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FinTax
智利是拉丁美洲地区经济稳定性和金融成熟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目前的加密市场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其交易总体规模不及巴西和阿根廷等地区,但市场活跃度依然显著。根据最新行业报告,智利加密货币2024年年度交易额约为23.8亿美元,在拉丁美洲位居前列。而用户接受度方面,智利表现同样突出,其加密货币持有率达到约13.4%,在世界范围内都位居前列。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智利加密市场的日渐活跃,智利金融监管部门也顺应趋势,将加密资产视为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月4日,智利《金融技术法》(Ley Fintech,Law No.21,521)在官方公报上正式公布,被视为智利资本市场近十年来最重要的改革之一。该法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促进金融系统的竞争与普惠性,为包括众筹平台、替代交易系统、信贷、投资咨询、金融工具托管等缺乏监管的金融科技服务建立了明确的监管边界。随后, 2024 年1月12日,《通用规则 NO.502》(NCG 502)进一步明确了金融服务项目(包括真正处理加密资产的平台)的注册、授权、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资本和抵押品要求。对于加密资产而言,虽然智利当局目前仍保持审慎的监管态度,认为虚拟货币既不具备法定货币地位,也不被视为外币,但由于其承认加密资产为「无形资产」,智利金融市场委员会(Comisión para el Mercado Financiero, CMF)在《金融技术法》中将其纳入「金融工具的托管」等服务类别(Law NO.21. 521,2023),从而为市场主体提供了稳定而可预期的行为准则。
可见,随着智利加密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监管不断更新,有必要系统性理解智利加密资产的最新制度,了解智利税务局(Servicio de Impuestos Internos, SII)的税务合规框架,以及CMF 基于《金融科技法》实施的最新监管体系。
1 智利的基本税制
SII依据《所得税法》(Ley sobre Impuesto a la Renta)、《销售与服务税法》(Ley sobre Impuesto a las Ventas y Servicios)等现行法规对加密资产交易所得实施税务监管。智利的税制以三类核心税种为主:第一类税(Impuesto de Primera Categoría,法人所得税)、补充全球税/附加税(Impuesto Global Complementario / Impuesto Adicional,针对居民/非居民个人所得)与增值税(Impuesto al Valor Agregado, IVA)。
1.1 第一类税(法人所得税)
第一类税是智利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适用于在智利从事工业、商业、采矿、农业、金融及其他经济活动的公司实体。该税种最早由《所得税法》(Ley sobre Impuesto a la Renta, Decreto Ley NO. 824)设立,采用权责发生制(Accrual Basis)进行课税,即在收入实现或费用发生的会计期间确认应税所得。需要注意的是,该法中所定义的智利公司,原则上包括本地公司和在智利设有常设机构的外国公司,二者均须缴纳法人所得税。
标准法人所得税税率为27%。这一税率适用于大多数一般性企业,尤其是大型或跨国公司。然而,为了支持经济复苏和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智利财政部(Ministerio de Hacienda, MH)自2025财年起推出了临时性的税收激励措施。根据《第21.755号简化监管与促进经济活动法》(Ley NO.21.755),符合智利中小企业标准的法人,其所得税率在2025、2026、2027财年将暂时降低至12.5%;至2028财年才恢复为15%。
1.2 补充全球税/附加税(居民/非居民个人所得税)
智利个人所得税体系由两种互补性税种构成,即全球补充税和附加税。前者适用于税务居民(即在智利居住超过183天或具有居留中心的自然人),对其全球所得征税;后者适用于非居民个人,仅对其来源于智利境内的所得征税。
