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规模应用而生:Sui 凭何脱颖而出

CN
13 小時前

原文作者:Grayscale Research


要点总结

·Sui 是一条为规模化应用而打造的下一代区块链,旨在支持面向大众的消费级应用(以及其他场景)。Grayscale Research 认为,Sui 在技术优势与配套战略方面具备出众的组合,有望在竞争激烈的智能合约平台加密赛道(Smart Contract Platforms Crypto Sector)中脱颖而出。

·为了吸引数十亿用户,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必须具备与当前 Web 2.0 应用同等甚至更强的功能。这意味着需要高交易吞吐量以及面向主流用户的低使用门槛。尽管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我们认为 Sui 或许拥有达成目标的正确要素。

·由 Facebook(现 Meta)Diem 区块链项目的核心成员创立,Mysten Labs 是 Sui 背后的核心开发团队。Mysten Labs 拥有顶级技术背景,并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垂直整合开发路线,不仅在区块链底层构建,也在应用层发力,打造完整技术栈。

·Sui 原生代币 SUI 当前市值约为 100 亿美元 [1]。作为一个仍处于早期阶段的项目,Sui 目前仅有 33% 的总供应量处于流通状态;超 50% 的代币供应预计在 2030 年之后才会释放 [2]。

·SUI 代币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接触下一代、早期阶段区块链的机会,尤其是在其有望在主流消费应用领域取得突破的前提下。Grayscale 为符合条件的合格投资者提供通过 Grayscale Sui Trust 投资 Sui 的通道。

Sui 于 2023 年上线,由 Facebook Diem 项目的核心成员创立。在 Facebook 时,这些团队成员的使命是打造一个可服务全球数十亿用户的加密平台,换句话说,他们从第一天起便以「全球规模」为目标。在离开 Facebook 创建 Sui 后,他们继续在此前积累的基础上推进开发。

Sui 是一条以「可用性」和「可扩展性」为核心设计目标的下一代区块链。其愿景是在提供链上所有权和全球即时价值转移能力的同时,打造甚至超越顶级 Web 2.0 科技公司的用户体验。因此,我们相信下一个「爆款消费级加密应用」极有可能诞生于 Sui 生态。

SUI 是 Sui 网络的原生代币,在 Grayscale 智能合约平台加密行业组合(Smart Contract Platforms Crypto Sector)中可以找到。Sui 网络在交易手续费收入和市场份额方面,主要与 Solana、以太坊 Layer 2、The Open Network(TON)等高吞吐低成本链展开竞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中,并非所有项目都能成功。因此,每个网络都需要具备差异化特性以脱颖而出。

Grayscale Research 认为,Sui 可能具备一组差异化优势,包括:

·技术层面:使用 Move 编程语言以及独特的区块链架构,使 Sui 在支付和游戏等场景中具备天然优势;

·团队实力:团队来自 Facebook,由 Mysten Labs 运营,成员具备产品、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等深厚背景;获得 a16z 和 Apollo Global 等资本支持;

·战略路径:Mysten 团队采取协调一致的方式,构建完全去中心化的垂直技术栈——不仅在区块链层开发,同时也推动应用层成长,带动生态发展。

自 2024 年初以来,SUI 成为加密市场中表现最好的资产之一,跑赢了比特币(BTC)及其所在的行业和主要竞争对手:Solana(SOL)、以太坊(ETH)和 Avalanche(AVAX)(见图表 1)。

图表 1:过去一年(2024 年 1 月 1 日到 2025 年 7 月 8 日),SUI 是加密市场中表现最好的资产之一

为什么 Sui 能脱颖而出

每条区块链都希望在特定限制条件下实现「可用性」和「可扩展性」。而 Sui 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技术架构、背后团队以及垂直整合的战略路径。

