与通用公链不同,这些新兴的"稳定币公链"专门为稳定币的发行、支付和结算而优化,它们不追求智能合约的完备性,而是聚焦于让稳定币交易更快、更便宜、更合规。从 Fintech 支付龙头 Stripe ,到稳定币巨头 Tether 和 Circle ,再到各类创新项目如 Codex 、1Money 和 Converge ,10 余个团队正在这个赛道上展开激烈竞争。

Arc :构建稳定币的” IOS 系统”

作为 USDC 的发行方, Circle 在 2025 年 8 月 12 日正式发布了 Arc 公链,与其他稳定币公链不同, Arc 的独特价值在于 Circle 的双重身份优势——既是全球第二大稳定币发行商,又是传统金融圈的"内部人"(已完成 IPO ,与 BlackRock 等机构深度绑定)。这种身份让 Arc 具备了三个关键优势:

  1. 合规基因的天然优势:Circle 多年来与 SEC 、 FinCEN 等监管机构深度合作, Arc 不仅仅是在公链上"补丁式"增加合规功能,而是从底层架构就内置了符合美国监管要求的设计—— Arc 基于 permissioned PoA 模型,符合欧盟 MiCA 和美国 GENIUS Act 框架。同时, Arc 的账户体系还支持原生的 KYC / AML 标记,机构用户可以在链上直接验证交易对手的合规状态。
  2. USDC 原生:Arc 将 USDC 作为 Gas 代币,不仅仅是"方便"那么简单。传统公链需要用户先购买 ETH 或 SOL 等原生代币才能交易,这增加了摩擦成本和汇率风险。 Arc 让企业可以用 USDC 直接支付所有链上费用,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的成本核算—— CFO 看到的链上成本就是美元成本,无需进行复杂的代币换算。这对于财务合规要求严格的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而言,意义重大。
  3. 性能:Circle 收购了来自 Informal Systems 的 Malachite 共识引擎——在保证拜占庭容错的同时,实现了动态验证节点调整。这意味着 Arc 可以根据网络负载在"高安全模式"(20个节点,350毫秒确定性)和"高速模式"(4个节点,100毫秒确定性)之间智能切换。

Circle 今年”大动作”频频, 在完成 IPO 、 USDC 成为美国官方认可的稳定币之后, Arc 公链也随之推出, 展示出 Circle 构建"稳定币操作系统"的野心。就像苹果通过 iOS 控制了移动生态, Circle 想通过 Arc 控制稳定币生态的底层规则。 Arc 内置的跨链传输协议( CCTP )和 FX 引擎,本质上是在构建一个全球稳定币清算网络。未来,无论 USDC 在哪条链上,都需要通过 Arc 进行最终清算,这将让 Circle 从"稳定币发行商"升级为"全球数字美元清算中心"。

Stable : Tether 的机构护城河

Stable 作为 Tether 亲自下场操盘的"主力军", 瞄准的是 USDT 生态中最有价值的那部分用户——机构。交易所需要处理每天数十亿美元的提现,做市商需要在不同平台间快速调配资金,支付服务商需要为商户提供稳定的结算服务。这些机构用户的需求与散户完全不同:他们更在意交易的原子性、隐私保护和合规审计,而不是省几美分的手续费。

基于此, Stable 设计了独特的"企业通道",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 VIP 快速通道,而是一整套针对机构需求的解决方案:批量交易打包功能可以一次性处理数千笔转账,降低操作成本;隐私交易功能保护了商业敏感信息,满足企业保密需求;合规审计接口可以自动生成监管报告,简化合规流程。这些功能对个人用户来说可能无关紧要,但对机构而言却是决定是否迁移的关键因素。

Stable 的三阶段发展路线图也透露出 Tether 的长期思考。第一阶段快速上线基础功能,将 USDT 作为 Gas 代币,并实现亚秒级出块时间,抢占市场窗口期;第二阶段将为企业级支付引入区块空间保障,支持原子化交易, 确保大额转账的原子性和最终性;第三阶段专注于开发者工具和生态建设,构建生态护城河,让机构在 Stable 上的投入形成沉没成本。