全球补充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制度(impuesto progresivo),税率介于0%至40%之间,具体税阶基于年度税务单位(Unidad Tributaria Anual,UTA)确定。每年由SII根据通胀与汇率因素调整UTA值。2025年度的个人所得税税阶如下:

1.3 增值税
智利的增值税(Impuesto al Valor Agregado, IVA)由《销售与服务税法》(Decreto Ley NO.825, 1974)设立,由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标准税率为19%。IVA适用于国内货物销售、服务提供及进口行为,纳税人须在提供应税交易前注册,无最低营业额门槛。该制度采用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的抵扣机制,以避免重复征税,通常按月申报缴纳。
根据智利《销售与服务税法》,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一是以有偿方式转让动产或部分不动产的销售行为;二是为获取报酬而提供的各类服务;三是进口至智利境内的货物。这意味着无论是国内交易还是跨境进口,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均需缴纳增值税。出口货物及特定服务(教育、医疗、金融)享零税率或免税,低价值进口、二手车销售及国际运输则适用简化征收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起,非居民数字服务提供者向智利消费者提供线上服务亦需注册缴纳IVA,是否也适用IVA,本部分将于下一部分进行论述。
2 加密资产的税务处理
SII通过多份行政裁定与常见问题解答,将加密资产定位为无形/数字资产,明确指出其既非法定货币亦非外汇,同时将其产生的收益纳入《所得税法》对一般所得的征税范围(即列入Art.20 N°5所示的「其他一般所得」),由此决定了三类税的适用,包括第一类税(法人所得税)、补充全球税或附加税以及增值税的处理,应以该无形资产定位为基点。
2.1 第一类税
SII明确,加密资产买卖所产生的「增值/利润」(mayor valor/capital gain)应按《所得税法》第20条第5款归类为一般所得,进而影响第一类税(对法人)与终局性个人税(IGC/IA)的计税。 法人以会计或税务制度确认的营业收益并入其应税利益;个人则按其税务居民/非居民身份适用相应的最终税负。
2.1.1 出售/转让(包含「以币换币」、以币购货/服务)
出售(即兑换为法定货币):出售时点确认出售对价(以出售当日的智利比索公允价值计),应纳税所得=出售对价-购买成本。对此,SII要求要有转账凭证或发票等文件来证明成本与交易记录的存在。
币币互换/以币换商品或服务(视为易货/转让):官方问答没有就此作出具体说明。然而,SII将一般加密资产的处置视为转让(enajenación)事件,应以当日交易对价计算所得利得,用于申报和缴纳所得税。因此,部分学者认为,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出售加密货币换取法币,也可以推广到币币互换或用加密货币支付商品或服务的情形,即任何加密资产流出行为都可能触发资本利得征税。
2.1.2 挖矿/质押/空投
挖矿(mining):挖矿所得在「取得」当日应以当日市价确认为资产的入账价值,挖矿发生的直接费用(例如电费、硬件折旧等)可在法人/个人(视其是否为营业活动)层面依据相关规则扣除或作为成本计算。
质押(Staking)/空投(Airdrop):SII并未明确,有学者认为通过质押或空投免费获得的通证,其取得成本可记为零;后续在出售时按出售对价减去该(零)成本计算应纳税所得;若属企业营业性取得,则应根据会计与税法规则另行处理。
2.1.3 交易手续费/经纪佣金
SII认定,确定应税所得时,经纪/交易所收取的佣金通常可作为「产生该收入必要费用」在当期列支(即作为营业费用或可扣除费用),但不得将手续费直接资本化为资产成本(即手续费不是构成该加密资产「税务成本」的项目,而是费用处理),这具体取决于纳税人适用之会计与税务规则。
2.2 补充全球税/附加税
对于居民个人,加密资产交易所得通常并入年度综合所得,由补充全球税按累进税率征收。SII指出,若加密资产交易属于自然人且非营业性取得,其所得应根据一般所得税规则计算应纳税额,包括转让价格与购买成本的差额。
对于非居民纳税人,在智利境内发生或源自智利的加密资产交易所得,原则上适用附加税,但公开文献中尚未见专门裁定明确详细征税方式。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非居民相关收益仍应根据税法框架推定可能适用附加税征税。
2.3 增值税(IVA)