一,技术:区块链设计与编程语言

·区块链设计:Sui 的技术架构是专为全球大规模扩展而打造,特别适用于高频、低延迟的使用场景,例如支付和游戏。

·可预测的低交易费用:成本低、且手续费平稳可预测,有助于减少用户摩擦,优化使用体验。

·面向对象模型与并行处理:与以太坊、Solana 等其他基于账户、更新全局智能合约账本的区块链不同,Sui 使用面向对象的模型。在这种模式中,每个资产都是与钱包相关联的独立对象,允许交易并行处理。系统只更新相关对象,而非全局共享状态,从而减少计算量、提升效率,并实现更高的网络扩展性。

·「快速路径」执行机制:Sui 将简单资产转移与复杂智能合约调用区分开来。[3] 点对点的简单资产转账可通过「快速路径」执行,实现近乎即时的最终确认。[4] 这使 Sui 在支付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

·水平扩展能力:与多数区块链不同,Sui 的网络容量可随着计算能力线性扩展。Sui 的验证节点可通过增加服务器来提升处理性能,应对增长的需求。团队表示,硬件能力提升 8 倍,可带来吞吐量 8 倍的增长,且不会增加延迟。[5]

·编程语言:Sui 的编程语言 Move 最初由 Mysten Labs 团队成员在 Facebook 任职期间开发。Move 语言改编自 Rust,Rust 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之一。作为一种高级编程语言,Move 为智能合约开发提供了强大的保障,显著降低了常见编程错误和漏洞的可能性 [8]。相比之下,Solidity(以太坊的编程语言)缺乏这些内置保护措施,这给开发人员在编写智能合约时手动执行安全最佳实践带来了更大的负担。

由于这些特性,Sui 在市值前五的智能合约平台中,拥有理论上最高的吞吐能力 [6]、最低的费用和最快的确认时间(见图表 2)。截至 2025 年 7 月,Sui 在实际每秒交易数(TPS)方面略落后于 Solana,但这主要由于采用程度仍在发展中,而非其架构的上限。因此,随着生态进一步采用,Sui 的实际 TPS 有望提升。

图表 2:市值前五大智能合约平台的关键区块链指标

二,团队:具备深厚经验的一流创业者

Mysten Labs 汇聚了在产品、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领域中屡获殊荣的技术专家,其联合创始人包括:

·Evan Cheng:Mysten CEO,前 Facebook/Meta 工程总监

·Sam Blackshear:Mysten CTO,Move 语言创始人,前 Facebook/Meta 主要工程师,参与 Diem 项目

·Adeniyi Abiodun:Mysten 首席产品官,曾负责 Facebook/Meta 加密货币相关产品,包括 Diem 与 Move

·George Danezis:Mysten 首席科学家,获得 Computer Laboratory Ring Award

·Kostas Chalkias:Mysten 首席密码学家,曾为 Facebook/Meta 首席密码专家,三次荣获密码学研究最佳论文奖项 [9]

Mysten Labs 拥有超过 100 位成员,团队中持有博士学位的成员超过 75 位。[10] 在我们看来,使 Mysten 与众不同的不仅是其技术背景,更是他们将技术专长高效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能力。相比之下,其他网络的基础开发团队往往采取更学术化的方式。

三,战略:垂直整合的开发路径

Mysten 不仅专注于区块链基础设施层,也积极参与 Sui 的应用层开发,在整个网络中构建产品、工具和消费级应用。这种整体战略包括以下关键组件:

Walrus

Walrus 是一项专为性能与成本优化而设计的去中心化存储解决方案。与 AWS 等中心化存储服务不同,去中心化存储消除了单点故障,确保了数据完整性。在众多存储解决方案中,Walrus 脱颖而出,具有显著吸引力。其独有的纠删码技术大幅降低了存储成本,相比 Filecoin 和 Arweave 可节省多达 80% 的费用。[11] Walrus 已被 Decrypt、Unchained Podcast 等主流加密媒体用于内容存储,也被 Plume Network 用于存储现实资产(RWA)数据。Walrus 天然具备可扩展性,支持高吞吐量的数据密集型应用,例如 RWA 数据集和大型语言模型。