Tempo :支付巨头的"轨道革命"

Stripe's killing SWIFT? Their new L1 blockchain Tempo unites OpenAI, Visa,  & Deutsche Bank to make stablecoins the default global payment rail 😳⛓;  Revolut's financial engineering masterclass 💸🏦

除了 Tether 和 Circle 两个稳定币巨头, Fintech 支付巨头 Stripe 也携手 Paradigm 推出了 Tempo 公链, 成为了这场竞争中的”搅局者”。 Tempo 公链在 2025 年 9 月 4 日正式公布,其合作伙伴名单堪称豪华:金融服务领域有 Visa 、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技术领域包括 OpenAI 和 Anthropic ;电商平台有 Shopify 、 DoorDash 和 Coupang 。这些合作伙伴不仅参与了 Tempo 公链的设计过程,也将成为 Tempo 生态的首批用户。

技术架构上, Tempo 内置 AMM 的设计,让用户可以用任何稳定币支付 Gas 费,系统自动在后台完成兑换。这种"中立性"让 Tempo 避免了与任何稳定币发行商绑定,也避免了原生代币的投机炒作。

去年 10 月, Stripe 以11亿美元收购 Bridge ,这一举动现在看来是为 Tempo 铺路。 Bridge 提供的稳定币基础设施,加上今年 6 月收购的钱包开发商 Privy ,再加上 Tempo 公链, Stripe 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垂直整合体系——从钱包到支付到结算。 Stripe 的蓝图是为商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从用户付款到商户收款,全程在 Stripe 的生态内完成,成本可控、体验一致。

过去, Stripe 在 Visa 、 Mastercard 的网络上收取 0.3% 的处理费,大部分利润都留给了 Visa 和 Mastercard ;现在,通过 Tempo , Stripe 志在成为”支付轨道”本身,扩张自身的利润空间。

Plasma : Tether 扶持的稳定币专用链

Plasma 在 2025 年 2 月完成 2400 万美元融资,由 Framework Ventures 领投, Bitfinex 、 Tether CEO Paolo Ardoino 、 Peter Thiel 等参投。 目前,Plasma ( XPL ) 的公募价格为 0.05 美元,目标融资额为 5000 万美元,预估值 5 亿美元,总共通过 5 轮融资筹集了 7400 万美元,代币生成事件 ( TGE ) 定于 2025 年 9 月 25 日,上市价格为 0.6 美元。目前市值约为 13.6 亿美元,全稀释估值 ( FDV ) 为 76 亿美元。

和 Stable 相比, Plasma 虽然不是 Tether 官方亲自操盘的公链项目,但由于获得 Tether / Bitfinex 相关资本的大力扶持,往往也被视为 Tether 重点扶持的稳定币公链项目之一, 瞄准新兴市场和高频小额支付场景,强调零摩擦体验以吸引散户和 Web2 迁移用户。

Plasma CEO Paul Faecks 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一个关键洞察:”稳定币的储蓄、消费和全球转账三大场景,其实有着完全不同的产品逻辑。储蓄用户希望 USDT 能产生收益,消费用户在意的是零摩擦的支付体验,而跨境转账用户最关心的是合规和出入金通道。” Plasma 的整体设计也正是基于此洞察而展开的。Plasma 开创性地采用了双验证器系统——一组验证器负责网络安全,另一组专门处理 USDT 的零 Gas 费转账。这种分离让 Plasma 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为 USDT 转账提供真正的零成本体验,。

Plasma 的另一个优势体现在对比特币的原生支持上。通过与 Aave 的定制化合作,用户可以直接用 BTC 作为抵押物借出 USDT ,无需经过 WBTC 等中心化包装代币。 Plasma 的合作伙伴包括 Ethena 、 Aave 、 Morpho 、 Curve 和 Maker 等 DeFi 协议。但 Faecks 明确表示,尽管 Plasma 能运行任何以太坊兼容的 dApp ,但其目标是通过 USDT 的零费用支付轨道来瞄准"榨取性"的支付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 Plasma 明确排除 NFT 、 meme 币和空投等功能,专注于与传统支付公司的深度集成。例如, 在 Plasma 的首批合作伙伴中, Yellow Card 覆盖 20 个非洲国家,月活用户超150万; WalaPay 连接着菲律宾、印尼等劳工输出国的汇款网络; Maple Finance 则为企业提供链上信贷服务。

