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互联网定价:x402 正在解决的根本问题

CN
3小时前

来源:decentralised

撰文:Sumanth Neppalli、Nishil Jain

翻译:善欧巴,金色财经

加密货币领域存在两大截然不同的思想流派。作为一家媒体,我们有幸近距离观察这两种观点。一派认为万物皆为市场,定价是实现透明化的关键;另一派则坚信加密货币是更优质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我们的出版计划在两种观点间灵活调整,因为与所有市场一样,不存在唯一的真理 —— 我们只是在整合所有可能的模式。

在本期内容中,Sumanth将深入解析一种新的支付标准如何在网络上演变。简而言之,核心问题是:如果可以按篇付费阅读文章,会发生什么?为寻找答案,我们将回溯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初,看看美国在线(AOL)尝试按分钟定价互联网访问时长时的遭遇;探讨微软如何为其SaaS订阅定价;最终聚焦Claude如何按文本量为对话定价的案例。

在此过程中,我们将阐释 x402 协议的本质、核心参与者,以及它对 Substack 等平台的意义。智能代理网络是我们内部日益关注的主题。

互联网商业模式与用户行为脱节

2009 年,美国人平均每月访问超过 100 个网站;如今,用户平均每月打开的应用程序不足 30 个,但花费的时间却大幅增加 —— 过去每天约半小时,现在接近 5 小时。

赢家们(亚马逊、Spotify、网飞、谷歌和Meta)成为了聚合器,它们汇集消费者需求,将偶尔的使用转化为习惯性行为,并以订阅模式为这些习惯定价。

这种模式之所以奏效,是因为人类的注意力遵循固定模式:我们大多晚上看网飞,每周在亚马逊购物。亚马逊 Prime 会员以每年 139 美元的价格捆绑了配送、退货和流媒体服务,订阅制消除了频繁付费的麻烦。如今,亚马逊开始向订阅用户推送广告以提高利润率,迫使用户要么观看广告,要么支付更高费用。当聚合器无法证明订阅制的合理性时,就会转向广告模式,如同谷歌那样,通过变现注意力而非用户意图盈利。

如今的网络流量构成已发生巨变:

  • 机器人和自动化程序已占网络流量的近一半,这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快速普及,使得机器人的创建更易实现且可规模化。

  • Cloudflare 处理的动态 HTTP 请求中,60% 来自 API 调用 —— 换句话说,机器间的通信已占据大部分流量。

我们如今的定价模型是为纯人类使用的互联网设计的,但现在的流量主要是机器间的、突发性的。订阅制基于习惯性行为(上班路上听 Spotify、工作时用 Slack、晚上看网飞),广告模式则依赖于眼球经济(有人滚动浏览、点击、考虑购买)。但机器既没有习惯,也没有眼球 —— 它们只有触发条件和任务目标。

内容定价不仅受市场约束,还取决于底层的分发基础设施。音乐行业数十年来一直以专辑为单位销售,因为实体媒介需要捆绑销售 —— 在同一张 CD 上刻录 1 首歌或 12 首歌的成本几乎相同,零售商需要高利润率,且货架空间有限。2003 年,当分发媒介转向互联网时,iTunes 将计价单位改为单曲:在电脑上以 0.99 美元从 iTunes 购买任意歌曲,再同步到 iPod。

单曲化提升了音乐的发现效率,但也侵蚀了收入 —— 大多数粉丝只购买热门歌曲,而非 10 首填充曲目,导致许多艺术家的人均收入下降。

随后,随着 iPhone 的问世,分发基础设施再次改变。廉价的云存储、4G 网络和全球内容分发网络(CDN)让获取任意歌曲变得即时且流畅。手机始终在线,用户可以瞬间访问近乎无限的歌曲库。流媒体服务在访问层面重新整合了所有音乐:每月 9.99 美元即可收听所有已录制的音乐。

如今,音乐订阅收入占音乐行业总收入的比例超过 85%—— 这一点泰勒・斯威夫特并不满意,她曾被迫重返 Spotify 平台。

GMi0F7dlwSuRHjAtTIypar1bonqRYQ2xZsJFjgqr.png

企业软件也遵循同样的逻辑。由于产品是数字化的,供应商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资源收费。B2B SaaS 供应商通常以 「每席位」 为单位,按月或按年提供可预测的服务访问权限,并通过分级套餐限制功能(例如每月 50 美元 / 用户,另加每 API 调用 0.001 美元)。