根据 SII 裁定,加密资产因缺乏实体,其买卖不属于《销售与服务税法》下对有形物品销售的征税范围,因此通常不适用于 19% 的 IVA。
同时,对于交易所或平台提供的中介服务或佣金收费,SII在FAQ中指出这些服务「可能受到IVA征税」,需开具对应发票或凭证。
3 智利加密监管建构与未来动向
为更全面地理解税收政策在智利加密资产监管体系中的位置,本节将从制度角度回顾监管框架的形成与演进,重点分析其基本架构、主要规则及最新修订动态。
3.1 早期监管建构
2018年至2020年间,是智利监管部门逐步探索加密资产监管框架的早期阶段。此时期的监管特点总体较为初步,主要集中在加密资产的法律定性与税务处理指引层面。
2018年,SII以《第963号普通公函(2018年)》(Oficio NO.963/2018)对加密资产的税收定性作出首次权威回应,认为通过买卖加密资产取得的收益属《所得税法》所列的一般所得(Art. 20 Nº5),并据此明确了所得税适用框架(个人/法人之区分等)。该裁定为随后税务实务(例如成本确认、交易频繁者之处理)奠定了基础。
随后SII在2020年进一步通过《第1474号普通公函(2020年)》(Oficio NO.1474/2020)对成本计算方法、手续费扣除与高频交易情形提出更详尽的行政指引,回应了市场上大量日常交易与报税实务问题(例如会计确认与成本方法)。
3.2 现行监管框架
正如上文所言,智利对加密资产的体系化监管始于2023年《金融科技法》,因此智利当局就加密资产的现行监管框架也以该法规定来展开。
监管执行层面以CMF为主导,其负责就《金融科技法》所列之金融服务类别(例如替代交易系统、金融工具托管、金融工具中介等)制定通用规则并实施登记与授权程序。CMF发布的《通用规则 NO. 502详细规定了金融服务提供者(金融服务提供者/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之注册、授权、治理、风险管理与资本要求,从而把《金融科技法》的抽象要求转化为可执行的合规门槛。同期,2024年的《税收合规法》(Ley NO. 21.713)强化了SII在估值、资料获取与反避税上的权能,强调对复杂交易与非市场定价的审查能力,亦因此间接提高了加密资产相关交易的税务合规风险。
智利中央银行(Banco Central de Chile,BCCh)在货币政策、支付系统与法定货币地位判断上具有专属职能,并与CMF在「支付型数字资产」(例如稳定币或零售央行数字货币)等问题上开展政策协调与研究。BCCh与CMF的分工体现为:CMF着重资本市场与金融服务的监管合规;BCCh则关注公开流通的支付手段与金融稳定性风险,两者在边界重叠的议题上保持政策协作。
税务与反洗钱/反恐融资与跨境情报任务由SII与智利金融情报机构(Unidad de Análisis Financiero, UAF)承担。SII通过一系列公文与问答对加密资产的税收定性与实务处理(如将加密资产视为无形资产、转让事件的所得税处理与对交易费用的税务待遇)作出指导,而UAF负责反洗钱/反恐融资与跨境情报相关的可疑交易上报与跨机构协同。
总体上,在《金融科技法》宏观指导下,智利监管框架呈现「三权协同、各司其职」的治理结构:(1)CMF负责市场准入、治理与持续监管;(2)BCCh把握货币/支付稳定性议题;(3)SII与UAF分别负责税收与反洗钱合规。这种多机构协作的治理模式旨在鼓励金融创新与保障市场完整性之间取得平衡。
3.3 现行主要规则
智利将金融科技与涉加密服务的监管核心规则置于《金融科技法》与其下由CMF制定的《通用规则 No.502》 之下:前者界定了受监管的金融服务类别与监管目标,后者把注册、授权、治理与持续合规要求落到实处,具体规则总结来看,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最显著的合规门槛是注册与市场准入。凡提供《金融科技法》指定之金融服务(包括替代交易系统、金融工具托管与金融工具中介等)者,须在CMF登记并取得授权;注册申请须提交公司治理、管理团队资质、业务模式、资本结构与风险管理文件,外国主体在满足条件下可申请进入。这一制度旨在把场外或未受监管活动纳入监管视野,从源头提高市场透明度。
第二类要求聚焦于公司治理、资本与运营能力。《通用规则 NO.502》 对治理独立性、客户资产隔离、业务连续性计划与最低资本或抵押品设定了明确标准,且要求提出第三方对运营能力的意见性报告作为审查材料。监管着重通过这些要求降低托管与托付类服务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同时为投资者保护设定制度底线。
第三类规则是反洗钱/反恐融资与信息披露义务。智利的UAF对可疑交易上报、客户尽职调查与实名制有明确要求,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与其他受监管金融服务提供者须按UAF与CMF的标准执行交易监测并上报可疑活动;与此同时,SII的税务指引要求保存完整的交易记录与估值凭证,便于税务合规检查。
