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Ishant Singh,Zulu Network 战略 AI 总监
采访:momo, ChainCatcher
近日,原比特币Layer2项目Zulu Network宣布战略转型,将业务重心转向去中心化AI基础设施领域。
值得关注的是,Zulu Network此次转型还迎来了一位关键人物加盟——原OpenAI模型安全部署专家Ishant Singh出任战略AI总监。Ishant不仅拥有顶尖AI机构的实战经验,还曾成功创办AI初创公司。
这位兼具顶尖AI机构背景和创业经历的AI专家,将如何带领团队实现从比特币扩容方案到AI基础设施提供商的成功转身?在竞争日益激烈的AI+Crypto赛道,Zulu又将如何构建差异化优势?有哪些关键路线图?
Ishant Singh 近日在接受ChainCatcher的采访中,分享了Zulu转型去中心化AI基础设施的思考与布局。
为何从比特币 Layer2 转向 AI 基础设施?
1、ChainCatcher:你在Zulu Network主要负责哪些工作?过往有哪些重要的职业经历?
Ishant Singh:我目前担任Zulu Network战略AI总监,主要职责是领导将人工智能整合到Zulu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中,包括制定AI路线图、指导产品和协议开发,以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加强我们的AI生态系统。
在加入Zulu之前,我曾是OpenAI信任与安全团队的成员,负责大型语言模型的安全部署策略,并参与制定AI政策框架。我还联合创办一家主要为企业开发生成式自动化工具的B2B AI初创公司,后来这家公司被成功收购。
过往的经历让我拥有丰富AI产品开发经验,对模型安全性、信任和部署的深刻理解,以及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开发者可用工具的能力。
尤其是在OpenAI的经历,让我认识到构建可扩展、负责任的AI系统的重要性,我将把这种严谨性带入Zulu。同时,我深刻理解开发者在使用AI构建时的痛点。
2、ChainCatcher:Zulu Network决定从比特币Layer 2网络转向AI领域的核心动机是什么?是什么促使团队在此时做出这一战略转变?在比特币Layer 2业务上是否遇到了一些挑战?
Ishant Singh:Zulu最初专注于通过Layer 2基础设施提升比特币的可扩展性。但我们发现比特币上的开发者吸引力、可组合性和可编程性与基于EVM的生态系统相比存在局限。
与此同时,AI正在各行各业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在Web3领域,无信任AI、去中心化计算和可验证推理正变得至关重要。
目前市场对去中心化AI解决方案的需求激增, AI领域相比比特币Layer 2具有更大的长期增长潜力, 以及我们坚信区块链和AI正在走向融合,将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
我们认为转向AI将释放更广泛的应用和社区影响力。
3、ChainCatcher:转型AI后,比特币Layer 2业务将如何处理?暂停主网和关闭桥接对现有用户、开发者和代币持有者有何影响?团队将如何应对社区对这一变化的潜在担忧?
Ishant Singh:我们计划在2025年8月30日前无限期暂停比特币Layer 2主网,并在2025年7月30日前关闭COBO桥接。
对于现有用户和代币持有者,我们会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沟通以支持资产转出,并探索代币迁移至新的AI驱动生态系统的可能性,此外也会就ZULU代币的未来用例保持透明。
我们致力于平稳过渡,并将持续倾听社区的声音。我们相信这一转变将在长期内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大的效用和价值。
转型 AI 后聚焦的三大核心方向
4、ChainCatcher:转型AI后,Zulu Network具体计划做什么?希望解决哪些市场痛点或需求?
Ishant Singh:AI领域有几个现实的问题。
首先,AI基本被几个科技巨头垄断了。我们想通过区块链技术,推动AI的访问权、计算能力和数据所有权的去中心化。
其次,AI模型决策不透明,就像个"黑箱",我们用区块链的透明特性,让AI的每个决策过程都能被验证、审计和防篡改。
此外,在区块链上开发AI非常复杂,门槛非常高。我们希望构建即插即用的工具,帮助开发者快速安全地创建AI驱动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
简单来说,我们要做下一代去中心化AI应用的无信任基础设施。
5、ChainCatcher:你们提到Zulu将聚焦于三个AI方向:开发基于区块链的AI模型、通过AI增强智能合约的自动化与决策能力,以及将区块链安全性与AI分析能力无缝结合。目前在这三个方面有哪些具体进展?未来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动态或产品?
Ishant Singh:我们在这三大核心领域都取得了一些进展。
在去中心化AI模型方面,我们正在测试一个轻量级推理层,能够通过链下执行与链上验证的方式去中心化运行基于Transformer的模型。
在AI驱动的智能合约方面,我们正在开发能够利用嵌入式机器学习逻辑实时适应数据的智能合约原型,从而实现诸如自动化DAO治理等用例。
在区块链安全性与AI分析能力结合方面,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分析模块,利用AI进行链上异常检测和欺诈预防。
6、ChainCatcher:从比特币Layer 2转向AI应用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对开发团队的技术要求是否更高?您如何应对这些技术挑战?