订阅制覆盖可预测的人类使用量,而计量制则处理机器的突发性使用需求。

ImTFy43uuXvAFAkgDgbyhrU49dKMYNF3n27jEi2J.png

当 AWS Lambda 运行您的函数时,您只需为实际消耗的资源付费。B2B 交易通常涉及批量订单或高价值采购,因此交易规模更大,且能从规模较小但集中的客户群中获得可观的经常性收入。去年,B2B SaaS 收入达到 5000 亿美元,是音乐流媒体行业的 20 倍。

如果现在大多数消费是机器驱动的、突发性的,我们为何仍在沿用 2013 年的定价模式?因为我们如今的基础设施是为人类偶尔做出选择而设计的。订阅制成了默认选择,因为每月一次的决策比一千次微支付更便捷。

这并非加密货币创造了支持微支付的底层基础设施(尽管这也是事实),而是互联网本身已发展成为一个庞然大物,需要新的使用量定价方式。

微支付为何失败

为内容支付几分钱的梦想与互联网本身一样古老。20 世纪 90 年代,数字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的 Millicent 协议承诺实现亚分币级交易;乔姆(Chaum)的 DigiCash 进行了银行试点;里夫斯特(Rivest)的 PayWord 解决了加密技术问题。每隔几年,就会有人重新发现这个精妙的想法:如果每篇文章支付 0.002 美元、每首歌支付 0.01 美元,恰好为物品的实际价值付费,会怎样?

它们都以同样的方式失败了:人类讨厌计量自己的愉悦感。

美国在线在 1995 年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才明白这一点。

他们按小时收取拨号上网费用。对大多数用户来说,这客观上比固定订阅更便宜,但客户却对此深恶痛绝,因为这会造成精神负担。在线的每一分钟都感觉像计时器在运转,每一次点击都伴随着微小的成本。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将每一笔微成本视为 「损失」,即使金额很小。每一次点击都变成了一个微小的决策:这个链接值 0.03 美元吗?

1996 年,当美国在线切换到无限量套餐时,使用量一夜之间增长了两倍。

人们宁愿多付钱,也不愿多思考。「按实际使用量精确付费」 听起来很高效,但对人类而言,这往往意味着带有价格标签的焦虑。

Odlyzko在其 2003 年的论文《反对微支付的理由》中总结道:人们愿意为固定费率套餐支付更多费用,并非因为理性,而是因为他们渴望可预测性而非效率。我们宁愿每月为网飞多付 30 美元,也不愿优化每笔 0.99 美元的租赁费用。后来的尝试(如 Blendle 和 Google One Pass)试图按每篇文章 0.25 至 0.99 美元收费,但最终都失败了。除非很大比例的读者转化为付费用户,否则单位经济效益无法成立,而且用户体验会带来认知负担。

订阅地狱

DZMuD4FAFMSYfxgrlH1s4w02Z4EZaaB9rRa0fbzP.png

人生不就是无尽的烦恼吗?众神或许对人类的存在也采用了订阅制。

如果我们渴望订阅制的简洁,为何如今又在抱怨 「订阅地狱」?一个简单的定价推理方法是:产品解决的烦恼出现频率有多高?

娱乐需求是无限的。图表中的黑线代表这一持续的痛点 —— 对用户和公司而言,这都是理想状态:一条平稳、可预测的痛点曲线。这也是网飞从一家古怪的 DVD 邮寄服务公司跻身精英 FAANG 俱乐部的原因 —— 它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内容,消除了计费疲劳。

订阅制的简洁性重塑了整个娱乐行业。当好莱坞制片厂看到网飞的股价飙升时,它们开始收回自己的影片库,打造自己的订阅帝国:迪士尼 +、HBO Max、派拉蒙 +、Peacock、苹果电视 +、狮门影业等。

内容库的碎片化迫使用户购买更多订阅服务:想看动漫需要订阅 Crunchyroll,想看皮克斯电影需要订阅迪士尼 +,观看内容变成了用户的 「投资组合构建」 问题。

定价取决于两个因素:底层基础设施能否精确计量和结算使用量,以及每次消耗价值时必须由谁做出决策。

一次性支付适用于罕见、突发性的事件:买一本书、租一部电影、支付一次咨询费用。痛点集中爆发一次后便消失。这种模式适用于任务不频繁且价值明确的场景,有时甚至痛点本身也是令人向往的 —— 我们会憧憬去电影院看电影或去书店买书的体验。

精确计量使用量,定价就会与工作单位挂钩。这就是为什么你不会为半部电影付费(其价值模糊不清)。Figma 无法从你每月的产出中抽取固定比例的费用(创作价值难以计量)。