最后,监管还强调持续监督与执法后果。CMF通过例行审查、信息要求与对不合规者的行政制裁(包括罚款、撤销登记)来维持规则的威慑力;与此同时,2024年税改增强了SII在估值与反避税方面的调查权限,意味着在税务与监管的交叉领域(例如关联方大额场外交易转移)将面临更严格的合规与稽核风险。对此,企业需要把合规治理、估值方法与税务尽职作为并重任务。
3.4 最新修订与未来关注点
自2024年起,规则性修订的节奏明显加快。2024年12月,CMF对《通用规则 NO.502》作出修订,细化了登记与授权程序、以及申请时需提交的证明材料,从而在实践层面提高了监管机构审核效率并减少解释空间(例如对第三方运营能力意见的定位与提交要求作出明确)。与此同时,2024年通过的《税收合规法》显著增强了SII在估值、信息采集与反避税方面的权能,意味着对场外大额交易、关联方转移及极端价格波动下的估值调整等问题,税务稽核的强度和复杂性将上升。
对「支付型」数字资产(尤其是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监管,成为监管下一阶段的核心关注点。BCCh已开展CBDC的概念验证与试点工作,并就稳定币作为支付手段的监管提出专题研究;实务界与监管都在准备将「支付功能强」的通证纳入货币/支付监管范畴,而这类监管很可能由BCCh与CMF协同推动。因此,对于以支付为目的发行或运营的通证,发行者与提供相关服务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需提前评估可能的牌照、资本与流动性要求。
在反洗钱/反恐融资与跨境情报合作方面,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虚拟资产与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指引继续构成国际合规基准。智利监管机构在设计登记、尽职与报送义务时,明显与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风险基础方法论对接,因此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在客户识别、交易信息传递与跨境合作上应尽快实现技术与程序对接,以避免在跨境交易中出现合规断层。
综上所述,智利加密资产监管的未来重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三方面:首先,在估值与税务稽核方面,SII预计将强化对高风险交易的审查,并逐步推动估值与申报标准的统一;其次,支付型通证的监管定位将更加明确,特别是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CBDC)相关规则可能趋严,发行与使用的门槛都有提升空间;最后,国际合规协作与技术衔接将成为趋势,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irtual asset service providers, VASPs)需逐步落实符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FATF)及国际标准的交易信息报送和「旅行规则」要求。
对市场主体而言,实务层面的启示主要有三点:1.建立更严格的估值机制与完整的交易文档留存制度;2.在涉及支付或兑换场景时,提前做好流动性与资本规划;3.优化技术架构,以支持跨境信息交换和合规报送,降低潜在的经营与监管风险。
4 结语
随着智利加密市场的迅速扩张,该国已通过税务裁定、立法与监管配套措施,建立兼具完整度和透明度的加密资产监管体系。税务层面,SII对加密资产的性质与交易处理作出了清晰界定,为企业与个人投资者提供了可遵循的税务指引;监管层面,CMF及反洗钱与恐怖融资单位形成了相互衔接的监管机制,使合规框架更具体系性与可操作性。这一体系的建立,使智利在区域内展现出显著的制度竞争力。一方面,清晰的规则与监管路径提升了市场的可预期性与法律安全;另一方面,分层监管与渐进式实施机制为各类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了适度的灵活空间,平衡了创新与风险控制。
展望未来,随着国际报告标准的逐步落地,智利市场有望进一步与全球监管标准接轨,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和合规项目进入本地市场。对投资者而言,智利已成为拉丁美洲地区少数能够同时提供制度透明、合规路径清晰与政策延续性的加密资产投资目的地之一,其监管演进也将持续为区域金融创新树立标杆。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