Converge :桥接 DeFi 与传统金融

Ethena與Securitize推出Converge:專為機構級代幣化資產打造的EVM鏈| 鏈新聞ABMedia

Converge 由 Ethena Labs 和 Securitize 合作开发,于 2025 年 3 月 17 日正式宣布。与其他稳定币公链相比, Converge 试图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让传统金融机构安全、合规地参与 DeFi ?

Converge 最大的创新在于其"三层并行"架构设计。第一层是完全无许可的 DeFi 层,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 USDe 参与各种 DeFi 协议,无需 KYC ;第二层是许可 TradFi 层,机构通过 KYC 验证后可以使用 iUSDe 和 USDtb 进行合规交易;第三层是 Securitize 的代币化资产层,包括信贷杠杆、固定收益产品和股权交易。这三层在同一条链上并行运行,共享流动性却又各自独立.

对 ENA 代币的改造上, Converge 通过将 ENA 升级为验证节点的质押代币(sENA ),创造了一个经济闭环:验证者质押 ENA 获得网络安全收益,同时分享协议手续费。这不仅增强了 ENA 的价值捕获能力,也将 Ethena 生态的核心参与者转化为 Converge 的利益相关方。

Converge 更深层的战略意图在于重新定义"链的用途"。 Ethena 创始人 Guy Young 将区块链分为两类:投机结算和资产存储结算。他认为后者在未来十年的机会远大于前者。这种认知驱动了 Converge 成为全球资产的结算层的设计理念,当传统的国债、企业债、股票都能在 Converge 上以代币化形式存在并参与 DeFi 时,这条链就成为了连接 100 万亿传统资产与加密创新的关键基础设施。

Codex :聚焦法币兑换的以太坊 L2

Codex 在 2025 年 4 月宣布完成 158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Dragonfly Capital 投入约 1400 万美元, Coinbase 和 Circle 的风投部门参投。Codex 由前 Optimism 核心成员 Haonan Li 、马来西亚 Samling 集团家族成员 Victor Yaw 和前 Meta 产品经理 Momo Ong 共同创立。

Haonan Li 曾在接受 Fortune Crypto 采访时表示:"在我们看来, TPS 和延迟都不是稳定币采用的真正瓶颈。真正的瓶颈都在法币与加密货币的边界。"基于这个判断, Codex 选择在 Optimism 上构建 L2 ,专注于稳定币的法币兑换问题,而非仅仅提升区块链性能。 Codex 的产品包括已上线的" Swap Avenue ",支持在 Solana 、 Polygon 、 Ethereum 、 Tron 等多链间转移稳定币,交易费用统一以 USDC 支付。目前 Wintermute 等做市商已在使用该服务。Codex 还计划推出 T+0 即时法币结算功能,以及支持地区性稳定币(如法郎和先令支持的代币)。

在市场策略上, Codex 将重点放在了东南亚和非洲市场。这些地区的跨境支付成本高昂、速度缓慢,是稳定币应用的天然场景。 Codex 已在菲律宾推出机构级服务,计划扩展至新加坡、英国、迪拜和香港。特别是在非洲市场, Codex 看到了巨大机会, Chainalysis 数据显示, 撒哈拉以南非洲在 2023 到 2024 年间接收了约 1250 亿美元的链上价值。Codex 已与尼日利亚的 Canza Finance 达成合作,并计划与托管平台 Blockradar 集成, 同时 Codex 还设定了在一年内捕获非洲四分之一企业稳定币流量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当 Stripe 和 Paradigm 在 2025 年 9 月宣布将推出 Tempo 后, Haonan Li 发推称这些新链是"对以太坊的攻击"。Vitalik 转发并评论"很高兴看到 Codex 作为 L2 加入战斗,从第一天起就明确考虑与以太坊 L1 的协同"。