即使不是最盈利的方式,按月收费也更容易操作。

计算资源则不同:云可以观察到每毫秒的使用情况。一旦 AWS 能够以如此精细的粒度计量执行时间,租用整台服务器就不再合理 —— 服务器仅在需要时启动,你仅在其运行时付费。Twilio 对电信服务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一次 API 调用、一条短信片段、一次收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即使在我们能够完美计量的领域,我们仍然像有线电视那样计费。使用量以毫秒为单位计量,但资金却通过每月信用卡订阅、PDF 发票或预付费 「信用额度」 流转。为了实现这一点,每个供应商都让你经历同样的流程:创建账户、设置 OAuth/SSO 身份验证、生成 API 密钥授权、绑定银行卡、设置每月限额,然后祈祷不会被超额收费。

有些工具要求你预充信用额度,另一些(如 Claude)则在达到配额时将你限制在低级模型。

大多数 SaaS 产品处于绿色的 「可预测痛点」 区间:过于频繁而不适合一次性购买,且过于稳定而无需精确的按次计量。其策略是分级套餐 —— 你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典型月度使用量的计划,当使用量超过限制时再升级。

微软的 「每位用户 1TB 存储」 限制就是一个例子 —— 它无需计量每次文件操作,就能区分轻度用户和重度用户。首席财务官通过分配权限,限制需要访问更高层级套餐的用户数量。

UXDr1JlQcgfZArvQymLxT8kkOnlEHs1plbSfsc17.png

混乱的中间地带

一种简洁的定价模型分类方法是二维图表:X 轴为使用频率,Y 轴为使用方差(即单个用户随时间变化的使用模式波动程度)。例如,大多数晚上观看两小时网飞属于低方差;而一个人工智能代理在 10 秒内发送 800 次 API 调用,然后就停止工作,则属于高波动性。

2tfYMaOiBwokIs1PAx2FJJKh4JUK3chHBU6jbgJn.png

  • 左下角是一次性支付区域:当任务罕见且可预测时,简单的 「买断制」 定价模式有效,因为你只需承受一次成本即可继续。

  • 左上角是混乱的 「随意浏览型网络」:不定期的新闻 binge 阅读、链接跳转、支付意愿低。订阅制过于繁琐,而按点击微支付则因决策和交易摩擦而崩溃。广告成为了融资层,聚合了数百万次微小、不一致的浏览量。全球广告收入已突破 1 万亿美元,其中数字广告占 70%,这表明互联网的很大一部分都处于这个低承诺区间。

  • 右下角是订阅制的理想区域:Slack、网飞和 Spotify 与人类的日常习惯相匹配。大多数 SaaS 产品都在这里,通过分级套餐将重度用户与轻度用户区分开。大多数产品提供免费增值套餐以鼓励用户开始使用,然后通过日常稳定的习惯,逐渐将其使用模式从左上角转移到右下角。订阅制全球年收入约为 5000 亿美元。

  • 右上角是现代互联网的重心:LLM 查询、代理操作、无服务器突发流量、API 调用、跨链交易、批处理作业和物联网设备通信。使用量既持续又波动。基于席位的固定费用无法准确反映这一现实,但降低了付费启动的心理门槛 —— 轻度用户多付费,重度用户得到补贴,收入与实际消费脱节。

这就是为什么基于席位的产品正逐渐转向计量制:保留协作和支持的基础计划,同时对重度使用收费。例如,Dune 每月提供有限的信用额度,小型简单查询价格低廉,而运行时间更长的大型查询则消耗更多信用额度。

1f7sq6GPZajgQCOpuOlUfsGzmMEirJVNMCiGqwSI.png

云服务使计算、数据和 API 平台的毫秒级计费成为常态,它们出售的信用额度随实际工作量扩展 —— 收入正逐渐与网络能够观察到的最小单位挂钩。2018 年,不到 30% 的软件采用基于使用量的定价;如今,这一比例已接近 50%,同时订阅制仍以 40% 的占比保持主导地位。

xkEVscmPm4o17SIhAOdvvdqPCXqhWoPsVz8sdRFT.png

如果支出正逐渐转向基于消费的模式,市场在告诉我们:定价需要与工作节奏保持一致。机器正迅速成为互联网最大的消费者 —— 一半的消费者使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搜索,而且机器创造的内容也已超过人类。

问题在于,我们的基础设施仍基于年度账户运行。一旦你与软件供应商签约,就会获得其仪表板访问权限,包括 API 密钥、预付费信用额度和月末发票。这对有习惯的人类来说没问题,但对突发性的软件使用来说却很笨拙。理论上,你可以使用 ACH、UPI 或 Venmo 设置每月自动账单,但这些方式需要批量处理,其费用结构在亚分币、高频交易场景下无法成立。

