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比特币的“身份焦虑”

CN
PANews
關注
5 小時前

作者:Sandy Carter

编译:Tim,PANews

PANews编者按:本文发布于11月23日,当时比特币价格低于85000美元,市场处于极度恐慌状态,作者回顾了这场暴跌的发生并分析了可能的原因。

比特币较峰值下跌30%,黄金也从4200美元上方回落。据《金融时报》报道,纳斯达克遭遇自2025年4月以来最糟糕的一周,尤其是权重科技股。当比特币涨至12.6万美元时,我的朋友还在讨论《福布斯》文章中强调的其资产潜力,现在却纷纷问我"比特币会归零吗?"

当“数字黄金”与实物黄金一同暴跌,而备受追捧的AI概念股也集体崩盘时,我们目睹的是基本面转变,还是仅仅一次大回调?这是否意味着2025年万物齐跌的大崩溃正在上演?

当所有资产(包括那些通常呈现负相关性的资产,比如黄金与美股)同步下跌时,这种情况实属罕见,因此我对此进行了思考以研究市场动向。

归根结底,2025年的这场崩盘不仅是比特币或AI领域的个别事件,本质上是一场流动性危机。

而流动性危机正在重塑各资产之间的关联性。

AI与金融市场怎么了?

就在一个月前,根据CME的美联储观察工具,联邦政府12月降息的概率高达93.7%。如今降息概率已跌至44.9%,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当投资者意识到他们对美联储政策方向的预判出现集体失误时,便会同时进行自我修正。

降息通常能同时提振股票和黄金、加密资产等另类资产的表现,因为借贷成本降低而现金价值下降。但当预期落空时,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有时会引发更猛烈的逆转,例如2015年。

与此同时,市场上开始出现关于AI泡沫的讨论。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分析人士指出:“AI公司意识到,若将巨额资金投入数据中心建设,势必会对利润造成压力。”数据正揭示了这样的残酷现实:微软和谷歌宣布2024至2025年间将合计投入超过250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但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这些投资能否带来相应收益仍未有明确测算。

更令人担忧的是,AI相关的SaaS软件公司呈现出预期与业绩的脱节。Palantir当前的交易价格达到其可追踪收益的180倍,而其客户获取成本同比翻倍,这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的状况如出一辙。

麦肯锡最新报告显示,在使用生成式AI的企业中,仅23%实现了可观的效益提升,但这些公司仍需增加AI投入。尽管业界持续热议AI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但实际成效往往难以量化,且几乎没有企业公开其应用成果。

就连FANG这些科技巨头也遇到了问题。英伟达宣布营收实现正增长,股价却出现下跌。这确实表明,在当前动荡时期,即便业绩出色也难挡市场下跌惯性。值得注意的是:循环收入也于事无补。据The Register报道,英伟达拟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而OpenAI则会反向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英伟达芯片,这波操作看起来像是英伟达在自掏腰包创造收入。

过去三个月间,美元终于飙升至高位。这实际上使得国际买家购买黄金、比特币等资产的成本升高。美元走强打破了黄金的传统避险功能,意味着投资者并未涌向黄金等贵金属。随着美元走强,黄金失去了避险地位,未能为投资者提供避风港。

比特币暴跌:死亡螺旋还是牛市回调?

当前,比特币正与股票同步波动,而非充当对冲工具。这一现实打破了比特币是"数字黄金"的说法。据The Block报道,机构投资者已从比特币ETF中撤资9亿美元。当市场需要比特币走独立行情时,它却与科技股亦步亦趋。事实上,黄金、股票和长期债券的当前表现均优于比特币。

然而比特币历史上总是充满韧性,其发展历程中既经历过暴跌,也出现过惊人反弹。虽然此次情况有所不同,机构投资者、养老基金、上市公司及ETF均对比特币进行布局,这些因素共同构筑了过去不曾存在的市场基础,为比特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底部支撑与价值背书。

对比特币在8万至8.5万美元区间的下行保护需求激增,问题不再是比特币能否存活,而是它如何从当前所处的抛售狂潮中企稳反弹。

比特币投资者的启示

2025年的秋季崩盘揭示了加密市场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市场所传递的重要信息是:轻松赚钱的时代已经终结,价值投资正成为核心导向。投资者不再着眼于投机炒作,而是聚焦基本面分析。这套投资准则对人工智能企业、比特币交易者乃至整个行业同样适用。

一些人对于我们可能身处AI泡沫之中并不以为意。Robert Metcalfe曾指出:“泡沫是创新的催化剂,它能催生原本可能不会出现的创新。”Sarbjeet Johal也认为:“泡沫是系统自我修复机制的体现,说明整个体系正在按设计正常运行。”

但我们现在的确面临着资产关联性问题。机构投资者的涌入引发了加密市场与传统科技股之间的新关联性。当纳斯达克指数遭遇2025年4月以来最糟糕的单周下跌时,比特币不仅未能起到对冲作用,反而放大了跌幅。

2013年比特币暴涨而科技股持平、黄金暴跌;2018年加密市场遭遇抛售而科技股上涨;到了2025年,从黄金、比特币到AI股票首次在同一天集体回调,这正是流动性驱动市场的典型特征。

数据来源:CoinMarketCap比特币价格历史数据、纳斯达克历史指数数据、Macrotrends黄金走势图表

其结果是市场出现了传统多元化策略失效的局面。

后市观察:未来90天将决定比特币走势

未来90天内,最直接的催化剂是美联储12月18日的议息会议。若美联储决定降息,风险资产或将在年底出现缓解性反弹。但需重点关注美联储对2026年的政策指引,任何暗示利率将维持高位更久的信号都可能引发新一轮抛售。

对于比特币,关注三个关键价位:85000美元代表机构支撑位,主要ETF资金曾在此水平大量流入;若跌破75000美元可能预示新的问题出现;而突破95000美元则将确认牛市格局依然完好。这些价位将在未来4-6周内经受市场考验。

关注英伟达第四季度财报(图片由Justin Sullivan/Getty提供)

AI股票遵循不同的周期规律。第四季度财报季将成为关键试金石,AI公司必须展示人工智能投资带来的强劲回报。密切留意英伟达对数据中心需求的预测,以及FANG四大科技巨头的AI营收数据。若任何一方未达预期,或将引发新一轮板块普跌。

比特币会归零吗?

比特币几乎不可能归零,但此次暴跌展现出着更深层的转变:比特币已从革命性的外来者蜕变为成熟的参与者。

真正的关键问题已不在于生存,而在于其身份。

一种被设计为与宏观不相关的数字资产,现在与纳斯达克同步波动,会有什么结果?

这种身份焦虑并非暂时现象。比特币未来十年的走向归结为一个简单选择:是继续作为宏观敏感型的机构资产,还是重拾其独立属性?

选择机构化路径,意味着比特币将如同高Beta值的科技股般交易,其走势由美联储政策与基金仓位驱动。而选择去中心化路径则需要不同的催化要素:包括更高程度的自我托管、更强大的L2采用率、日益上升的链上稳定币转账数以及可持续的挖矿经济模式。

当下持有比特币的这一代人,信奉的是其“数字黄金”的价值叙事。而未来一代将决定比特币是重拾其去中心化初衷,还是甘心沦为多元化投资组合中的普通资产。

2020年后的“全面普涨”行情已落下帷幕。如今,我们正重返基本面投资时代。

市场如人生,最耐人寻味的变革往往发生在万物崩塌的末日时刻。从混沌中涅槃而生的比特币,或许将偏离初心,但这未必都是坏事。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