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缓和:从高强度对抗到“贸易伙伴”的转折

CN
PANews
關注
9 小時前

中美关税战缓和:从高强度对抗到“贸易伙伴”的转折

2025年5月12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结束为期两天的经贸会谈,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大幅降低此前加征的关税,标志着持续多年的关税战迎来意外转折。美方首次将中国称为“贸易伙伴”,并承诺修改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政策。这一成果是否意味着中美关税战就此终结?本文将结合最新关税调整数据,从谈判背景、成果影响、潜在风险及未来展望四个方面,深入剖析这一事件的真实意义,带您看清关税战缓和的机遇与挑战。

关税战背景:从高强度对抗到谈判桌

自特朗普政府挑起关税战以来,中美贸易关系历经波折。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连续发布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25%的关税,中方迅速反制,关税税率同样提升至125%。以下为具体关税调整对比表:

中美关税调整对比表(2025年4月2日至5月12日)

时间美国对华关税措施中国对美关税措施
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加征34%关税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对美商品加征34%(部分商品如大豆综合税率达49%)
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额外加征50%关税,累计税率达104%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加征税率从34%提升至84%
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再追加21%关税,累计税率达125%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6号:加征税率提升至125%
5月12日1. 暂停24%关税(90天) 2. 保留10%关税 3. 取消4月8日、9日加征部分1. 同步暂停24%关税(90天) 2. 保留10%关税 3. 取消4月公告第5号、6号加征部分

关税战的高税率导致全球供应链紧张,美国通胀加剧,消费者物价上涨,中国出口商则面临订单下滑。美方内部出现分歧,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主张通过谈判缓解局势,而强硬派如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倾向维持高压政策。中方则加速多元化贸易,与巴西、东盟等国深化合作,降低对美依赖。5月6日,双方宣布在日内瓦举行会谈,中方代表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美方为贝森特和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son Greer)。

谈判成果:关税战降温与“贸易伙伴”新信号

5月12日的联合声明为关税战按下“暂停键”。根据声明,双方在5月14日前修改关税政策:美国暂停24%额外关税,保留10%基准关税,取消4月8日、9日的加征部分;中国同步暂停24%关税,保留10%关税,取消第5号、6号公告的加征部分。双方还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持续讨论贸易问题。

这一成果超出市场预期。声明发布后,香港恒生指数上涨2.98%,美股期货飙升,英伟达、特斯拉等美企股价上扬,反映市场对关税战缓和的乐观情绪。对中国消费者而言,关税战降温意味着美国手机、汽车等商品价格有望回落,出口商也将恢复贸易稳定性。

美方态度的转变尤为引人注目。格里尔称中国为“贸易伙伴”,表示协议将为美国带来“积极改变”。贝森特强调谈判的“实质性进展”,特朗普也在Truth Social平台称其为“重大进展”。从“对手”到“贸易伙伴”的措辞变化,被视为美方对关税战策略调整的信号。然而,90天的“观察期”规定,24%的额外关税仅为暂停,若后续谈判破裂,关税战可能重燃。

关税战缓和的影响:机遇与隐忧并存

中国:出口复苏与战略主动

对中方而言,关税战缓和是一场战术胜利。关税降至10%恢复了贸易稳定性,缓解了出口商压力,促进了国内市场对美商品的消费。中方在谈判中坚守核心利益,未取消稀土出口管制,这对美国军工企业的供应链构成挑战,凸显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主动权。

然而,关税战的长期影响仍在。例如,美国大豆因关税战中断出口,巴西抢占中国市场,占据两千多万吨贸易份额。即便关税战结束,美国农业恐难重夺市场。90天的观察期也为后续谈判增添不确定性,企业需警惕美方政策反复。

  1. 美国:短期提振与长期难题

对美方而言,关税战缓和短期内提振了市场信心,缓解了通胀压力。然而,特朗普政府的核心目标——缩小贸易逆差——并未实现。经济学家指出,关税战未能改变美国对华贸易的结构性劣势,反而推高了国内物价。稀土管制对美国军工企业的影响持续发酵,凸显其供应链脆弱性。

白宫内部的分歧为关税战后续走向蒙上阴影。贝森特代表的温和派占主导,但强硬派可能推动政策反复。特朗普的“朝令夕改”风格更增添了不确定性。

  1. 全球影响:关税战缓和的连锁反应

关税战缓和为全球经济注入信心。英国此前与美国达成10%关税协议,中美会谈进一步稳定了多边贸易预期。然而,学者警告,中美之间的系统性竞争难以消解,美国可能转向技术封锁等非关税手段施压中国。

关税战的深层意义:缓和而非终结

此次会谈的成功源于中方的战略韧性和美国经济压力的双重作用。中国通过多元化贸易、稀土管控等手段,迫使美方重新评估关税战的成本。美国国内通胀和国际孤立风险促使特朗普政府选择妥协。

然而,称关税战就此结束为时尚早。90天的观察期意味着协议的脆弱性,特朗普的政策反复可能随时重燃战火。“贸易伙伴”的称呼更多是美方为市场和盟友释放的信号,而非对华战略的根本转变。关税战的本质是全球产业链和地缘政治主导权的较量,短期缓和难以掩盖长期竞争。

未来展望:谨慎应对关税战新格局

2025年5月12日的日内瓦会谈为关税战画下“休止符”,为中美企业和全球市场带来喘息之机。对中国而言,保持战略定力、深化多元化布局、提升内需韧性,是应对关税战不确定性的关键。对美国而言,关税战缓和为其争取了调整政策的空间,但贸易逆差和供应链挑战仍需解决。

未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能否转化为长期稳定,取决于双方的诚意与智慧。关税战的缓和是乱局中的曙光,但真正的和平贸易秩序,仍需时间与努力。

结语:关税战的缓和为中美关系打开新窗口,但不确定性犹存。企业和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后续谈判动态,抓住机遇,规避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派网:注册并领取高达10000 USDT
廣告
分享至: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