这就是加密货币对互联网经济的意义所在。稳定币提供了可编程、全球化、精度可达亚分币的支付方式,可在几秒内结算,全天候运行,且可由代理直接持有,而非被困在银行界面后。如果使用量呈事件型分布,结算也应如此 —— 而加密货币是第一个能够切实跟上这一节奏的基础设施。

x402 协议的本质

x402 是一种与 HTTP 兼容的支付标准,利用了数十年前预留用于微支付的 402 状态码。

x402 本质上是卖家验证交易是否完成的一种方式。想要通过 x402 接受链上无 Gas 费支付的卖家,必须接入 Coinbase 和 Thirdweb 等服务商。

想象一下 Substack 对一篇付费文章收取 0.50 美元:当你点击 「付费阅读」 按钮时,Substack 返回一个 402 代码,包含价格、接受的资产(如 USDC)、网络(如 Base 或 Solana)和相关政策,格式如下:

k32ap1hnUi3G8yPN3sLiHgSbPU8MCMw4k7FvQneN.png

你的 Metamask 钱包通过签名消息授权支付 0.50 美元,并将其传递给服务商。服务商将交易信息上链,并通知 Substack 解锁文章。

稳定币简化了记账流程,可按网络速度、小额面额结算,无需与每个供应商单独开设账户。通过 x402,你无需预充五个信用额度账户,无需在不同环境间轮换 API 密钥,也不会在凌晨 4 点发现配额触发导致任务失败。人类计费可以继续使用最适合的信用卡方式,而所有突发性的机器间交互则在后台自动、廉价地完成。

faetC7s1CxMSZqMgaQS0a9gKV2TePvhqrr4KaNIu.png

你可以在智能代理结账流程中感受到这种差异。假设你在 AI 时尚聊天机器人 Daydream 上尝试新的时尚风格:如今,购物流程会将你重定向到亚马逊,以便你使用保存的银行卡信息支付;而在 x402 的世界里,代理能够理解上下文,获取商家地址,并直接从你的 Metamask 钱包支付,无需离开对话界面。

mIaEpyzTBOX0jMRk2YzXmGzYsBd6hcJ9ExF7efJZ.png

x402 的有趣之处在于,它目前并非单一实体,而是由真实基础设施中常见的层级构成。任何通过 Cloudflare Agent Kit 构建人工智能代理的人,都可以创建按操作定价的机器人。Visa 和 PayPal 等支付巨头也在将 x402 添加为支持的基础设施。

QuickNode 提供了一份实操指南,教你如何为任何端点添加 x402 付费墙。发展方向很明确:在 SDK 层统一 「智能代理结账」 功能,让 x402 成为代理支付 API、工具乃至最终零售采购的方式。

iqjFIYJ6wQb01u472jb54cqiNQnIbqXDt7g9x4MH.png

整合 x402 协议

一旦网络支持原生支付,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它将首先在哪些领域普及?答案是高频使用、交易价值低于 1 美元的场景 —— 在这些场景中,订阅制会向轻度用户收取过高费用(每月最低订阅费成为门槛)。只要区块链费用可行,x402 可以按机器速度结算每一次请求,精度可达 0.01 美元。

cegua80e5kSHcwuKtJkLPmZXKBbN0JEHzhIHLkVc.png

两股力量使得这一转变迫在眉睫:

  • 供给侧:工作的 「代币化」 爆发式增长 ——LLM 代币、API 调用、向量搜索、物联网信号。现代互联网上的每一个有意义的操作,都已附加了一个微小的、机器可读的单位。

  • 需求侧:SaaS 定价导致巨大浪费 —— 约 40% 的许可证处于闲置状态,因为财务团队更倾向于按席位付费(易于监控和预测)。我们在技术层面对工作进行计量,但在席位层面对人类进行计费。

IkHIeLnkPTeQHLfsG4UYh1aUKFOIKVSUaNG4t5MF.png

带限额的事件原生计费是一种让两个世界对齐而不吓到买家的方式。我们可以设置软限额,最终按最优价格结算:新闻网站或开发者 API 按次计费,然后自动退款至公布的每日上限。

如果《经济学人》设定 「每篇文章 0.02 美元,每日上限 2 美元」,好奇的读者可以浏览 180 个链接,而无需进行心理计算 —— 午夜时分,协议会自动结算至 2 美元。这一模式同样适用于开发者平台:新闻机构可以对每次 LLM 爬取收费,以维持未来的 AI 浏览器收入;Algolia 等搜索 API 可以按每次查询 0.0008 美元收费,每日使用总额合计 3 美元。

yWNmzGgIVqkv2EHor5i2f0ka4IEnwS1SnCMdDB8L.png

你已经可以看到消费级 AI 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当你达到 Claude 的消息限制时,它不会只显示 「限制已达,下周再来」,而是在同一屏幕上提供两个选项:升级到更高的订阅套餐,或按条付费完成当前操作。