从很多方面来看,Walrus 之于去中心化存储,如同 Sui 之于区块链执行层:它消除摩擦、降低成本,并打开了现实世界应用的新方向。随着 Sui 上的 AI 模型、视频内容、链下证明等应用日益增长,Walrus 有望成为 Sui 网络未来增长的数据基础设施核心。

DeepBook

DeepBook 是部署在 Sui 上的链上中心限价订单簿(Central Limit Order Book,CLOB),专为机构级交易设计。目前,大多数 DeFi 系统依赖自动做市商(AMM)机制。相比之下,DeepBook 支持更精准的订单控制、更低的滑点和更紧的价差,更符合专业交易员与做市商的需求。[12] 作为 Sui 生态的共享流动性层,DeepBook 允许多个 DeFi 应用共享一个统一订单簿,从而提升资本效率并减少流动性碎片化。

DeepBook 当前为 Sui 上的第一和第二大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服务,也被多个借贷与衍生品类应用采用。[13] 随着 Sui 被更多机构采纳,我们认为 DeepBook 的交易量与用户数也将同步增长,并成为 Sui 链上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及其 DeFi 增长的核心推动力。

其他组件

zkLogin:一项获得专利的技术,用户可通过 Google 或 Twitch 账户一键注册,无需助记词即可访问链上应用;

SuiNS:Sui 的去中心化域名服务,类似以太坊的 ENS 或 GoDaddy

Ika:一项创新网络,允许包括比特币和 XRP 在内的任意加密资产直接在 Sui 上交易,无需跨链桥或包装资产。Ika 代币计划于 7 月中旬上线

Sui 的生态——包括 Sui 区块链本身、zkLogin、DeepBook、Walrus、SuiNS 和 Ika 等——共同构成了加密行业内首个完全垂直整合的应用套件。

虽然 Sui 的去中心化程度相较其他区块链稍低,但对于其主攻的目标市场(如主流消费级应用)而言,这可能是一个优势。在 Sui 仍处于早期阶段(上线仅两年)的背景下,Mysten 团队正积极推出各类产品,覆盖广泛用例,显著降低开发与用户使用门槛。这种主动性将有助于加速采用,进一步增强生态稳固性。

增长的关键要素

与以太坊和 Solana 等成熟网络相比,Sui 在开发者吸引力与生态成熟度方面仍处早期阶段。[14] 然而,凭借其强大的可扩展性与以用户为核心的设计,当前约 100 亿美元的市值(仅为 SOL 的 12%、ETH 的 3%)下,SUI 具备强劲增长潜力。[15]

对用户而言,Sui 借助 zkLogin 提供了低门槛的加密体验。在当前仍需输入复杂助记词的环境中,zkLogin 允许用户使用 Gmail 等熟悉的 Web2 凭证访问钱包。这不仅降低了使用门槛,同时通过加密保障隐私,确保身份提供者并不知道用户正在使用加密钱包——这是 Sui 独有的功能。

对开发者而言,Sui 提供了「交易赞助」功能,可视为一种「获取用户的成本」机制。即开发者可为用户提供「免 gas」交易,用户无需支付手续费。将 zkLogin 与交易赞助结合,可实现完整的 Web2 使用体验:用户甚至无需打开钱包或持有代币,仍可记录链上交互。

我们认为,无摩擦的用户注册体验、免手续费的应用使用流程、直观的交互方式,加之安全的开发环境,将为 Sui 带来良好的用户与开发者增长基础,并有望形成网络效应。

尽管仍处早期开发阶段,Sui 在今年上半年已表现出强劲的网络增长。月活用户数(MAU)从年初的约 1000 万跃升至超过 4000 万(在智能合约平台中排名第二),尽管近几个月略有下滑。除 Mysten Labs 推出的应用外,Sui 生态也迎来多款第三方产品的广泛采用,例如 Recrd(一款创作者变现的视频平台,拥有 49 万日活地址)和 Fan TV(视频分享平台,已将 500 万钱包导入加密生态)。[16]