1Money :无治理代币的纯支付网络

1Money 由前 Binance.US CEO Brian Shroder 创立,在 2025 年 1 月宣布获得超过 20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F-Prime Capital 、 Galaxy Ventures 、 Hack VC 、 Tribe Capital 等 20 多家机构。

Brian Shroder 的核心观点是"我们能成为最便宜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代币。所以我们不需要转移 gas 费用来支撑投机资产的价格...现在我们能够真正拥有固定费率的 gas 费用"。这种没有原生代币和治理代币的策略与 Stable 形成对比——虽然 Stable 也不发行治理代币,但仍保留了 gas USDT 作为专门的 gas 代币,而 1Money 允许用户直接用交易的稳定币支付费用。

1Money 的另一个选择是不支持智能合约。 Shroder 认为,从几秒到 30 分钟不等的结算时间"对星巴克不起作用","他们不会等交易确认才给你咖啡"。这种定位让 1Money 更像是纯支付网络而非通用区块链平台, 与其他公链相比, 1Money 选择了极简路线—— 1Money 彻底放弃了 Web3 的复杂性——没有" tokenomics "、没有复杂的治理层、没有质押、没有工作量证明。

在合规方面, 1Money 已经获得了 34 个美国货币传输许可证和百慕大 BMA Class F 许可证。团队阵容包括前 Binance 全球运营高级副总裁 Matthew Shroder ( Brian 的兄弟)担任总裁,前 OKX 副总法律顾问 Chris Lalan 担任 CLO ,前 Binance 副 CCO Kristen Hecht 担任 CCO ,前 Ripple CISO Brett Enclade 担任 CISO 。

群雄逐鹿,但结局并非赢家通吃

当前的稳定币公链的竞争正在形成多个派系,但分类并非简单的"传统 vs 加密"二元对立:

  1. 稳定币巨头的垂直整合:Circle ( Arc )、 Tether ( Stable )直接控制从发行到结算的全链条,优势在于现有的流动性—— Tether 和 Circle 已占据稳定币市值的86%。 Arc 利用 Circle 的合规优势吸引机构, Stable 则依托 USDT 在亚洲和新兴市场的统治地位。
  2. 支付巨头的降维打击:Stripe ( Tempo )带着成熟的商户网络和支付经验入场。 Stripe 处理全球数千亿美元支付,一旦 Tempo 上线,可以立即接入其商户体系,而不需要教育市场。
  3. 原生创新的差异化突围:Plasma 瞄准新兴市场和高频小额支付场景,Codex 专注法币兑换边界, 1Money 聚焦支付无治理代币, Converge 连接 DeFi 与 TradFi 。他们没有现成的用户基础,必须找到被巨头忽视的细分市场。

这种多元化格局表明,稳定币公链市场不太可能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不同项目可以服务于不同需求。就像互联网时代有多种协议和标准共存一样,稳定币公链的未来也将是多链并存、互联互通的格局。

然而,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稳定币公链的定位困境。所有稳定币公链都在争夺同一个市场,但稳定币本质上是商品而非平台,可以互相替代。当用户可以在几秒内将 USDT 从 Arc 转到 Tempo ,再转到 Solana 时,公链们的"护城河"在哪里?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稳定币公链吗?以太坊已托管57%的稳定币供应, Tron 和 Solana 瓜分了大部分剩余份额,并且这些”老链”的支付 gas 费用也均已降至较低水平,那新的稳定币公链还能为我们提供什么呢? 又如何说服用户和商家迁移?

稳定币公链的竞争,表面上是技术和商业模式之争,本质上是金融权力的重新分配。当 Tether 一年赚 130 亿美元、员工仅 150 人时, old money 们不可能坐视不理;当 90% 的金融机构声称已准备好采用稳定币时, SWIFT 的地位已岌岌可危。Circle 想用 CCTP 协议取代 SWIFT , Tether 想成为 Web3 的 Visa 万事达, Stripe 想把自己传统金融的优势带到链上,成为”平台的平台”——当稳定币交易变得愈发简单快捷安全时,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的界限也将变得更加模糊。一个真正的全球化、即时化、低成本的支付网络将成为现实。而现在,我们正站在这个新时代的起点上。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