目前缺少的是一个可编程的基础设施,让代理能够自动做出第二个选择 —— 按次请求付费,无需 UI 弹窗、银行卡或手动升级。

对于大多数 B2B 工具来说,实际的最终状态是

「订阅底线 + x402 突发计费」:团队保留与人数挂钩的基础计划,用于协作、支持和日常后台使用;偶尔的重度计算需求(构建分钟、向量搜索、图像生成)则通过 x402 计费,无需强制升级到更高套餐。

更好的网络服务也可以接入:Double Zero 希望通过专用光纤提供更快、更纯净的互联网服务 —— 将代理流量路由至其网络,即可通过 x402 按千兆字节定价,并提供明确的服务等级协议(SLA)和限额。需要低延迟进行交易、渲染或模型跳转的代理,可以暂时切换到快车道,为特定的突发需求付费后再切换回普通通道。

SaaS 行业将加速向基于使用量的定价模式转型,但会设置保障机制:

  1. 获客和激活成本降低:首次调用即可产生收入,从未完成 OAuth 或绑卡流程的临时开发者仍可支付 0.03 美元使用服务;代理更倾向于选择可即时付费的供应商。

  2. 收入与实际使用量同步增长,而非依赖席位膨胀:这将解决大多数企业中 30%-50% 的席位闲置问题,核心计费转向带限额的突发使用场景。

  3. 定价成为产品层面的竞争力:「每次请求额外支付 0.002 美元使用快车道」「批量模式半价」—— 初创公司可以通过这类灵活定价实验提升收入。

  4. 锁定效应减弱:无需复杂集成和时间投入即可试用供应商,切换成本降低。

无广告的世界

微支付不会彻底淘汰广告,而是会缩小广告作为唯一可行模式的应用范围。广告在 「随意意向」 场景中仍将表现出色,而 x402 会为广告无法覆盖的场景定价 —— 偶尔有用户可能愿意为一篇优质文章付费,而无需订阅月度套餐。

x402 降低了支付摩擦,达到一定规模后可能会改变行业格局:

BP2tLgp6BxoC2a2ZAGuusABx5jumk5rSCF95MWrt.png

Substack 拥有 5000 万用户,转化率为 10%,即 500 万订阅用户,每月支付约 7 美元。当付费订阅用户翻倍至 1000 万时,Substack 可能会从微支付中获得更多收入 —— 更低的摩擦会让更多临时读者转向按篇付费,加速收入增长曲线。

这一逻辑适用于所有 「高方差、低频率」 销售的卖家:当人们偶尔使用某产品而非形成习惯时,按次付费比长期订阅更自然。

这有点像我去当地羽毛球场打球的经历:我每周打两三次,通常和不同的朋友去不同的场地。大多数球场都提供月度会员资格,但我宁愿不绑定在某一个场地 —— 我喜欢自由选择去哪个球场、多久去一次,以及累的时候可以跳过。

当然,我知道这因人而异:有些人喜欢固定去最近的球场,有些人喜欢订阅制带来的习惯督促,还有些人可能想和朋友共享会员。

我无法评论线下支付,但通过 x402,这种个性化需求可以在数字世界中得到体现。用户可以通过政策设置自己的支付偏好,公司则可以提供灵活的定价模型,适应每个人的习惯和选择。

x402 真正闪耀的场景是智能代理工作流。如果过去十年是将人类转变为登录用户,那么未来十年就是将代理转变为付费客户。

我们已经走在半路:Huggingface 等 AI 路由器让你可以在多个 LLM 中选择;OpenAI 的 Atlas 是一款使用 LLM 为你执行任务的 AI 浏览器;x402 则作为缺失的支付基础设施融入这个生态 —— 它让软件能够在工作完成的瞬间,与其他软件结算小额账单。

然而,仅有基础设施不足以构成市场。Web2 围绕银行卡网络构建了完整的支撑体系:银行的 KYC 验证、商家的 PCI 合规、PayPal 的纠纷处理、欺诈交易的卡片冻结,以及出现问题时的退款机制。智能代理商务目前还没有这些保障。稳定币 + HTTP 402 让代理能够支付,但也移除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内置追索权。

当你的购物代理买错了航班,或者你的研究机器人超出了数据预算,你该如何追回资金?

这正是我们接下来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开发者如何使用 x402,同时不必担心未来可能出现的故障。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