手续费与价值积累

智能合约平台领域长期竞争的关键在于价值累积以及区块链产生网络费用收入的能力。Sui 通过交易费用产生网络收入,这些费用以奖励的形式为质押者积累价值,而不是以销毁代币的形式为代币持有者积累价值。

Sui 的交易费用分为计算费用和存储费用,费率基本锚定在验证节点每 24 小时确定的参考价格上。因此,交易成本全天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实现更平稳、更可预测的定价。这种价格稳定性使得 Sui 在网络活跃度高的时候不易受到 Gas 价格飙升的影响,而不像 Solana 和以太坊等网络那样,其费用日内波动较大。

图表 3:Sui 的交易费用低且波动小

尽管以太坊和 Solana 有望在 2025 年分别创下超过 5 亿美元的年化网络费用收入,Sui 目前的年化收入预计仅为 1500 万美元。[17] 这表明 Sui 仍处在用户变现的早期阶段,部分原因在于其交易费用极低(平均费用约为 Solana 的 1/3、以太坊的 1/150)。[18] 交易成本低意味着 Sui 需要将网络活动规模显著扩大,才能达到与最大竞争者相当的收入水平。以市值与手续费收入的对比来看,SUI 的估值目前大致合理(见图表 4)。

图表 4:智能合约平台赛道市值与手续费收入对比

代币供应仍在扩张中

作为一个相对早期的项目,Sui 目前仅有约 33% 的代币供应在市场中流通,超过 50% 的总供应要到 2030 年之后才会解锁。[19]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代币的通胀率可能会对估值形成压力,但这可以通过网络采纳率的增长来抵消。

SUI 代币于 2023 年 5 月发行,总供应量为 100 亿枚。初始代币分配如下:[20]

·50% 分配给由 Sui 基金会管理的社区储备,包括委托计划、验证节点补贴、研发与资助计划;

·20% 分配给早期贡献者;

·14% 分配给风险投资机构;

·10% 分配给 Mysten Labs 国库;

·6% 用于社区接入计划和应用测试者;

未来一年内,SUI 的年通胀率为 17.4%,将向市场释放价值约 17 亿美元的代币(以当前价格计算)。[21]

风险因素考量

虽然部分 Layer1 区块链采用「纯粹去中心化」的路线,Sui 采取了更具渐进性的方式。Sui 当前的验证节点数量相对较少,且质押门槛较高,[22] 因此在去中心化程度与抗审查性上相比以太坊等更成熟的网络略有不及。相反,Sui 更加注重硬件性能与可扩展性。

另一个因素是 Mysten Labs 的强势主导。我们认为,短期内这是一项优势,因为 Mysten Labs 能优先推动开发并快速交付应用。但如果生态在长期未进一步去中心化,可能会限制 Sui 网络的可扩展市场。此外,Mysten Labs 在基础设施和应用层的深度布局,也可能在短期内对其他希望在相同赛道构建应用的开发者产生「竞争挤压」效应。

Sui 还面临智能合约平台领域的激烈竞争。老牌玩家如以太坊和 Solana 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和链上资产规模。新兴网络如 Monad 提供了高吞吐量的替代方案。而 TON 则可借助 Telegram 巨大的用户基础进行分发。但我们认为,Sui 的技术能力和 Mysten Labs 的策略路径,能够在某些特定场景(如游戏、交易与支付)中实现差异化,提供更低延迟的解决方案。

结语

Sui 是一条为可扩展性和可用性而生的下一代区块链。其架构专为支持消费级应用而设计,具备低费用、近乎即时的最终确认时间,以及直观的用户注册流程——这些都是大规模用户上链的关键要素。与许多聚焦于投机用途或仍未解决吞吐难题的竞争网络不同,Sui 从一开始就以大规模落地为目标,Mysten Labs 也始终专注于推动下一个「杀手级应用」的诞生。[23]