Ishant Singh:是的,构建去中心化AI比传统的Layer 2解决方案复杂得多。
它需要处理基于GPU的计算和模型推理,确保数据完整性和隐私,以及实现高效的链下计算与链上验证。
为应对这些挑战,一方面我们扩充了AI和Web3专家团队;另一方面采用模块化架构以支持即插即用的AI模块,并与第三方计算提供商和基于零知识证明(zk)的验证层建立合作。
以保证我们能够在保障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的同时快速推进。
7、ChainCatcher:Zulu提到将利用BNB Chain的流动性来增强平台。您计划如何具体整合BNB Chain以支持AI实例和去中心化应用开发?为什么优先选择BNB Chain?
Ishant Singh:我们选择BNB Chain主要基于三大原因。
一是BNB Chain具备高吞吐量和低费用,非常适合需要频繁交互的AI驱动dApp。
二是BNB Chain有深度流动性,有助于启动新的AI代币经济并激励网络活动。
此外,BNB Chain具有强大的生态系统,可以帮助我们融入BNB上已有的活跃开发者社区。
我们计划将BNB Chain作为结算和协调层,AI推理和模型执行将通过去中心化计算在链下处理,而验证、质押和支付将在BNB链上进行。
8、ChainCatcher:在吸引和激励开发者使用Zulu平台构建AI驱动的去中心化应用方面,Zulu有哪些具体计划?
Ishant Singh:Zulu正在多个方面激励开发者参与。比如通过Zulu Grants,我们资助早期团队构建AI与加密融合的应用;Zulu还通过黑客松及全球活动,以聚焦AI代理、链上分析和生成式dApp等现实用例。
此外,我们还有链上激励,让开发者可根据协议使用量、贡献度和创新性获得ZULU代币奖励。
我们相信AI工具应该是开放、可组合且对开发者友好的,我们正大力投入这一方向。
9、ChainCatcher:ZULU代币在新的AI驱动生态系统中将扮演什么角色?是否会有新的代币经济设计来支持AI功能?
Ishant Singh:我们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发布与AI路线图相关的代币经济学2.0详细提案。
在新的AI驱动生态系统中,ZULU代币有三个方面的使用场景。
一是模型质押,保护和激励去中心化AI网络;二是进行数据验证奖励,向贡献高质量数据的用户和策展者支付报酬;三是用于治理,让代币持有者决定部署哪些模型或功能。
致力构建 AI 原生的区块链平台
10、ChainCatcher:当前AI与区块链融合的基础设施项目众多,您认为Zulu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
Ishant Singh:目前AI+Crypto的发展还处于早期,Zulu仍然是较早一批专为去中心化AI设计的协议之一,这使得我们在设计灵活性上有巨大优势。
AI+Crypto领域确实热闹,但很多项目都是在区块链上“打补丁”似的添加AI功能。而我们是基于原生的AI优先技术栈,从零开始构建一个AI原生的区块链平台,
与此同时,我们聚焦真实用例,所有开发都围绕实际应用场景展开。此外,我们核心成员既有深耕区块链的老兵,也有来自OpenAI等顶尖AI机构的技术专家,团队基因也为我们构建去中心化AI基础设施提供了优势。
11、ChainCatcher:AI+Crypto赛道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曾被质疑为“伪需求”,您如何看待这种质疑?当前AI+Crypto赛道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Zulu将如何应对?
Ishant Singh:就像DeFi和NFT发展早期也被质疑,AI+Crypto处于发展早期,被质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AI+Crypto的确能解决了真实且紧迫的问题,比如可验证的AI输出、数据所有权、以及无信任计算等问题。
我们当前面临的挑战是AI+Crypto的基础设施不成熟,监管上仍有不确定性,以及开发者工具是缺失的。
挑战也带来机遇。Zulu希望通过构建模块化基础设施,以及生态激励大幅降低AI dApp的开发门槛来应对这些挑战。
12、ChainCatcher:在未来一年,您对AI+Crypto赛道的发展势头有何预判?Zulu有哪些重要的路线图或里程碑?您希望Zulu达成什么样的长期目标?
Ishant Singh:Zulu的重点是在适应市场和技术演进的同时,打好技术基础。我们目前正在探索从开发者工具到模型基础设施等多个值得期待的计划,后面等时机成熟会分享更多细节。
长期来看,我们的目标是确保Zulu成为去中心化AI的核心基础设施层,让建设者、用户和社区都能从智能且无信任的系统中受益。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