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感觉到一个趋势: Lighter、GRVT等一众layer2 Perp项目在拼命秀肌肉,颇有和追赶 Hyperliquid的架势。
但这明显有点“起了个大早却赶晚集”的尴尬,Perp DEX的繁荣本应该属于layer2才对,怎么又被 $ASTER 等其他Alt-L1给截胡了?
1)关键症结不复杂,Arbitrum、Optimism等layer2四大天王都志在搞通用Rollup,但这就决定了其TPS、出块时间的上线,因为交易Finality、状态同步、复杂计算开销等都会成为拖累,咋可能给Hyperliquid这种亚秒级别媲美CEX体验的产品较劲。
所以,一味追求General- Purpose是原罪,Lighter就很机智,不再纠结所谓通用化,从ZK电路和订单簿撮合等层面都做了专用交易优化,所以交易量才能达到媲美Hyperliquid的成绩。其他layer2-Based Perp DEX要想收复旧失地,放弃通用化设计是第一步;
2)大部分layer2 Perp还在死磕AMM那套老逻辑或者尝试混合Orderbook设计, GMX作为曾经的layer2 Perp老大哥已经给出了验证,死磕AMM的天花板就在那。因为,无常损失、MEV攻击、滑点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机构级资金的大单流入和高频交易,这在Hyperliquid的全链CLOB+HLP模式下几乎不存在;
所以,Layer2 Perp想要彻底翻身索性彻底拥抱原生CLOB架构,原先所谓的渐进式改良,dYdX的出逃不久已经证伪了?
3)Layer2的老一套DeFi挖矿激励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像Hyperliquid这套新Perp玩家,除了底层交易性能哪些,关键是玩法多元,诸如,MEME文化代入、积分空投、代币回购等等,给了用户很大的体验改进和玩法预期;
何况, Layer2的流动性是严重分散的,大家用各种激励手段抢来去,直接增加了用户的跨链桥接成本且肥了一众做第三方跨链桥的项目,并不能直接带动其自身协议的用户粘性;
以上。
Layer2阵容的Perp DEX也着实不少,除了上边提到的项目,还有SynFutures、Orderly Network、Paradex等等一众项目一直在Build路上,GRVT最近还刚拿了19M融资,可见Layer2 Perp从来没放弃过抢夺话语权,真的,被Hyperliquid打趴下也就算了,至少和Aster、 SunPerp等相比总得有一战之力吧?
别忘了,以太坊生态沉淀的巨量稳定币和DeFi TVL是其他L1所不具备的绝对性优势。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