Sui 当前市值为 100 亿美元,大部分代币供应尚未释放,表明项目仍处生命周期早期。但这也意味着其增长空间尚未被充分释放。在我们看来,SUI 是一个值得坚定持有的成长型投资标的,可提供面向「消费级应用上链」这一核心命题的多元化投资敞口。凭借强大的技术底座、顶级团队 Mysten Labs,以及垂直整合的开发战略,Sui 拥有实现这一愿景的良好基础。

术语表

中心限价订单簿(CLOB):一种交易系统,买卖双方以价格与时间优先原则挂单并撮合交易,形成透明的市场订单簿

智能合约平台:允许开发者部署自动执行的代码(智能合约)的区块链系统,自动执行规则与交易,免去中介。

吞吐量(Throughput):系统在给定时间内能处理的交易总量,常用于衡量区块链性能。

TPS(每秒交易数):反映区块链可扩展性的指标,指系统每秒可处理的交易数量。

验证节点(Validators):负责验证并将新交易添加至区块链的网络参与者,通常可通过此过程获得奖励。

自动做市商(AMMs):使用算法与流动性池实现链上资产交易的协议,替代传统订单簿机制。

Gas 费/价格:用户需支付的费用,用以补偿执行交易或智能合约所需的计算资源。

代币销毁(Token Burns):将代币永久从流通中移除的过程,通常用于降低供应,提升剩余代币的价值。

质押(Staking):将代币锁定用于支持网络运营(如交易验证),通常可获得奖励或收益。

数据引用
[1] Source: Artemis, data as of 7/8/2025.
[2] Source: Artemis, data as of 7/8/2025.
[3] Sui‘s architecture separates simple object transfers—such as sending tokens—from complex transactions involving smart contract execution. This design enables faster and more scalable processing by allowing simple transfers to bypass the full consensus mechanism.
[4] Chainspect estimates finality at 2 seconds as of 7/7/2025.
[5] Crypto Slate. Sui aims to become the “Internet Coordination Layer,” says Mysten Labs Co-Founder.
[6] Theoretical throughput refers to the amount of transactions per second that a particular blockchain can process at its maximum capacity.
[7] Top by market cap referring to Layer 1s with $10bn in market cap or over
[8] High-level language features include type safety, memory safety, and support for formal verification.
[9] Outliers: Kostas Chalkias, Mysten Labs: The Cryptographers of Greece and the Blockchain of the Future
[10] According to discussions with the team
[11] Hacker Noon: Can Decentralized Storage Finally Go Mainstream? Walrus.xyz on Sui Might Hold the Answer
[12] Backpack Exchange. What is DeepBook? A Decentralized Order Book for the Sui Ecosystem
[13] DeFi Llama, data as of 7/7/2025. Cetus and Bluefin, largest by 30d DEX volume.
[14] By number of developers (Electric Capital) and number of dapps (Dapp Radar). Data as of 7/7/2025.
[15] Artemis, data as of 7/8/2025.
[16] Source: FanTV Creators Reach Millions on Sui, Recrd numbers based on Artemis daily transacting users.
[17] Source: Artemis. Based on fee revenue from the first half of 2025.
[18] Artemis, data as of 7/7/2025. Data based on averages for first half of 2025.
[19]Tokenomist, data as of 7/7/2025.
[20] Figment, Sui Tokenomics.
[21] Tokenomist, as of 7/7/2025.
[22] Around 117 validators as of 7/7/2025 (Suivision.xyz) and a 30 million SUI validator staking requirement
[23] The Block. Sui creator says crypto』s 'ChatGPT moment' coming as protocol celebrates mainnet's first year.

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Bybit:合约交易强势平台!注册送50U+5000U储值返利!
廣告
分享至: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